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的重要性(教育方法 简短经典)

在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兄姐弟三人十几岁时,父亲叶圣陶将他们的文章审阅一遍,剔除若干篇,整合后题名《花萼集》。书名中蕴含着叶圣陶的良苦用心。花萼,也作华萼。棠棣树之花,萼蒂两相依,有保护花瓣的作用,古人常用“花萼”来比喻兄弟有爱。几年后,儿女们的文章又集结成《三叶集》出版。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他还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一生都在思索“何为教”“怎么教”的问题。真、善、美是叶圣陶的毕生追求,他将三个孩子分别命名为至善、至诚和至美,蕴含着他对教育的至高追求,也寄寓着他对孩子们的厚望。叶圣陶的教育理念,在他的儿女身上有着全面的体现。

叶圣陶推崇“教为不教”的教育理念,关注孩子的个体需求,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这是他经常提及的,也是他兴趣教育的渊源。

叶至善小学时,曾经因为成绩不佳留级三次,但后来他奋发读书,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考取了一所以学风严格、学生成绩出类拔萃而闻名的省立中学。但叶至善仅在这所学校读了一年,便又因为4门课程不及格要被迫留级。入学一年便要留级,给叶至善极大的打击,他的母亲极为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到他的成绩单免不掉絮叨责备,可父亲叶圣陶却从未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叶圣陶认为,考试成绩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标准,所以他并不太在意孩子们的考试成绩。虽说不关心考试成绩,可叶圣陶却很了解孩子。至善最不愿死记硬背,平时考试的内容有很多需要背诵默写的部分,他这样考试自然不会及格。从日常的相处与闲杂时候的交谈中,叶圣陶能感觉到至善的知识面很宽,懂的不少,表达能力也不错。因而他对至善说:“不要哭,也不要思想上背包袱,还是再换个学校吧。”

至善进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一所中学,课业很轻松,在学习之余,还有时间做很多他感兴趣的事,不但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看了很多课外书籍,甚至还发展了唱歌和吹口琴的爱好。这样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既培养了孩子的兴趣,也提升了文化素质,非常成功。

叶圣陶喜爱看书,家中书籍种类很多。他也很鼓励孩子们多看书,只要感兴趣,他的书架上什么书都可以拿去看。他所做的便是要求孩子们每日都读点什么,至于要读什么便是他们自己的事了,他还要求孩子们都写点东西,你感兴趣花草便写花草,喜爱虫鸟便写虫鸟,即便是你“天赋异禀”、所爱独特,爱写别人相骂,只要你愿写,都悉听尊便。孩子们读完书,还要跟他讲讲都学了些什么,写作完还要帮忙改一改。这“改”也是非常的自由。叶圣陶就文章的修改对孩子加以引导,给孩子们提供思路,却不具体说哪里不好,要改成什么,总是保持着对孩子独立思考自由的尊重。兄姐弟三人在父亲长期的写作指导下,都有了很深的文字功底。父子几人经常围桌而坐,共同修改文章,不强制、不苛求,因势利导,这也是“教为不教”的生动体现。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叶圣陶对此深信不疑,他说:“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时时有习惯,处处有习惯,在学校养成时常锻炼、勤学好问的习惯,脱离了学校还应保持这些习惯。在生活中既要养成于自身发展有益的习惯,也要养成保持健康的习惯。习惯不嫌多,但唯有“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不能有。

前文所说的每天都要读书、写作,也是叶圣陶对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冬日里儿子没把屋门带上,叶圣陶便要说:“怕把尾巴夹着了吗?”后来便只以“尾巴”二字提醒,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孩子冷天随手关门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仅是在学习和写作上,而且在与人交往上,他不仅要求孩子们要尊重他人,他自己也的确待人宽厚,彬彬有礼,被孩子们视为榜样。叶圣陶为他的书斋取名为“未厌居”,何为“厌”?“厌”有“满足”之意。“未厌”便是“不满足”,他时常以自己的“未厌”精神教育孩子要永远拼搏向前,不能骄傲自满,如此,也是“教书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之理。

在叶圣陶的教育之下,三个孩子在长大后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几个儿女在文艺领域一直勤耕不辍。尤其是长子至善,深受其父影响,颇有其风度。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方法的确取得了极佳的成果。

叶圣陶的“不教为教”,是正确引导,不去多加干扰,尊重孩子的兴趣、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意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其实,叶圣陶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对今天的父母有深刻启发,对教师如何教育学生,尤其是思政课老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启发意义。在不少思政课的课堂上,存在老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情况。老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这需要学生真正地用心参与其中。作为思政课老师,如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程的主角和自己人生的主导者,我们不妨学学叶圣陶的教育理念。他的以“不教”为“教”,不失为教书育人之良方。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1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4-19 下午5:16
下一篇 2022-04-19 下午5:51

相关推荐

  • 10岁孩子老是不自觉发出哼哼声

    10岁孩子老是不自觉发出哼哼声,可能是许多父母都会遇到的问题。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通常会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并且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和感受更加敏感。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某些时候发出一些不寻…

  • 不上学的眼界格局

    不上学的眼界格局 上学的时候,我们会被学校和社会的规则和期望所束缚,感觉自己的视野和格局被限制住。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上学,我们就不会受到这些限制,而是能够以更加自由和开放的方式看待…

  • 孩子心理健康的寄语

    孩子心理健康的寄语 亲爱的孩子,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我希望你知道,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你拥有无限的潜力和才华,你…

  • 关于孩子叛逆

    孩子叛逆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许多父母都感到困惑和不安。然而,这是一个正常的发育过程,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叛逆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和情绪,但他们正在尝试…

  • 什么地方可以管教叛逆的孩子

    叛逆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但对于那些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抗拒和抵触情绪。这时,家长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阶段。 那么,什…

  • 孩子叛逆打了孩子该怎样处理

    孩子叛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青春期期间。孩子正在经历身体、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巨大变化,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不安和不满意,因此,有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如果孩子打了你,你可能会…

  • 如何应对6岁孩子的叛逆期

    如何应对6岁孩子的叛逆期(面对6岁叛逆的孩子该怎么办)   孩子长到6岁会什么样?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

  • 叛逆期长大后对父母的感人信

    亲爱的父母: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曾经叛逆和不耐烦,经常对你们发脾气和冷漠。但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成为了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我想对你们表达我的感激和爱意。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

  • 纠正孩子厌学学校

    纠正孩子厌学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广泛的话题。然而,许多家长和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孩子厌学。这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还对孩子的心理…

  • 山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山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山区孩子是指在山区地区出生和成长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相对较差,面临着许多心理压力和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山区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