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孩子复学

抑郁症孩子复学(孩子抑郁好了申请复学)

抑郁症孩子复学

家长来信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流水老师,孩子15岁,降级读书,复学一年了,现初三,刚进初三时物理听不懂,找的补习老师没有能力把他不懂的搞上来,于是相当敏感。班上有一些爱搞小报复的一个团伙的男生在一旁烦他。虽有几个好玩的朋友,但一直说度日如年。

一个月前,他想了想,想去前排坐,这样可以避开烦他的学生;二来自己易受影响,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尤其物理课。虽然喜欢、认可那老师,但是一听到她的声音,会自动关闭了耳朵,听不进课了,前几天说他几乎所有的课都听不进去。

他自己和班主任说了想换座位的事,去找了班主任几次,但感觉老师不管他。

特别是看到曾经的老师在和现班主任聊天,看到他后两老师的眼神都很不自然。于是觉得前班主任一直在后边议论他,影响了几位老师,于是产生了想走的心。

说下学期想换一所有他原来同学在高一的民办学校,决心越来越大。

我们确实当时对孩子的支撑很无力,很无奈。因为那老师很会说话,成功带动了几乎全班的学生和大部份老师对孩子搞打击。

孩子后来听到原班主任对现班主任说她对不起孩子。

因为和现班主任开诚一聊,爸爸看见了孩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觉得孩子确实心理有问题,于是多方了解孩子未来中考的环境,可能的方案(转学、借读、在家自学)也第一次诚恳的和孩子为原来的事道歉,让孩子先打好基础,明年三月再一起商量转学的事,让孩子一定要把成绩搞好。

这两年多来,孩子一直是不到最后不做作业的状态。他也承认这学期的作业一直是拖到最后才做,才抄(用手机抄)的。我们市高考是全省倒数第一,因为好朋友都在省会及外地读高中,他其实一直想到省城读高中。

作业即使是抄,也是在9点下晚自习(老师们上课)后,拖到11点才开始动笔。

我想了想,就想着他最后会上一所适合他的好高中,有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就行。其他会和爸爸一起陪他面对,无论下学期是否转学。

我很谢谢您,因为在您这儿学习,至少让我比爸爸先看见了孩子。

我其实很信任孩子,觉得他还是很强大了。手机能在我要求下放下。虽然自己能量不足,但很多行动上能心疼我(留菜,留饭给我)。


流水致家长

这个案例比较典型。复学一年,较为成功,但在学校有诸多不利因素。

流水老师,孩子15岁,降级读书,复学一年了,现初三。刚进初三时物理听不懂,找的补习老师没有能力把他不懂的搞上来,于是相当敏感。班上有一些爱搞小报复的一个团伙的男生在一旁烦他。虽有几个好玩的朋友,但一直说度日如年。

点评

休学后复学+学业困难+人际羁绊=先天不足+内外交困

休学后复学,已经失去了按部就班的势能惯性优势。物理听不懂,遭遇学业挫折。人际上也被小团伙干扰。

对于休学复学的情况,一律忽略学业跟不上的情况。要解决的不是跟上学习,而是让社会支持系统提供的能量足以消化掉成绩的烦恼。

这才是复学校园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换言之,谁在学校没有知识盲区?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能量储备,我们就能伴随着问题前进,甚至攻克学科瓶颈。

一个月前,他想了想,想去前排坐,这样可以避开烦他的学生;二来自己易受影响,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尤其物理课。虽然喜欢、认可那老师,但是一听到她的声音,会自动关闭了耳朵,听不进课了,前几天说他几乎所有的课都听不进去。

点评

注意力不集中,听课听不进去怎么办?

