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有抑郁倾向家长该怎么办

青春期孩子有抑郁倾向家长该怎么办(青春期孩子抑郁的原因)

 

目前我国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患抑郁症的青少年逐年递增

据WHO(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全球至少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抑郁症。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而我国,约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相当于100个人里至少有3个抑郁症患者,并且相关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一般来说,20—50岁的中青年是抑郁症的患病高峰人群。但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21.6%以上,全国有3000万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患抑郁症的儿童和青少年的人数保守估计也在2500万以上,并仍在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

2012年3月,南京高校学生“走饭”(网名)因抑郁症自杀身亡,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2016年2月,西安不到18岁的“史学奇才”林嘉文因抑郁症跳楼自尽。

2018年6月,甘肃19岁少女因被老师猥亵而患上抑郁症跳楼自杀。

2018年10月,洛阳一17岁少女带10岁妹妹跳水库自杀,在遗书中她写道:“我觉得之前的抑郁症从来都没好过,一次次地折磨我,更折磨您二老的心,我难受啊……抑郁症太可怕了,不深入治疗是不可能会好的,我知道我不需要治疗了,也就不需要再浪费家里的钱……”

2019年9月8日,重庆三名初中女生手牵手从18层楼跳下…… ……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与成年抑郁相比,青少年抑郁症的独特之处与外在表现

相比成年人的抑郁症,青少年抑郁症有其独特之处。

《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发布的文章称,心烦意乱、焦虑易怒是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前兆。而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心理医学和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信号除了焦虑之外,还包括无端的愤懑、怨恨等。

如果您的孩子已连续两周以上有以下表现或倾向,就得多多注意啦:

1、性情大变,情绪反常

并未遭受来自外界的重大刺激或挫折,却性情一反常态,少言寡语,不愿与他人交往;学习、工作动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心灰意懒,离群索居;对以往感兴趣的文体活动、电影电视等也失去了兴趣。

2、坦途无悦,终日忧心

情感体验与现实情况相悖,即明明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优越,没遇到过什么压力和挫折,却总感觉不到快乐,终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无故烦躁不安,经常为一些小事而悲伤流泪,抑郁寡欢。

3、精神倦怠,似病非病

身心倦怠,行为迟缓,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来;总感觉不舒服(每个孩子表现出的症状不同,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肠胃不适、呼吸不畅、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但到医院检查却没有查出问题来。

4、不堪压力,想换环境

心烦意乱,压力重重,不能安心地学习和工作,希望父母为其转校、调班,改变环境。但即使改换了环境,状态也并不会随之好转;而是再次认为环境不尽如人意,寄希望父母为之改变。

5、沉迷刺激,无法自拔

不少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因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受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而沉迷于某种刺激无法自拔。他们有的沉迷于手机或网络游戏,有的甚至以酒精、毒品来麻醉自己,伤害自己。

6、对抗父母,行为过激

抑郁症严重的青少年往往不愿与父母沟通,处处与长辈对立。他们轻者不断翻旧账,通过离家出走来威胁父母;重者甚至作出自残、自杀等不理智的行为。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帮助青少年走出抑郁的终极良药

抑郁症是世界性的难题。帮助青少年走出抑郁,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支持至关重要。许多青少年之所以患上抑郁症,除了家族遗传、大脑功能紊乱或发生器质性改变,5-羟色胺(5-HT)功能降低等因素外,还与他们在成长中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和关爱陪伴有关。因此,作为父母,第一步应该是与孩子加强亲子沟通,建立紧密的“心理联结”。

著名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认为:“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是孩子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是指使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自主感”是指让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胜任感”则是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够做到。如果孩子在成长初期这三种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她)进入青少年期后就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而我们如果能够尽量满足孩子的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便能促进孩子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使孩子感受到足够的幸福感。如《小欢喜》中的英子,便是由于母亲控制欲太强,剥夺了她的梦想和希望(自主感)而患上中度抑郁,并一度想跳海轻生。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尽量给予孩子“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使孩子感到他(她)是被爱、被尊重、被接纳的;他(她)的行为是可以由自己决定,人生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以及通过努力,他(她)能够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于已经表现出抑郁倾向的孩子,父母怎么做?

对于已经表现出抑郁倾向的孩子,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带孩子就医

抑郁症是大脑出现了功能或器质上的改变(《科学报道》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显示,抑郁症与大脑结构变化有关,很多抑郁症患者的脑白质出现了严重扭曲),因此父母们必须正视抑郁症的生理原因,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治疗。尤其是对于患有中度抑郁以上的青少年,药物治疗更是目前学界公认的主要治疗措施。

2、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不要将孩子当成自己实现梦想的工具,接纳孩子的平庸和平凡,降低对孩子的期望。事实上,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就是父母最大的福气。

3、与孩子一起运动

实践证明,适当进行运动,对预防和治疗抑郁症帮助巨大。因为运动可以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让我们快乐。平时父母们应尽量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一起进行慢跑、游泳、打篮球等运动,从而帮助孩子在运动中舒缓压力,调节身体内分泌水平和促进体内多巴胺的分泌。

4、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

健康的兴趣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抵御抑郁的进攻。平常,父母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学画画、练书法、看电影、听音乐……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放松心情,陶冶情趣。

5、多给孩子吃一些“快乐”的食物

多巴胺是大脑中最重要的神经元递质之一,它介导神经元和神经细胞的交流,并使我们体验到愉悦、欢乐的情绪。而富有L-苯丙氨酸的食物能够促进我们体内的多巴胺分泌,使我们远离不良情绪,感到快乐。

因此,建议平时父母们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L-苯丙氨酸,能够增加孩子们体内多巴胺分泌的食物,如:肉类、乳制品、坚果、香蕉、西瓜、蓝莓、黑巧克力、绿茶、果汁等。

6、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良好的睡眠能帮助我们保持内分泌平衡和维护情绪的稳定。父母们应通过音乐、灯光、睡具等的配合,尽量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并督促孩子及时入眠,不要熬夜。

写给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最后的话”:

如果说抑郁症是一只可怕的“怪兽”,那么每个正在与之缠斗的少年,都是真正的勇士。

亲爱的孩子们,挺住了,别放弃!请相信,父母、老师,还有我们,都在与你们并肩战斗。

让我们一起驯服这只小“怪兽”吧。到那时候,阳光将重新照耀你的心灵,受过风雨洗礼的生命将愈发丰盈美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12-27 下午3:10
下一篇 2022-12-27 下午3: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