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床穿衣服磨磨唧唧
出门穿个袜子5分钟,穿着穿着就开始发呆了
写作业时摸东摸西,坐半天也没写几个字
让刷牙睡觉,得催一百遍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令人崩溃,更崩溃的是催了好像也没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呢?这篇来聊聊。
一、孩子为啥磨蹭?
磨蹭可能是很多孩子的“共性”,但是每个孩子磨蹭的原因各不相同,就算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场景下,磨蹭背后的原因也不同。孩子磨蹭,可能是因为:
1. 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比如,明明是在穿袜子的,结果看到一个小玩具,就彻底忘记了穿袜子这件事。
2. 孩子们对时间的感知与我们大人不同。
相比我们活了几十年的,孩子们也就那么几岁,他们的小脑瓜还在不断发育完善过程中。大人说的“立刻、马上”,与孩子理解的“立刻、马上”,也许很不一样。明明让他们快点、抓紧,结果孩子就是磨磨唧唧的,这未必是孩子故意拖拉激怒家长,而是他们觉得这已经是他们概念里的“立刻、马上、快点”了。
3. 孩子的精细动作等各项能力仍然有限。
短粗短粗的小肉手,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灵活和高效,所以穿衣服、穿袜子、穿鞋子,看着磨磨唧唧。
4. 磨蹭可能是孩子在传递“我需要慢下来一点”这个信息
有时候是我们大人预期的速度太快了,对孩子来讲已经超载了,所以孩子通过拖拉磨蹭的方式,来告诉家长“我想要慢一点下来,没办法那么快、做那么多”。孩子也许想要放慢一些速度,让自己松口气、缓一缓。
5. 拖拉可能是孩子想表达控制欲。
对于学龄前孩子,想自己来决定和控制自己怎么做事,以及做什么,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如果我们主动地给孩子更多自主或主动权,让他们自己来决定,也许他们就没必要通过“拖拉”来展现自己的主动权了。
6. 通过拖拉来获得大人的关注或让自己被看到。
很多小朋友们都会发现,自己不听话的时候能吸引家长更多的注意力。家里有两个、三个孩子的时候,最大的孩子也许发现自己不听话、磨磨蹭蹭的时候,就会被更多地看到,于是他们为了获得关注而故意磨蹭。对于这类磨蹭,如果我们能主动给孩子更多一些关注、眼里看到孩子,这样孩子们就不需要通过磨蹭来吸引注意力了。
二、如何应对磨蹭?
对于各种各样的磨蹭,有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比如:
1. 多给孩子选择
“你想自己来做,还是让妈妈帮你?我数到10,你来定夺”
“你想先穿好袜子,还是先吃早饭?”
……
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可选项,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做主的感觉。
2. 给孩子一个时间期限,并强化孩子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比如告诉孩子需要在10分钟或者5分钟内完成。如果时间到了,孩子没完成,也不延时,而是继续做其他该做的事。反复坚持,让孩子感觉到这个时间期限是认真的,如果时间到了没做完,后果会挺糟糕(举个可能不太现实的例子:让孩子十分钟穿好衣服,结果孩子没穿好,那只能是接着吃早饭,吃完早饭穿着睡衣去上学。只要是不影响安全的,其实都不需要太紧张),也许孩子就会慢慢努力去在时间期限内完成。
制作您的孩子可以遵循的图表或列表 – 描述需要完成的任务的图表(使用图片来描述任务 – 如果您不会画画,请为您的孩子完成任务的照片拍照,并使用这些 图表上的图片。)这是一个待办事项列表的等价物。它教组织,它还可以让孩子有一种可预测的感觉。“首先我这样做,然后我这样做,然后这发生了。可预测性增加了我们的控制感。
3. 帮助孩子做一个时间表
比如,做一张表格,告诉孩子在那个时间做什么,多少时间内完成。孩子看不懂的,可以画给孩子理解,或者用照片之类的。其实,这个相当于我们大人的待办事项列表。这个方法也能锻炼孩子的规划能力,让孩子从小理解做事过程的先后、主次等概念。另外,一个直观的计划表,也能让孩子可以清晰地看到并了解一天要做什么;这种清晰明确的、可预见的规划方式,也能增加孩子的掌控感。
4. 避开容易导致孩子注意力分散的事物。
比如让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周边不要有玩具、可以偷瞄的动画片之类的。
5. 行动上执行,情感上理解(保持同理心)
比如孩子在公园里,怎么也不肯回家,告诉了“最后10分钟”,到时间了仍然不行,拖拖拉拉。这时候可以“强行”带孩子回家,同时告诉孩子“我知道你还想继续玩,这里非常好玩,但是我们真的得回家了,天黑了。我们可以明天再回来”。
6. 合理预期,允许更多时间
如果是因为孩子的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我们觉得拖拉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合理预期,给孩子更多一些时间,让孩子们在能力范围内的顺利完成,而不是“拖拉”。
7. 奖励好行为
比如孩子按照大人的计划表,都按时完成了各项内容,那可以奖励孩子周末一起看场电影、去游乐园等。
8. 给孩子第二次机会
有时候,孩子因为没有按计划完成事项,无法得到奖励,于是情绪失控、哭闹撒泼,想要得到奖励。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给孩子二次机会,比如让孩子完成原计划事项之后,再多完成一个任务,如果在规定时间内都完成了,那仍然可以给孩子一个约定按时完成的奖励。
也许有的家长会担心这样做会不会有点没原则。其实,这时候我们需要想的是:我们制定规划表、约定完成事项的规定时间等,最终目的是为了当孩子不能完成时,可以惩罚孩子;还是为了通过这些清单、计划、奖励等来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事项的能力?
如果我们的答案是:当然不是为了惩罚。再给孩子一次机会,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就没问题。
9. 善用幽默、互动小游戏、音乐等辅助工具。
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开心地加快速度去完成该完成的事。
10. 放平心态
有时候孩子磨蹭,我们感觉很崩溃。其实,反回来想想,哪怕我们自己活了几十年的人,是不是有时候也会磨蹭?假如我们允许自己磨蹭、允许身边的成年人偶尔磨蹭,那我们也可以允许孩子磨蹭一点。试试用更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和理解孩子的磨蹭,也许就没有那么令人崩溃了。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我是珊珊,关注我,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END-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