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会导致抑郁症吗

童年经历会导致抑郁症吗(童年抑郁症是怎么得来的)

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在他逝世后惊艳了整个世界。《向日葵》系列作品积极、向上,明媚而阳光,但谁能想到就是创作出如此巨作的画家却用一支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呢。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梵高特别喜欢用明亮的黄色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强烈的感情。但黄色容易刺激大脑,就像马路上的黄灯、障碍标志一样具有警醒作用,梵高选择用明亮的黄色渲染自己压抑的情感,他短暂的生命里曾经三次为情所困,每一次他都热烈追求,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再加上生活的贫困,导致了他极端的个性。

而在今天,我们知道他曾经拥有的经历导致他得了抑郁症,这也是他最后选择着别世界的原因之一。在美国作家乔纳森?萨多斯基所著的《抑郁帝国》这本书里,作者详细地讲述了抑郁症的来龙去脉。

乔纳森?萨多斯基——美国的医学史教授,在精神病学、心理疾病学、抑郁病史方面具有多年的研究经验。他创作的《抑郁帝国》强调了一个孩子童年时的经历,可以影响到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养成。

尤其是现在,许多青少年都患有抑郁症,其实都是童年种下的因。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每一对父母都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关于一些青少年可能会患上的抑郁症,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关注。

 

一、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心境异常低落的疾病。总共有9大症状,如: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对其他事物不感兴趣;失眠或嗜睡;运动过激或迟滞;每天都觉得精力不足或疲劳;充满内疚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每天都会觉得注意力减退,无法集中精力思考;反复出现自杀或死亡的念头或反复有自杀的计划。

如果一个人在两周内同时具备了以上9种中的5种症状,就是危险的了。

这9大症状属于心理层面,而身体的疼痛,例如无缘无故的背痛、胸闷,无法呼吸等情况则属于生物层面,同时具备5种心理层面的症状和1种生物层面的症状,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5+1”,那么就可以被判断为抑郁了。

二、 一些青少年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乔纳森?萨多斯基在《抑郁帝国》这本书里说道,抑郁症的出现其实有很多起源,但是最根本的起源则来自一个人童年时爱的缺失或者丧失。

很多父母曾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 为什么你的同桌又比你高几分,你却一直没有进步?

– 你是姐姐,你就应该让着弟弟,将弟弟照顾好!

– 孩子拿着作业过来:没有看到我正忙着吗,哪有时间管你,自己想去。

当父母这样说时,幼小的孩子通常无力反驳。

在中国的小学生里,管孩子学习的大多数是妈妈,许多妈妈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做不好,凡事都想插手,逐渐养成了强烈的控制欲,例如这些案例:

– 我每天陪你学习,我为了谁呀,要不是你,我多轻松。

–我讲你几句怎么了,要是别人家的孩子和我有关系吗?

– 我管你真地是为了你好,希望你将来可以出人头地,有能力好好活着。

凡此种种看似为了孩子好的话语,对孩子的心理早就造成了伤害,甚至让他们感觉到了来自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人的一种语言霸凌与思想控制。

父母对孩子这些语言上的伤害即使在孩子成年后也无法痊愈,当他们成为孩子的心理阴影时,孩子就容易出现抑郁的现象。

我们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么父母说的这些话,正地如他们所说,是为了孩子好吗?他们这是真正地爱孩子的行为吗?

不是,恰恰相反,许多时候他们对孩子发火,对孩子说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时,其实正反映了他们自己的焦虑、不安与内心的愤怒。更不是对一个孩子应该具有的爱的方式。

抑郁症的核心是对他人的愤怒,而不是对自我的愤怒,但是当对他人的愤怒无法表达、无法释放时,这种愤怒就会转化为对自己的内在攻击。

本书在研究抑郁症中还提到了一个术语:亚伯拉罕传统”,这个术语由一位精神科医生亚伯拉罕提出。亚伯拉罕受过精神病学方面的训练,是柏林精神分析方面的领军人物。

当亚伯拉罕还是个孩子时,他的母亲从楼梯上摔倒导致流产,母亲对这一失子之痛特别哀伤,从此活在忏悔与悼念之中,母亲这种悲伤的情绪导致他无心过多关注活着的亚伯拉罕,母亲的哀伤情绪充斥着亚伯拉罕的整个童年。

在一个孩子本应该获得最爱的人关心与照顾之时,他却被忽略了,但一个孩子无法对你发怒,他们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家人疼爱。

最天然的爱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必需的,当这种必需被拒绝,孩子的内心也就埋下了失望与一种报复的情绪,这种情绪转向内部,就会导致抑郁。

亚伯拉罕认为,“我们最爱的人最有能力让我们失望”,如果一个孩子在后来的成长中失去爱,或者遭遇类似的挫折,就会将愤怒转向自己,所以抑郁的人不但很难快乐,许多时候还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

在知晓了一个人的抑郁最初可能源于父母爱的缺失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做有安全感的父母

瑞士精神分析学家爱丽丝?米勒认为许多抑郁症患者的父母自身情感疏离,有了孩子之后,想要通过孩子调节自己的不安全感,导致孩子特别敏感,他们要充当着父母希望他们成为的角色。这个时候,孩子成为了父母“活着的抗抑郁药”,一对不能给孩子安全感的父母,不是合格的父母,也是孩子后期可能会出现抑郁问题的起源之一。

2. 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临床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理论家奥托?克恩伯格将精神分析应用于抑郁症的分析,他从进化的角度考虑抑郁症,认为婴儿如果与母亲长期分离首先会引发孩子的愤怒情感,然后会引起孩子的绝望情绪。而这些情绪回流会导致血液中皮质醇水平升高,这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

就像现在有许多父母因忙于工作或者想要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而让孩子上寄宿学校一样。被寄宿的孩子可能有一种被抛弃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缺席太多,最终会导致孩子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在孩子长大过程中,如果孩子经常感受不到父母的照顾,感受不到父母发自内心对自己的爱与喜欢,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爱的丧失。

3. 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前两年,我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觉得浑身都不舒服,到医院后,医生让我挂了亚健康的科室,接诊我的医生和蔼可亲,她对我说过一句话“医疗不如话疗”,这句话用在治疗抑郁病人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与抗抑郁的百忧解相比,心理治疗很少有副作用。找一个专业人士倾听一个抑郁患者的心声,让患者畅所欲言,说出任何曾经想说却没有机会说出的话,当一个人打开心结之后,抑郁的根源也许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然后再去对症化解,抑郁症状自然会慢慢减少甚至消失。

4. 写感恩日记

如果想要培养出健康的孩子,自己首先要有阳光的心态,如果让自己每天都快快乐乐很难,那么可以写出自己每天值得感激的事情。写感恩日记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幸福感,对琐事心存感激,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生活里的日常,每个人都可以慢慢地变得快乐。

写在最后

乔纳森?萨多斯基《抑郁帝国》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抑郁症,而对于父母来说,当他们拥有一个孩子之后,他们除了要抚养孩子,还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心,陪伴孩子慢慢长大,不能在儿童期缺失孩子的成长,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在成年后有抑郁的趋向。

但是孩子如果已经成为了一个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应该成为首先选择的方式。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当他们愿意静下心来觉察自己的内在情绪并正视存在的问题时,抑郁症就是一种能被治愈的疾病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2-03 下午5:22
下一篇 2023-02-03 下午5: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