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上学的孩子,你让他往东,他就往西;你让他不要玩手机,他就和你对着干。
不让玩手机的孩子,你觉得孩子还会回心转意好好学习吗?
不能。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就成了孩子的最爱。
曾有个新闻这样说:
一个5岁男孩在火车站,想玩火车的时候,拉着父母的手,不让他走,扭头看着窗外的大人,大喊:“我不要长大,不要长大!”
,当父母试图用滑稽的动作逗孩子开心时,孩子笑得呵呵直笑。
因为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个渴望父母给予自己安全感的小孩,大人常常会告诉孩子“你要坚强,别哭”,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会慢慢的缺乏安全感,让孩子变得敏感、胆怯、自卑。
长期以往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对于“分享”失去了信任感,不知道要如何去分享。
如果长期下来,孩子就会慢慢失去自信,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不敢分享。久而久之,也会失去与人交往的欲望。
3、
父母过度保护
有些父母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总是要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他们总是过度的保护孩子,就会替孩子做好一切,孩子一出生就会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
这种过度保护有可能会让孩子丧失自主能力,这会让孩子丧失对自己的选择能力,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4、
过度保护
在父母的庇护下,孩子很难独自生活,因为他们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一旦离开父母,孩子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父母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丧失主动思考能力,他们一遇到困难就会习惯性依赖父母。
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依赖,依赖父母,甚至会更加缺乏自我能力,只有不断的独立,才能让他们越来越好。
5、
溺爱是害,让孩子更加依赖
溺爱的本质,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相信孩子能够独立,过度的保护是害,让孩子丧失独立能力,失去自主能力,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会让孩子更加依赖,他们习惯性地依赖父母,
享受着父母为他们做的一切,却不知道自己是处于危险中。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是个很有公主病的女孩,她一心求人,愿意为别人做任何事,可她就是做不好,她把所有人都放在了一起,她不希望别人不接受她,总是一个人生活,所有人都在排斥她,这让她感到很伤心,感觉自己不够好,她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她觉得自己是不行的。
长大后她却说:
“我不喜欢那些漂亮的人,因为我要的是内心想要的,那些漂亮的人,比我更值得被爱,我也需要这些。”
要有一双蓬勃的眼睛,才能看清楚自己。
苏明玉曾经对父亲说:“我不能比你更优秀,但我可以超越你。”
苏明玉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跟父亲不断地探讨学习上的问题,开始亲自辅导自己功课,开始练习写作,努力变成父亲眼中的好学生。
结果不出所料,他的成绩不仅没有因为报了辅导班而提升,反而会比原来辅导班有所提高。
而且,如果爸爸还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那将来他也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更别提什么安全感了。
苏明玉曾经在公开课上说过:“别的孩子没有义务督促自己的爸爸辅导孩子,他们会更加地忙。”
苏明玉的爸爸就是这样的一位优秀的爸爸,从小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他也在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学习,让他明白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即使获得成功也不图回报。
通过苏明玉的故事,我想要告诉孩子,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拼搏一生的勇气和毅力。
若是孩子没有拼搏精神,他们即便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有出色的表现。
所以,请告诉孩子,不要自暴自弃,而是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地争取自己的人生。
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要放弃,而是迎难而上。
2、活出自己的生命力
青春期的孩子没有目标和动力,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很容易迷失方向,随波逐流,甚至迷失方向。
这个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立志,帮助孩子设立目标,让孩子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做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告诉孩子,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而不是替孩子的人生做选择。
3、父母要给孩子自由空间
父母要给孩子自由,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给孩子自由,并不是完全放开手,任由孩子自己做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