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去课,这时候调整座位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一点小作用。

总体来说,内外交困的处境不仅无法供给孩子能量,还一直在消耗他。这种情况注意力不集中也在意料之中。孩子心理烦闷,注意力被烦心事占据、打散,分配给学习的注意力本就不剩下多少。

度日如年的处境也说明孩子没什么安全感,内心无法安住安定下来,分身乏术,也不太可能能真正静下心来去吸收知识。整天都很慌乱、惴惴不安。复学处在求生存、保复学的阶段,还达不到去考虑好好学习、提升成绩的段位。

他自己和班主任说了想换座位的事,去找了班主任几次,但感觉老师不管他。

特别是看到曾经的老师在和现班主任聊天,看到他后两老师的眼神都很不自然。于是觉得前班主任一直在后边议论他,影响了几位老师,于是产生了想走的心。

说下学期想换一所有他原来同学在高一的民办学校,决心越来越大。

我们确实当时对孩子的支撑很无力,很无奈。因为那老师很会说话,成功带动了几乎全班的学生和大部份老师对孩子搞打击。

孩子后来听到原班主任对现班主任说她对不起孩子。

点评

校园人际是核心焦点。

师生关系差+同学关系不够硬+被小团伙欺负=校园人际逼近冰点

人际关系涉及人性。

老师是神圣的职位,但每个班级里往往都有班主任的情绪垃圾桶。

作为情绪垃圾桶存在的学生,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要有“硬伤”,比如学习差、不交作业、常规表现拖班级后腿。这样一来老师必然会加强督促管理。

适当的督促管理,并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变相成为老师的情绪垃圾桶,往往还需要学生有逆来顺受的性格特质,无人撑腰的亲子环境。

时间久了,所谓的“差”学生总会撞在老师的枪口上。

以管教之名,名正言顺,甚至是关爱学生。

学生没做到位,老师发脾气可以理解,但值不值得发那么大脾气?

情绪宣泄必然假公济私、夹带私货。让别人痛苦,可以排泄自己的痛苦。

至于前班主任煽动学生、科目老师,也成了拉帮结派式的战队,对孩子造成了政治上的孤立排挤。

孩子恐惧现任老师们已经先入为主对自己有成见,在学校被老师嫌弃确实难受,还会影响孩子和学科的关系。

孩子对师生关系的判断,带有揣测。内心力量不足,无力扭转颓势,更是认同、接受、投射了老师们会对他有成见,产生了离群之心。

一个不自然的眼神,就代表议论?即使真的议论又如何?瞬间湮没在他人看法之下,直不起身,说明人格力量弱小,必然沦为下风。

这里面孩子有些夸大自己的影响力了。其实他只是跟不上物理的学生之一,老师或许头痛,但远不致于主动树敌的程度。

到底师生关系如何演化,取决于师生互动。

即使在老师面前,也要自尊自爱,切不可以为匍匐在地等于尊重敬畏。不会维护自己的界限,自我打压,更容易勾引他人踩踏上来。

“下学期想换一所有他原来同学在高一的民办学校”——校园人际劣势,还得从社会支持入手。

转学,既能摆脱中庸不热情的班主任,又能离开频繁欺负自己的小团伙,还能和老同学抱团,还能重启新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一箭四雕,转学值得一试。

但创造出来什么关系模式,既和遇到的人有关,也和自己的社交博弈有关。有时换圈子有用,能在心力不足时解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提升人格力量,加强制衡他人的能力,才是立身之本。

我们会一直被考验社交能力。

因为和现班主任开诚一聊,爸爸看见了孩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觉得孩子确实心理有问题,于是多方了解孩子未来中考的环境,可能的方案(转学、借读、在家自学)也第一次诚恳的和孩子为原来的事道歉,让孩子先打好基础,明年三月再一起商量转学的事,让孩子一定要把成绩搞好。

点评

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搞好成绩的。短期目标错了。

让孩子再坚持坚持,缓解一下度日如年的艰难感,学习上尽力而为即可。

防止弹簧失去弹性。只要留在学校,会有提升成绩的机会。

这两年多来,孩子一直是不到最后不做作业的状态。他也承认这学期的作业一直是拖到最后才做,才抄(用手机抄)的。我们市高考是全省倒数第一,因为好朋友都在省会及外地读高中,他其实一直想到省城读高中。

作业即使是抄,也是在9点下晚自习(老师们上课)后,拖到11点才开始动笔。

我想了想,就想着他最后会上一所适合他的好高中,有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就行。其他会和爸爸一起陪他面对,无论下学期是否转学。

点评

不做作业、抄作业也拖延症,真不怪孩子。都度日如年了,谁还有心思写作业?很明显家长对孩子的能量状态估计不足。

再写作业,度日如年变成度日如光年,新一轮消耗战恐要开启。

能量有限,分散内耗,必然无法聚焦在成绩、作业上。

所以搞好成绩的前提是扫清学习障碍、理顺校园人际,然后拼的才是智商、天赋、勤奋。

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在运气好的情况下是现成的、从天而降的。

但没这么好的运气呢?遇到复杂环境怎么办?

