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回流

叛逆期回流

这个叛逆期的孩子对事物的看法比较执着,对父母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个时候他们会进入到新的阶段,让自己得到了更多的自由,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

父母不理解孩子,但是又不得不服从,让孩子很是矛盾。有些父母认为,我是过来人,我可以给你建议,我就是经验之谈。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探索世界,如果不将父母作为自己的第一任老师,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孩子又怎么会听话呢?

所以,很多父母会发现,道理讲了好几遍,孩子还是不听,或者只是敷衍了事,父母就会很生气,觉得孩子不听话。这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而是急于去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定义孩子,命令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所以,父母总是高高在上地命令孩子,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孩子不听话,父母就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压制孩子。

于是,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会陷入到无限的权力之争,而不懂得如何去和孩子沟通,那就会让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远。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才能放下自己的掌控欲呢?

二、放权后,和孩子做朋友

1、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电影《小欢喜》中,英子的父母是典型的权威型父母。

从小,为了让英子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了学习、生活、交友,每次也都会给她做出选择题,但无论什么都会被她拒绝。

英子不愿去天文兴趣班,爸爸就让女儿去学美术,要考第一名就考第一名。

最后,英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患上了抑郁症。

到最后,崩溃的还是妈妈宋倩。

当父母“当局者”,总是喜欢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擅自安排孩子的人生,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逼着孩子前进。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而我们却总是习惯性地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去替孩子做决定,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

却不知,任何意见背后,都是父母的不听、不认可,也是教育的悖论。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来听你的,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达成一个平等的底线,形成一种习惯,一种品格,一种模式。

只有让孩子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独立起来,孩子才能真正有主见、有思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03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让他看见自己

马伊·伊芙在《倾听孩子》一书中说:“真正的沟通高手,是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并且愿意去理解对方的需要,并且愿意为对方着想,倾听和了解彼此的需求。”

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需要智慧的。

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也需要智慧。很多时候,我们说话的语气不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如果我们的孩子经常被吼叫,他也会变得更加吼叫。但是,吼叫会使亲子关系陷入困境,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

《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这本书告诉我们怎么去跟孩子说话,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这本书里提到了三个关键词:

1. 让我们学会和孩子说话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父母,当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这三个关键词,它叫做“沟通”,我们最先学会的是沟通,所谓沟通的是彼此之间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简单的东西。

我们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往往都是说了一堆,孩子却半句没有听进去的废话,有些父母会觉得,跟孩子讲那么多的道理,已经够说的了,为什么还要说?

其实说的太多,父母讲的太多,孩子的耳朵也会听进去,可孩子并没有把你说的话听进去,甚至,你讲的话表面上也根本听不进去。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如果想让孩子愿意听你说,一定要首先要跟孩子有眼神交流,孩子在外面听不到的时候,他们才会看得进去。

但如果他们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有眼神交流,你却还在给他讲道理,你这不是在“教育”吗?

所以,只有亲子沟通和和孩子情感交流,让孩子愿意听你的,孩子才愿意配合你。

有效地倾听是要先了解孩子的需求,跟孩子产生共情。

共情后,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做到理解,才能真正倾听。

但现实中,很多父母跟孩子沟通时,往往收效甚微,要么是说得不声不响,要么就是敷衍了事,根本不走心。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很多父母都很忌讳跟孩子说“共情”。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2-06 下午10:55
下一篇 2023-02-06 下午11: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