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解决策略(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是什么原因)
楼上邻居的女儿可可,是今年9月开始上幼儿园的,可是如今一个月过去了,可可还是不想去幼儿园。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经过多方面观察与打听,可可妈妈发现,女儿之所以不愿意去上幼儿园,应该与可可在园里没交到好朋友、没人一起玩、被孤立有关。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邻居开学前就担心女儿在幼儿园交不到朋友、被欺负、被孤立,没想到还真如自己所料。
孩子被孤立、没朋友,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身边一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幼儿园园长表示,其实多数在园里被孤立的孩子,大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
1)性格内向的小朋友
内向性格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一般很难主动与陌生的小朋友交流沟通。再加上幼儿园孩子年龄小,不具备主动关注他人情绪的能力。所以这类孩子很容易被其他小朋友孤立。
可可在幼儿园交不到朋友,应该就是这个原因。邻居夫妻俩性格都比较内向,平时没事就宅在家,可可很难有接触他人的机会,性格自然变得腼腆内向。
2)脾气大爱动手的小朋友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上有一对双胞胎男孩,特别的调皮,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抢,遇到不跟自己玩的小朋友就推,脾气还特别大。女儿曾偷偷地告诉我,班里很多小朋友都躲着他俩,不愿意跟他俩玩。
在家里,孩子脾气大、爱打人,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以忍让、讲道理。但是小孩子之间并非如此,小孩子的相处之道很简单,你跟我好好玩,我就跟你好好玩,你打我,我就躲着你、不理你。所以这类孩子在幼儿园也很容易被孤立,没有朋友。
3)不懂社交的小朋友
爱打小报告,不懂分享,输不起,不遵守规则秩序……这类人在社会上不被欢迎,在幼儿园亦是如此。
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它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幼儿园里跟不同性格的孩子相处,必须要有社交能力,才不会被孤立、被欺负。
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入园前,要做得不单单是简单地培养孩子独立吃饭、如厕、自主入睡等基本的生活能力,更需要加强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尤其是分享、遵守秩序、情绪管理等方面。
孩子长时间无法融入幼儿园,作为家长必须反思,因为无论是孩子的性格,还是社交能力的强弱,无不和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关。
一个孩子性格不好、社交能力弱,说明家长的性格和社交能力也强不到哪里去,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是因为性格不好,或者社交能力差而导致在幼儿园没朋友被孤立时,要引起重视,同时可以在这几个方面正确引导孩子。
想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能结交上好朋友,家长不仅仅要多引导,帮助孩子养成乐观,积极,主动的好性格,同时也可以在这几个方向引导孩子。
1、家长以身作则
如果你的孩子是因为性格过于内向,或者脾气过于暴躁而在幼儿园交不到朋友,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反思下,是什么导致孩子形成了这种性格?
性格并非完全天生,孩子的生活环境,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性格。
在养育孩子时,有没有过于娇惯孩子?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给孩子灌输不良思想?平时对待孩子是不是也缺乏耐心?不爱与人交流沟通……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想让孩子改变过于内向或者暴躁的性格,父母唯有反思自身,改善孩子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才有希望让孩子慢慢的调节改变。
2、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的社交能力高低,决定了孩子在幼儿园以及未来正式踏入学校过得是否愉快?家长必须引起重视。
社交能力由很多很多种要素组成,比如:正确看待成功、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拒绝接受挑衅、恰当的应对排斥和嘲笑、表达喜欢、控制愤怒、分享、安慰他人、维护朋友、保守秘密、表达自我、寻求帮助、赞美他人……
以上等等种种都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都需要父母的帮助,逐步地锻炼,才能拥有并熟练运用。
其实,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的核心就是共情,而共情的基础就是参与,身临其境地感受他人的感受,所以,作为父母要多给孩子提供参与他人情感的场景,比如:多带孩子外出,给孩子制造结识朋友的机会;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读读社交主题的故事书、绘本。
生活中“社交主题”的绘本有很多,比如《大卫上学去》、《我爱幼儿园》、《幼儿园一点都不可怕》、《我爱幼儿园》、《咪咪卡,别怕》、《佛洛格和陌生人》都是非常不错的社交主题绘本,不仅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更能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