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仇亲期

青春期孩子的仇亲期(叛逆期孩子仇恨父母)

–01– 厌学的儿子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北青报之前曾报道过一位爸爸和14岁儿子的事情,在姥姥的宠溺下,14岁儿子变得叛逆,不服管教,甚至因为作业撒谎,上课也注意力不集中,与家里人的关系也变得非常紧张。

这位爸爸放下自己的工作,买了一辆二手房车,去年12月份,带着孩子从辽宁出发,开始漫游中国,他们的目的地定为云南的“程海”,因为孩子的名字恰好有“程”字,冥冥之中,似乎带有某种缘分。

徐爸爸对这次旅程看得很开,他说:教育不能只盯着分数和技能,要放眼世界,让孩子更愿意去探索。这次旅程全程4000多公里,父子俩相依为命,一路相互照顾

 

在年前,他们一路奔波,回到了家,这一路,小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孩子的心里有家人了

在旅途中,小程最初是兴奋,但是慢慢地他发现爸爸每天要规划路线,要照顾他,要开车,一天忙碌下来非常累。他感知到爸爸的辛苦,开始自己主动洗碗,徐先生说: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本来还准备更长的旅程,因为小程想念弟弟,提前回了老家。

2、孩子对学习开始不再拒绝

在一路游走的过程中,徐先生每去一处名胜古迹,会自己想一些奇怪的问题,引导小程自己去寻找答案,他发现,只要引导得当,孩子对于学习并不拒绝,相反在探索过程中,学习兴趣浓厚,在程海,小程与父亲约定好:回家后会追上落下的课程。

3、孩子与爸爸变得更加亲近了

因为“相依为命”,徐先生不再是严父,小程在与父亲分担旅途压力,共同面对问题时,也体会到了浓浓的亲情,开始主动与父亲拥抱,撒娇,展现了孩子特有的一面。

当小程回到家与家人团聚时,和出发时那个针锋相对的孩子已经判若两人

–02– 仇亲期的孩子特点

青春期是孩子从幼儿时期走向成人的过渡期,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10-20岁之间,女孩会早一些,男孩会晚一些。在青春期期间,孩子还因为“自我意识”的崛起,出现叛逆期。

但很多家长并不知晓,孩子在青春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仇亲期”

仇亲期是指孩子在十三四岁时,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抗衡与不满,一般要持续2到3年,精神分析理论专家将这段时期称之为“仇亲期”。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讲过她的儿子,初一时还非常懂事乖巧向上,在初二时突然就变得不可理喻不近人情,总是和她对着干,那个时期她为孩子流了不少眼泪。

当孩子出现以下特征时,标志着孩子进入了仇亲期:

?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后,从形象化思维方式开始转向抽象化思维,自我意识也在不断萌生,这个阶段他们更愿意去展示“我”的力量,即便他内心中已经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也很难在主观上承认,爱据理以争,被父母认为是“不听话”或者“狡辩”。

? 对父母不耐烦

因为从小到大,父母对孩子的叮嘱已经成为老生常谈,所以当他们自觉已经长大了,父母家人再次唠叨或者批评时,会内心产生强烈的不满,会假装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会反对。

? 对亲情表现淡漠

这个时期的孩子似乎对亲情很冷漠,更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喜欢和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在一起,哪怕父母安排得再妥善,再顺着他们,他们也不愿意接受,对家人的在意程度不如好朋友。

–03–

面对进入仇亲期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 万变不离其宗:爱与理解足以战胜一切

孩子并非是顽石,他们有善良脆弱的一面,只是因为生理因素而变得暴躁不耐烦,如果父母感觉挑战了自己的权威,使用高压政策时,往往适得其反。

这个阶段最能化解亲子关系矛盾的是爱与理解!

