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有一段时间很抑郁

青春期有一段时间很抑郁,对学习、生活很没有兴趣,但是学习很努力,我很欣慰,我的抑郁症发病率是19%,如果抑郁症患病率很低的话,我还是应该在心理咨询专业治疗中,来就诊。

大概六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身边的一些痛苦和感悟,然后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坚强。在我开始踏上自我救赎的道路之前,我也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我的分享,我该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自己?

抑郁症有哪些特征?

抑郁症在很大程度上,与遗传、心理、生物学、社会环境等因素都有关。可以说遗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社会环境因素、个人性格因素等等。但在我的咨询生涯中,我发现,心理健康重视不足,所有人都不认可心理健康,所有人都有抑郁症。当然,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心理健康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为什么要重视心理健康?很多人的理解是: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其实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也需要关注。对于现今社会现状而言,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规定,需要每个国家的健康。所以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需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家校医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不断地去寻找、发展心理学专业知识。人的成长是终身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也需要一些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来提供给我们帮助。

每个人在面临情绪问题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症状,也可能会有一些心理健康的体现。但是它们的根源,其实都在于个体的内在需求。我们只有从生命本身的角度,为儿童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真正能够让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以下有可以参考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们的建议:

1. 给孩子足够的陪伴

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的暴力行为与童年经历的关系密切相关,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暴力行为是造成创伤的重要的。

那么,家长该如何应对?

如果孩子不挨打,甚至不挨打,有些孩子还会继续挨打,所以家长们该不该不体罚?

美国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就是将一只小老鼠鼠关在笼子里,只要供它吃食,它就能获得食物奖励,如果按时给它吃食,那么小老鼠就会一直处于饥饿状态,不会出现任何意外的。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的心理上存在一种“饥饿”的状态,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就会激发出来“饥饿”的能力,促使人们更加追求成功。

所以说,让孩子适当的挨饿,可以让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

孩子越早接触到“饥饿”的教育,他们的心理健康越有保证,未来他们才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么,家长该如何让孩子有饥饿的心理呢?

1、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

而且有一些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很好的,但是,这些习惯的养成远不如优质的学习环境来得实在。

所以,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孩子要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学习。

2、

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美国孩子非常自律,这是因为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时,能让孩子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孩子在父母的监督下学习。

这样的孩子往往能够主动、主动地学习,也会真正地掌握学习的方法,不会轻易地放弃学习。

3、

让孩子学会和别人进行合作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和别人合作,比如在竞争前,家长可以先让孩子竞争一下,看谁在竞争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竞争时,家长也可以告诉孩子:“你看,你比他们学得好,只是这里待会又不行了,你去跟他们比一比谁谁更快。”

最后,要懂得“甜言蜜语”,说得太多,不如“激将法”,让孩子看到自己进步的方式,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

1、遇事多和孩子商量,少批评指责

一般情况下,只要孩子和父母之间有矛盾,孩子都会下意识地反抗,而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变坏了,不听话。

实际上,这种倾向于指责孩子,只会让孩子的自尊水平降低,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孩子反感父母的“指责”,不利于亲子沟通。

因此,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要尽量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肯定,少指责打骂,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自然会信任父母,与父母之间也会更亲近。

2、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

如果孩子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和鼓励的环境中,就会更加努力地去研究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探索的心情。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2-05 下午6:20
下一篇 2023-02-05 下午7:09

相关推荐

  • 不上学了去领证

    标题:不上学了去领证 正文: 我是一名年轻的学生,我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警察。但是,随着现实的不断发展,我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不上学了,去领证。 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因为它涉及到…

  • 个人成长报告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个人成长报告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摘要: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个人成长对于大学生…

  •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评价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身心健康状态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小孩子成绩不好怎样提高成绩

    小孩子成绩不好可能是许多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成绩不仅代表着孩子的学术能力,还反映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社交技能、创造力和自信心。因此,如果想帮助你的孩子提高成绩,那么这篇文章将…

  • 网瘾禁治疗网瘾中心

    网瘾禁治疗网瘾中心 网瘾禁治疗网瘾中心是一种常见的戒除网瘾的机构,通常由心理学家、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士组成,旨在帮助成瘾者摆脱对互联网的依赖,恢复健康的生活。网瘾禁治疗网瘾中心的实践…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打一顿就好了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打一顿就好了? 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小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正确。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成为听话的好孩子。 点咨询免费…

  • 家长看到孩子得抑郁症

    家长看到孩子得抑郁症 接诊过一个小男孩,患了一种叫做“情感障碍”的疾病,得了一种叫做“情感性精神障碍”。 患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孩子大多都在17岁,也就是18岁之前,只是年龄稍微大一…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4-14
  • 是抑郁症吗

    是抑郁症吗?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部分,才能更好地帮孩子改善: 以上五…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2-18
  • 为什么孩子会抑郁?因为家长打着“为你好”的旗帜

    为什么孩子会抑郁?因为家长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却干着让孩子痛苦的事情。这样的“为你好”其实都是为了满足父母自己的控制欲,是典型的“为己好”。任何一个与孩子相关的选择和决定,都要把…

    孩子心理健康 2022-03-09
  • 对待抑郁症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做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克服抑郁症,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第一,我们需要理解抑郁症是什么。抑郁…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