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打孩子造成的心理(家长用棍子暴打孩子)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家庭管教和家庭暴力,这完完全全就是两回事,这两者的区别也非常明显。
一、两者的定义、出发点和目的不同
顾名思义,家庭管教重在管和教,是当孩子在学习或者行为上犯了错误时,家长尝试用一定的管教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好,是想要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发些个人情绪。反之家庭暴力则不然,家庭暴力可能因为孩子的错误而起,也可能因为其他的任何琐事争吵而起,其本质可以理解为暴力打人,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施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被打者好,而更多的是施暴者想要宣泄心中的怒火,或者情绪有问题不受自己控制的伤人。
二、两者造成的结果截然不同
家长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管教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谈话法、观察分析法、活动法、情景交流法等,如果方法得当,管教的一方和被管教的一方都不会感到情感上的不适,就算是一时不能接受,心里也能明白彼此没有恶意,如果在互相理解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而家庭暴力则不一样,家庭暴力直接造成被管教一方的身体伤害,家庭暴力还可能是冷暴力,不管哪一种暴力行为,被施暴者会有强烈而明显的情感上的不舒适感,严重者会造成心理上的疾病。
调查显示,当孩子身陷家庭暴力中时,轻者变得脆弱、焦虑,重者会患上抑郁症,甚至从小就有暴力倾向,对社会充满了仇恨。这是非常可怕的。
三、家庭管教过程中,虽然也会存在暴力因素,但是程度和性质与家庭暴力不一样
虽然在家庭管教中,有些暴脾气的家长有时一气之下也会动手打孩子,但是这和家庭暴力中的打人完全不一样,家庭暴力没有原因,没有时间限制,没有控制程度,而家庭管教时作为管教手段,适当的身体惩罚有其程度和力度,家长也会在动手时注意分寸,不打脸或者不用力,是为了吓唬实在不听话的孩子而使用的方法。而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会有成瘾的可能,打完人道歉,但是下一次施暴时一样不手软,如此来回反复,愈演愈烈,必要时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总之,管教孩子的方法的有很多,家长们在家庭管教时,还是尽量使用温和的管教方法,因为暴力始终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