人格在关系中成长。永远把命运交给环境,不仅被动,还很不可控;也缺失了筛选人际、灵活博弈的求生能力。

我很谢谢您,因为在您这儿学习,至少让我比爸爸先看见了孩子。

我其实很信任孩子,觉得他还是很强大了。手机能在我要求下放下。虽然自己能量不足,但很多行动上能心疼我(留菜,留饭给我)。

点评

已经复学进入学校的孩子,父母已经追不上了。这个阶段父母给不了什么真实的支持,孩子在学校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校园人际。

轻则孤独独行,重则被排挤、被霸凌。如何破解关系困局,还是要回到话术中来,从说话、回话、抛梗、反问、斡旋中开始。

有校园人际烦恼的复学孩子,不知道攻击性怎么释放的,可报名学习我的怼人/共情培训。

既适合复学孩子,有人际困扰的家长也可报名参与。

怼人是最基础的博弈、最直接的界限捍卫,是21世纪集体生活、校园职场、居家越货必备实用生存技能。

不会怼人,不会还击,嘴巴笨,一定会在人际中被倾轧、被压制的死死的。经常被别人一句话噎死,半天不知道怎么回击,等你想到,黄花菜都凉了。

经常处于人际下风,能量险被吸干,工作学业无法发挥潜力,不抑郁已是万幸。

怼人表面看是话术语言,背后是思维逻辑的较量,是精神能量的比拼交锋。在怼人话术培训中,学会基本的职场、校园人际关系处理法则。

学会听,也才学会了说。会怼人,也就会共情。怼人和共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抑郁症是攻击性指向自身导致。刀子没用来防身,全用来自残了。人际中显得懦弱、好拿捏、好欺负。

攻击性出不来,抑郁不可能康复。即使暂时康复了,未来也会再次抑郁。因为没借着抑郁升级人际。

攻击性怎么出来?不是靠骂人、更不是靠拳头,它藏在我们的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里,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平淡日常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1-27 下午3:10
下一篇 2023-01-27 下午3:32

相关推荐

  • 孩子心理健康美文

    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孩子心理健康是许多家长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心理健康的孩子通常能够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情绪,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并且更容易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

  • 二个孩子妈妈抑郁怎么办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对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症状的建议: 1. 寻求专业帮助:抑郁症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疾病,建议尽快…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7-20
  • 孩子不听话要暴力解决吗

    近日,法国国会通过“反日常教育暴力法案”,法案规定父母不能对儿童使用侮辱性手段进行身体言语暴力,比如打屁股。 这一法案引发了法国民众的大讨论。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家长投赞成票,认为…

    2022-05-13
  • 孩子偷钱

    孩子偷钱 孩子偷钱,这是一个令人不安和困惑的问题。当我们看到孩子偷钱时,我们可能会感到震惊和愤怒,但同时也可能会感到好奇和困惑。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孩子偷钱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点咨…

  • 学校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学校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心理能力、情感状态、认知和行为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学校,关心孩子的心理…

  • 怎么让家长知道孩子得了抑郁症

    怎么让家长知道孩子得了抑郁症, 且不要再这么说了。 首先说抑郁症有哪些 孩子患有抑郁,双向情感障碍\狂燥症等心理问题,家长不能只是无条件接纳与靠药物来控制改善,更需要同时做到以下几…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4-15
  • 集中注意力训练游戏

    注意力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成功的关键之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着各种干扰和诱惑,导致我们难以集中注意力。为了帮助人们提高注意力,许多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发了一些有趣的游…

  • 孩子不愿上学怎么给老师请假

    孩子不愿上学时,家长往往会感到非常焦虑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给老师请假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给孩子请假以及在请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

  • 身体畸形恐惧症

    身体畸形恐惧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简称:BDD),由称身体变形障碍或变形恐惧症,是一种躯体形式障碍。 患有该症的患者会过度担心外表的某些想象的或微小…

    2022-05-15
  • 多动症孩子长大后会变抑郁症吗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度、冲动任性等。虽然多动症通常不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一些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在长大后可能患上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