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困扰家长的教育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抑郁不想上学,甚至是自杀的孩子越来越多。
孩子焦虑抑郁怎么办?当父母的最害怕是孩子焦虑抑郁症,担心孩子因为抑郁导致人身安全出现问题,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父母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让孩子开心,这就会造成溺爱与放纵;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讲解如何帮孩子改善抑郁6个步骤,联系我们获取指导方案。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网上有很多人说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受到的挫折比较少,心理变得脆弱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的。
事实是不是他们受到的挫折太少了,而是他们受到的挫折太大了,打击了他们的自信,以至于他们抑郁、厌学甚至是自杀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知道现在绝大多数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你就会明白了。
现在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的父母,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普遍采用了一种“否定式教育”,就是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缺点问题,然后批评否定孩子,要求孩子改正。
比如说当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会更多地关注孩子写作业中比较现实的问题,比如说墨迹走神,但很少关注的孩子写作业中表现出来的优点,然后父母就会批评否定孩子的墨迹,都是要求孩子改掉这些问题。
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缺点呢?那你用的也是否定式教育?
但问题是,否定式教育是在否定孩子,带给孩子失败,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能。试想,当你说孩子这做的好,那做的不行时,是不是在打击孩子的自尊自信?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失败的?
因此当父母采用否定式教育理念教育孩子时,就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失败的,无能的。偶尔一两次还没关系,但是因为父母的整个教育理念就是这样,所以父母会经常地否定孩子,因此也就会带给孩子更大的伤害,严重的话就会导致孩子抑郁,甚至自杀。因为他们感到自己是无能的,是没有价值的,那就没有信心面对这个世界,当然就会抑郁想自杀了。
那有的网友可能会说了:以前的孩子也是这样教育的啊?甚至他们受到的父母否定会更厉害,毕竟以前的父母是真揍孩子,但是现在呢?父母基本很少打孩子了,那为啥现在孩子反而更容易抑郁自杀呢?
以前的父母是会揍孩子,但是以前的孩子真的受到的批评否定更多吗?不见得,事实上,现在的孩子承受了更多的批评否定,受到的打击更大。
这些网友忽略了一个问题,以前的父母会打孩子,但以前的父母会更少管孩子,孩子的自由空间会更大。因为以前经济不发达,饭都吃不起,父母哪有那么多时间管孩子,父母会更多地把时间用于工作上,去赚钱养家,孩子基本等于放养。
而现在呢,经济发达了,很多家庭都是全职妈妈,也就是说,父母会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孩子身上,但因为父母使用的是一种否定式教育,那也就意味着,父母越负责带给带给孩子的伤害就会越大。
那你想想,一周打一次和每天父母都在盯着你,说你这不行那不行,你觉得哪种方式对你的伤害会更大?
显然,后一种方式伤害会更大。
孩子被打了,父母可能会觉得内疚,也就不再批评指责孩子了。但是那些唠叨,批评指责孩子的父母,他们可以一天24小时唠叨,也不会感到内疚。
因此我说现在的孩子受到的挫折会更大,也因此现在抑郁自杀的孩子越来越多。
只要父母的这种教育理念不变,父母越负责,孩子受到伤害就会越大,就越容易出现抑郁厌学的情况。
这样的教育还不如不教育
那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抑郁厌学,甚至自杀了吧?
那怎么办?难道父母就不管孩子了?
当然不是,我们需要放弃这种否定式教育,但并不代表就不管孩子了,我们需要采用不带给孩子失败而是带给孩子成功的肯定式教养理念。
肯定式教养
肯定式教养与否定式教育是完全不同的,肯定式教养是建立在信任孩子的基础上,认为孩子是想要变得优秀的,他们只不过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以至于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
比如说孩子墨迹,我们不会认为这是孩子故意想磨叽,而是其他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说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或者说孩子感统失调,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孩子的墨迹,那这显然不是还故意想磨叽,因此,我们也就不会批评指责孩子,那也就不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无能,也就不会带给孩子一种失败体验,也不会打击他们的自尊自恋,当然也就不会让他们自卑抑郁。
相反,我们会聚焦于帮助孩子解决的影响因素,比如说教给孩子时间观念。也就是说,我们在帮助孩子成功,带给孩子的是成功的体验,因此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这样的教育,父母越负责,对孩子的帮助就越大,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也才是正确的教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