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青春期叛逆厉害(青春期孩子强烈的叛逆)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有一位家长求助“初二男孩叛逆严重怎么管教”。
初二男孩叛逆的情况非常普遍,随便一搜就有一大堆求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网上比较火的也有不少。
像麦家的儿子,14岁开始叛逆,紧闭房门三年,最终醒悟,申请了不错的大学。
像辽宁丹东徐先生的儿子,也是14岁叛逆,学习状态不佳,徐先生辞职带他游全国。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后,状态回归。
抛开别人不说,儿子在初二的时候也是特别叛逆,简直不可理喻,我痛苦挣扎了好久。儿子现在高二,状态好了很多。
经历过几年和儿子的斗智斗勇,我总算明白:男孩到了青春期开始叛逆,不是孩子突然变“坏”,而是父母太较劲。
孩子叛逆,不是真的“坏”
“叛逆”两个字是我们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因为孩子的表现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就说孩子叛逆。
男孩到了14岁、初二左右的阶段,可能会出现贪玩、学习不主动、磨蹭拖拉、脾气暴躁、不注意卫生、不整理房间、在学校闯祸等一系列不可理喻的问题。
这些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其实是正常现象,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去了解男孩,只凭期望给孩子贴标签。
《野性养育》中提到,孩子在13-17岁这个阶段,属于徘徊者阶段,处于成长迷茫期,会变成自己最糟糕的样子。
他们的生理变得混乱,脸上有粉刺、唇上长胡须、身材会走样、激素分泌增多,身体内外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他们特别傲慢自大,自以为是,追求身份认同,却时常被禁锢、被限制。
生理、心理上的变化,让他们感到烦躁不安,却又不知道如何排解,只能通过一些破坏性行为进行宣泄。
所谓的“坏”,也是迫不得已、无能为力的表现。
孩子突然变“坏”,是父母太较劲
《野性养育》中说: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反抗权威,还会对每个要求置若罔闻,并且徘徊在尽可能远的地方。
事实确实如此,我们看不惯孩子的行为,肯定要进行管教,孩子还特别不服气,唧唧歪歪不耐烦,说急了可能还会大发雷霆。好话坏话说尽,孩子还是我行我素,不知悔改。
也就是说“越管越叛逆”,这是因为我们不理解孩子,采用了错误的沟通方式,总是和孩子较劲,总会把孩子激怒。
我们不太关心孩子的心理生理状态,一门心思关心孩子成绩。
不管大小考试还是平时学习表现,只要孩子有一次失误,就开始板着脸训话“你是怎么回事?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高中,能做什么工作?扫大街?捡垃圾”。
我们的态度、语气、语言都给孩子传递了极其负面的信息,让孩子感到沮丧难堪。
为了给学习让路,我们禁止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孩子在房间里捣鼓玩具、看视频,我们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劈头盖脸地一顿数落“这个和学习有关吗?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都什么时候了。”
哪里有禁止,哪里就有反抗。孩子会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做坏事,比让我们发现更可怕。比如,他可能会在你睡着的时候,熬夜玩,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特别差。
我们还会时常否定孩子,给孩子制造心理压力。
“你看你的房间,就像垃圾站一样。”“多少天没洗澡了,浑身臭烘烘的,谁愿意靠近你?”“你就不能快点吗?每天磨磨蹭蹭的,什么事都干好?”“都这么大了,写字跟狗爬的一样,考试得丢多少分啊!”
否定的语言会刺伤孩子,他们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逆来顺受,而是奋起反抗。
面对青春期叛逆男孩,家长要采用正确的沟通方式
《野性养育》中说,男孩需要梦想来指引方向,需要在内心矛盾时获得帮助,需要按自己的方式交流,并需要协助来回答关键问题。
抛弃我们一贯使用的“指责、批评、否定”,采用让孩子感到舒服的沟通方式。
关注孩子的学习,可以先和孩子讨论梦想,让孩子为了梦想主动学习,而不是被迫学习。比如,带孩子了解一些大学或专业,或者实际的工作,让孩子自己确定梦想,制定学习目标。
禁止孩子兴趣之前,先考虑兴趣对孩子的心理和未来有什么影响,如果兴趣能成为喧嚣情绪的手段,为未来加码,应予以支持。比如,孩子看视频、玩玩具,对课内学习有补充作用,当然要支持了。
看不惯孩子的行为时,给孩子提供简短的建议,用正向的语言描述。比如,孩子没打扫房间,跟孩子说“我感觉你应该打扫房间了,需要我帮忙吗?”孩子可能当时不答应,但是过后会去做。
和孩子沟通时,要掌握4P原则:陪伴、坚持、耐心、时机。这样可以解决孩子不愿意沟通的问题。
看到这样的方法,是不是恍然大悟啊。只有理解男孩,使用正确的沟通方式,和孩子的沟通就会越来越顺畅,孩子就会有可喜的变化。这是我看了很多关于男孩养育的书籍之后做出的改变。
我现在经常用、也特别欣赏的一本书就是《野性养育》。
这本书会告诉你,男孩到了13-17岁,都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上面简单总结了部分内容,大家可以仔细对照阅读,会有更多收获。
如果孩子不在13-17岁年龄段,同样需要提前了解,早做准备不至于遇到时太痛苦。这本书很贴心的分年龄进行了介绍,像2-4岁、5-8岁、9-12岁、18-22岁。因为每个年龄遇到的问题都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