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网瘾少年(青少年怎么戒网瘾和游戏瘾)
你知不知道,一个孩子每周累计游戏时间超过6个小时,就已经算成瘾了。
孩子网瘾怎么办?孩子网瘾不是简单的指沉迷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第五人格等游戏,还包括了看网络小说,听网络小说,刷短视频,网络聊天等等,太多未成年的孩子沉迷网瘾不能自拔,导致孩子心思都花在网络上,无心上学,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甚至不上学的,赖颂强老师团队专注于协助父母,从六个步骤帮孩子改善沉迷网瘾的问题。
累计时间超过10个小时,就已经是重度成瘾了!
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都说:我们家孩子每天不玩两个小时根本收不住。我当时听了,心里真的是很震惊,最近有一个研究报告出来了,在中国每个礼拜玩手机网络游戏超过6个小时的孩子,占到了26%,而超过10个小时的重度成瘾,也超过了26%。
中国网瘾少年目前排全世界第一!
全世界第2位的是美国,第3位的是英国,第4位的是德国。可是,也只有美国的比例跟中国接近。美国大概是20%左右,美国的重度成瘾者跟中国接近24%;英国大概是17%,德国大概是17%;而我们的近邻的韩国和日本,一个是12%,一个是8%!你有没有想到,韩国号称什么电竞大国,号称什么人人都在玩手机游戏的大国,日本号称沉溺于手机游戏的大国。而他们的孩子,一个礼拜打游戏超过6个小时,韩国是12%,日本是8%,而中国是26%。
前不久,一位妈妈在后台求助:儿子游戏上瘾了怎么办?
她的语气中满是懊恼与无奈,恨不得时光倒流回两年前,让一切重头再来。
那时,儿子闹着要玩手机,一方面禁不住儿子撒娇,另一方面她也图省事,便把闲置的ipad给了儿子,觉得偶尔玩玩也没有大碍。
等儿子上小学后,问题就来了。每天放学一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手机玩。吃饭要喊两三遍才肯应,作业要拖延到晚上7点才开始写,第二天睡眼惺忪地去上学。
从前总是说着“爱妈妈”的小男孩,如今总是把游戏里粗俗的话挂在嘴边。你说一句,他能顶嘴十句。
她试过没收ipad,可每当这时,儿子都死死地瞪着她,仿佛她不是他的妈妈,而是他的仇人。
除了这位妈妈,我们还收到过很多来信
有的妈妈发现孩子玩的游戏中有色情内容;
有的妈妈发现孩子在想方设法地往游戏里充钱;
有的妈妈发现孩子因玩游戏视力下降,小小年纪就带上了厚厚的眼镜。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儿童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01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特别大
网络上存在着一些暴力信息、色情小说和图片。对于那些缺乏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小学生,很容易整天沉溺于网络中,接触有害信息,损害身心健康。若上网的孩子成天被那些内容低俗、刺激感官的内容诱惑,就像让他们吸毒或酗酒一样,有百害无一利。长时间上网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危害的。使用电脑时间过长易使人产生孤独感、寂寞感,甚至产生抑郁情绪。另外,整天坐在电脑前会使人的思维模式单调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限制人的思维流畅。
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是心理功能受阻的易发期和多发期,伴随者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的十分敏感和冲动,花季少年既有绽放的欣喜,也有凋落的忧伤。他们渴望友谊、渴望理解、渴望自由,有时太多的渴望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青少年出现的各种变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青少年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如果孩子有类似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
02要理解、接纳孩子
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与父母的隔阂。
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从单纯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转变到指导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