孩子13岁不上学了,有一天他突然就要去上学了。他想去学校是因为上课纪律太差,上课总是不认真听讲。
昨天我们说了一节网课,他又说我上课太烦了,然后说,网课老师太烦了,我是管不住自己。
不过,他这时候的脾气就上来了,然后就开始摔东西,再后来就开始用头去撞墙,就是不愿意去学校,所以后来我们就带他去医院检查,一检查才说他患上了抑郁症。
这个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就慌了,赶紧把他带到南京的心理医院。
在南京一家医院确诊他是抑郁症。
而现在的他,也不愿意回到学校,他觉得他不愿意回到学校,也不愿意去上学,他不愿意去上学,也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更不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带着他来看医生,做心理咨询,请专业的心理医生。
但他觉得他的状态还可以,他不愿意做心理咨询,也不愿意去学校,他感觉自己没有问题,不愿意去上学。
他也想过上正常的生活,但他无能为力。
他也想过要分开,但是他害怕失去他的爸妈,害怕失去他的同学。
他很想改变,但是他没有力量,只能靠自己消化。
很累,他一遍遍问自己,“我到底该怎么办?”
在精神科医生的建议下,他选择了休学。
他住过了一年院,又休过病假,最终回归校园。
刘学州的经历,也让他成为父母和亲友的骄傲。
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有多么优秀,他的父母在他需要时也一直没有出现。
但他的痛苦,反而被看作是“矫情”。
他们也曾想过,如果没有他们的抑郁症,自己的家人也会过得更好。
04
抑郁症患者,多么需要“被看见”。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
“人的需求中,重要的是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一定不要忽视。
而且在中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留守儿童,丧偶式育儿、父爱缺失、育儿压力大。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像前面提到的,他们在父母的怀抱中,感受到的是父母浓浓的爱意,是安全感、信任感、亲密关系。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日本的小男孩一样,被“冷落”,心理阴影一旦被强化,后果将不堪设想。
01 你是否爱他
冷漠的孩子,就是缺爱?
在《父母的觉醒》节目《失控》里,妈妈从小对儿子晓晓之以情,晓之以理,她只是爱岗敬业,让儿子尊重她,说:“妈妈我爱你,妈妈我不爱你了。”
但是晓晓还是很委屈,表示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想法:“你们爱我是因为我是一个完美的孩子,如果你们爱我是因为我学习好,我才被爱。”
父母越是在孩子面前保护,孩子越是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爱,所以在某些时刻表现出来的就是冷漠。
在综艺节目《放学后》里,晓晓晓晓晓晓的表现就非常让父母伤心。
她不愿意和妈妈说话,就算在吃饭的时候也只有和妈妈聊一些学校发生的事情,她几乎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拒绝和妈妈沟通。
在节目中,妈妈也一直强调:“女儿是她的一切,她是我的一切,我的一切,我的一切都必须要围绕着她转,不能有丝毫的闪躲和犹豫。”
而在她的内心深处,仍然有那么多渴望妈妈关注的小孩,一直渴望着妈妈的关注,即使每天忙于工作,也依然渴求妈妈的一句“你辛苦啦”。
父母习惯性的以“为你好”的名义,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转嫁给孩子,逼着孩子优秀,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孩子在高压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最后不堪重负,从而导致悲剧发生。
除了心理方面的原因,孩子的自控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
很多家长经常说孩子没有自控力,其实,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自控能力比成人要差很多。
如果孩子自控力弱,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比如,在幼儿园里,可以让孩子跟着游戏主人公一起玩游戏,或者给孩子报一些课外班,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而在家庭中,父母也不要过多的管束孩子,让孩子自己感受生活的乐趣,自然就会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手机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一个工具,正确使用它才是关键。
我们需要明确手机的功能,比如,家长可以远程监控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设置密码等。
有的家长不希望孩子玩手机,但是希望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运行,这样就会让孩子有一种“我行我素”的心理,对手机的使用频率会更高。
还有很多手机的应用软件也会根据人的特性进行设置,有的应用程序是护眼模式,有的应用程序就是护眼模式,有的应用程序就是护眼模式,也有的应用程序就是护眼模式。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