那位徐爸爸最初也是用父亲的权威与孩子相处,但是这种只会让亲子关系更紧张,甚至有了彼此之间的嫌弃与伤痕,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寻求新的解决办法,通过自驾游,与孩子达成了和解与彼此的信任、依赖。

? 结交积极向上的好朋友

儿童心理学家琳恩詹金斯分析:孩子渴望朋友,这可以归结为一种混合了个性与不安全感的问题。交朋友也是孩子的一种对外的社交行为,他们从朋友那里得到帮助、认同和荣耀。

针对这个时期孩子喜欢朋友,更愿意听从朋友建议的特点,可以暗中观察孩子身边有哪些积极向上的孩子,让孩子多和乐观开朗的孩子交往,这里并不是一定要结交学习好的孩子,而是更多的观察品质,品质好的孩子更值得交往。

? 用平等的心态与语言

印度的《摩奴法典》说:”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孩子过了12岁以后,父母就应该用商量的语气与孩子沟通,而不是权威的命令式,这种命令式会很让孩子反感。

我个人也很有体会,人通常在面对自己犯错误时,往往直接忽略了,对他人犯错时,却会感觉不舒服,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碗里的水洒了一桌子,正准备收拾时,儿子突然说:你瞧瞧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我一愣,随即儿子笑嘻嘻地说:妈妈,每次我洒水了你就会直接这样说我。

反过来想一想还真是如此,即便是无心的,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往往直接就说上一句,自己犯错时却往往没在意,或者是,当有客人家的孩子来做客洒水时,我们会很宽容大量说:没事的,没事的。

而孩子是可以敏锐地体会到这些差别的。

? 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

在家庭做一些决策时,不妨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还别有洞天,能让父母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而孩子在参与过程中,也体会到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一位全国十佳校长曾经讲述过她自己儿子的事情,当时她准备买一套新房子,就和儿子商量了这件事,并且告诉儿子说,因为要买房子,所以一些不必要的开支需要节俭,儿子当时很郑重地说:那我把攒了这些年的压岁钱也拿出来吧,希望能帮助到家里。

这位校长感慨之余说,那一刻觉得儿子长大了。

? 固定时间做一些固定的事

可以选择固定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做些固定的事,就像某种仪式感,让孩子在这种仪式感中体会到家人的爱,比如每周周末有亲子日,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球或者郊游,也可以每周末带孩子在外边吃一顿他爱吃的饭菜,或者由孩子点菜,自己为孩子做上一桌他爱吃的美味,这种固定的时间养成固定的事情,在孩子长大以后,会变成最温馨的一抹回忆。

–04– 结语

孩子的心思其实也很简单,尊重他的意愿,和他平等沟通,并让他参与到家庭决策中,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听到的不是指责,而是温和的话语和商量的口吻,孩子想“仇亲”也难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1-17 下午1:52
下一篇 2023-01-17 下午2:52

相关推荐

  • 小孩厌学心理怎么疏导16岁

    小孩厌学心理怎么疏导16岁 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压力和焦虑。特别是在16岁的年龄段,孩子们面临更多的学业压力,出现厌学情绪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如果孩子…

  • 孩子不听话不理父母

    孩子不听话不理父母,身上有很多原因,让父母感到困惑和无助。怎么办? 我建议,做父母的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然后教育孩子。在有了问题,首先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是什么原…

  • 什么叫青春叛逆期

    青春叛逆期是指青少年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经历的一系列变化和挑战,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前期和后期,大约在10岁至18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青少年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并试图…

  • 孩了叛逆期沉迷于网络怎么办

    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期,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感到好奇,常常会沉迷于网络。如果家长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成瘾的困境,让他们成长为健康、独立、负责任的人。 一、了…

  • 孩子的现象基本差不多 不听话_

    孩子的现象基本差不多 不听话 但是到了幼儿园就一定好了吗 ? 能听指令吗 ? 今天和上本书里的你一起探讨 “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 ” 问题 很多家长可能都遇到过孩子不听话的情况 ,而…

  • 青春期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做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孩子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和建立个人价值观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孩子可能会出现叛逆、反抗和情绪不稳定的情况,这让家长们感到困惑和不安。那…

  • 怎么检测孩子心理健康

    怎么检测孩子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情绪、思维、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家长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

  •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绩哪个重要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绩哪个重要? 心理健康和成绩都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哪个更重要,可能因人而异。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孩子的考试成绩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之一。然而,心理健康对于…

  • 十五岁孩子整天玩手机怎么办

    十五岁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如果孩子整天玩手机,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应对这种情况。 1. 与孩子沟通。与孩…

  • 如何关爱孩子心理健康家长教案设计

    如何关爱孩子心理健康家长教案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关爱孩子,帮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呢?下面,我们将为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