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延不延期,在家在校时间短,早上懒懒散散,“吃喝拉撒睡”的日子让家长们乐得清闲,家长们总是“一忍再忍”,然而,开学却有一个“小魔头”正在悄悄降临,它就像病毒一样,不断冲击着孩子的大脑。
1. 影响生长发育
在中国,人们习惯将家庭教育称为“家校共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家庭教育存在两个误区:
误区一:全面放养
对孩子的教育,总是放养,不负责,也不负责。很多家长往往喜欢在家里教孩子一些简单的知识,当然也会把他们送到老师家补习功课,但这样的做法完全是错误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长个子,掌握一个技能,不至于在学校里过着吃不饱的生活。
误区二:要搞清知识结构
认为孩子进入了学校就正式学习了知识,这些知识结构包括基本的公式和概念,却将生锈转化为抽象概念。其实,孩子只要多做三遍,基本的东西都能弄懂。这种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误区三:认为只要教育引导得好,学生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进入初中以后,很多学生的学习生涯规划知识点都在逐渐呈现出来,但是很多学生却并没有学会分解的步骤,只要按照老师的教学进度来设计,就一定能做得很好。
这个时候,家长们就会很苦恼,认为孩子学习没有悟性,但是孩子的成绩却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学习的兴趣并没有从小学生的兴趣转变为真正的学习兴趣,因此也不能称为是真正的学习兴趣。
误区四:以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我们总是在观察一些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习的效率高。他们不管是自己的时间,还是父母的教育,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会比别人优秀。他们总是认为学习是为了应付父母,或者是为了考高分,获得更多的奖状。
当学习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逐渐的上升。那些整天忙于“鸡娃”的家长们,你会发现当你开始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时,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一些孩子,在智商方面有比其他孩子更好一些的地方,但是他们的学习效率却跟不上其他人,这也就会造成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有些孩子甚至,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竟然比其他孩子要好。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学习效率高?所谓的学习效率高,指的就是真正理解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比如说,孩子上课时能够积极思考,那说明孩子在学什么东西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困难,很快就能够掌握知识。而成绩差的孩子,因为不动脑筋,还是会导致学不会的情况出现。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率低下,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大多都是家长的鼓励与赞扬,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非常浓厚。而那些成绩差的孩子,一般情况下都是有大量的学习基础知识不牢固,跟不上老师的学习进度,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最后,就是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家长施加压力,或者是奖励孩子。有些家长平时很少给孩子奖励,但是在考试的过程中,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可能是因为家长的“压迫感”,也可能是因为家长们觉得自己“都这么大了,写作业又快又轻松,不想写作业,只想玩游戏”,
可是没有人愿意给孩子买“垃圾”,只有孩子自己心里清楚,他们想要的东西,不该是父母强加于他们的,才是他们心安理得。
孩子放弃学习,就意味着孩子没有努力的方向,意味着孩子的付出没有回报。我们不可以对孩子说不应该说这话,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他们最信任的人,当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可以玩手机,但是需要自己决定是否要玩”。
最后,请一定要记得对孩子表达鼓励,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获得成长的力量。
04
没有谁天生就是父母的“验血”手册
家庭教育中,“验血”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我们也许无法避免孩子患上“心理疾病”,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当孩子受到心理因素影响,出现身体疾病,比如感冒、头疼、呕吐等,父母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在寻找专业医疗资源时,父母不要太过纠结于患病是否是心理疾病,往往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断乳期”,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从而变得不再需要依靠父母。
这时父母要做的就是好好陪伴孩子,给予孩子高质量的爱和陪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让孩子4-8周重返学校爱上学习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