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家长的灵魂拷问(中国家长的灵魂拷问)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近日,一位家长发出灵魂拷问:现在的教育是怎么了?这位家长表示,自己女儿回家后说课间10分钟除了上厕所打水喝,小朋友就只能乖乖呆在教室,坐在座位上,连走廊都不能去。这位家长非常不能理解,自己以前读书时同学们都在课间跑到教室外玩耍和嬉戏打闹,而现在的小孩在课间却被禁锢在了教室,现在上学的孩子真的是太可怜了。
其实,这位家长所说的问题就是“课间圈养”问题。
“课间圈养”曾在2021年就引发了全网的关注,新华社还连续发布了不少文章批判“课间圈养”问题,中央电视台也对此做了相关的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主持人白岩松说道:“连课间都不能走出教室的孩子,又如何支撑起一个民族的健康?”
虽然“课间圈养”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关注,甚至掀起了全网批判的浪潮,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防止“课间圈养”的发生。但遗憾的是,在一年多后的今天,“课间圈养”在中小学校依然普遍存在。
是老师不知道“课间圈养”带来的问题吗?当然不是。
老师当然知道孩子在经过了40分钟的紧张学习后需要时间休息,才能用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下一节课。老师也知道“课间圈养”不仅不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既然老师知晓“课间圈养”带来的严重问题,那么为什么“课间圈养”现象却普遍存在呢?因为这也是老师被逼之下的无奈之举。
曾经发生过多起学生在学校受伤的事件,比如学生正常上体育课时受伤,比如学生课间上厕所时受伤,比如学生走路时不慎摔倒等等。在这些事件中,学校即使已经尽到了教育责任,但最终却被判赔偿,因为法院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在校安全有管理责任。
正是这些案例的发生,让学校领导、老师都害怕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因为一旦发生意外,如果遇到那种喜欢找麻烦的家长,学校和老师都要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为了减少学生在校发生意外的概率,学校和老师只能尽量排除可能使学生发生意外的活动,而“课间圈养”只是其中的一个措施而已,有的学校甚至将体育课的内容都全部安排成了低风险的活动,比如跑步,不再安排风险比较大的活动,比如实心球等。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老师没有责任心,而是被少数家长逼得。有些家长特别喜欢找老师的麻烦,甚至连老师正常的教育活动都要投诉,如果孩子在学校发生了意外,那么不管学校有没有责任,他们都会闹得鸡犬不宁,直到获得一个他们满意的结果。相关部门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往往会选择息事宁人,甚至牺牲老师的合法权益来换取家长的不闹事。
要缓解“课间圈养”现象,就必须明确学校和家长的责任划分,处理家长投诉时不能一味和稀泥,更不能混淆责任,让学校和老师承担无限责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