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做为青春期的学生的心理健标准是什么呢?现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1、智力正常: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
2、情绪适中: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3、意志健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毅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4、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 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5、人格统一完整: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意志等),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
6、人际关系和谐: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
7、社会适应良好:思想、信念、目标和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进步发展一致,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人的心理特点一般会和一定的年龄段相适应,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心理年龄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