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迷恋游戏怎么处理

孩子迷恋游戏怎么处理(请问孩子沉迷于游戏应该怎样教育)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显示器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那个世界是那么的自由,缤纷多彩。

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现在互联网络游戏发展,特别是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第五人格等等,太多未成年的孩子沉迷进去不能自拔,导致孩子心思都花在游戏上,无心上学,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甚至不上学的,赖颂强老师团队专注于协助父母,从六个步骤帮孩子改善沉迷游戏的问题。

这些人里不乏有中小学的孩子们,这些孩子在接触了网络之后,特别是迷上手机游戏之后,开始出现了各种问题,有的整天浑浑噩噩,不喜欢上学,有的开始变得性情暴躁。可是,往电脑前面一坐,或者拿起心爱的手机,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有人给孩子的这种“症状”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网瘾”。其实,对大部分孩子而言,叫“网瘾”有点夸张,大部分孩子只是酷爱玩游戏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我和孩子的“游戏斗争”

前几年,我家孩子也酷爱玩游戏,常常玩得忘乎所以、不亦乐乎。起初,我和绝大部分家长一样,也曾经忧心忡忡、不知所措,也曾经采取过呵斥、打骂、抢手机等措施加以制止,然而收效甚微。

经过一次次激烈的较量,慢慢冷静下来后,我意识到硬来是行不通的。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学习、研究和探索,至今已经7年有余,而且也小有收获。现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学习探索的心路历程

由于当时正在学习心理学,我的心理学老师指出:“孩子玩的不是游戏,而是孤独”,一句话让我彻夜难眠,醒悟良多。

是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在单位我们还是顶梁柱,导致我们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加之现在普遍都是一个孩子,出于对孩子的安全考虑,孩子们室外活动的机会很少,往往都是学校、补课班、家庭三点一线。即便有的家庭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但是由于有代沟,老人和孩子根本谈不到一块,所以孩子们嘴里常常谈到的无聊其实就是孤独。通过笔者多年的学习研究发现,孩子的“孤独”是孩子们迷恋游戏的根源所在。

从游戏设计者的角度,看孩子们为啥喜欢玩游戏,偏偏不爱学习

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考虑过:为什么孩子们偏偏对游戏那么酷爱而偏偏不爱学习呢?笔者曾经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和探讨。这就得从游戏的设计原理,结合教育心理学谈起。

当前,五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进入了青春期,孩子们渴望自由、渴望被认可、渴望友谊,再加上孤独这个心理状态,急需要有一个途径来解决。

游戏的开发者正是利用了孩子们这个阶段的心理特性,动了一番脑筋。下面笔者结合游戏的设计特点,与孩子们的本职工作——学习来比较,使大家有一个更加清晰地认识。

一是自主选择权。游戏的选择完全由孩子们自己决定,孩子们往往会选择自己更感兴趣、更能发挥自己长处的游戏,而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则完全由老师或者家长决定,孩子们完全没有自主选择权。

——结合自己的爱好选择的东西自己没有理由不喜欢。

二是及时正反馈。游戏设计者把整个游戏过程分为很多个小小的短期目标,就是过关,每过一关游戏会很夸张的给一个赞,然后进入第二关,这种模式让孩子不管在游戏的哪一个位置,都能很快看到希望,并尽最大努力获得成功。相比学习,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家长认为“成绩不夸跑不了,错误不说不得了”,导致多数家长对孩子批评多,鼓励和认可少,孩子们从家长这里得不到任何正面反馈,导致学习起来没有自动自发的内心驱动力。

——看不到希望的东西,往往会迷失方向,信心不足。

三是获得集体归属感。大部分游戏,其设计者在游戏里增添了实时语音通话、微信聊天、添加好友等功能,使孩子们在团队并肩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时,能够及时获得同伴的支持和认可,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在家长那里得不到的认可和集体荣誉感。而对于学习,我们的家长又是怎么做的?孩子放学一进门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完成了没有”?作业完成后,家长会拿出自备的各类习题,让孩子们不厌其烦。久而久之,孩子和家长找不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其结果往往会事倍功半。

——孤独的、寂寞的完成一项工作,是一件很无味的事情。

四是不断满足对外界事物的新鲜感。现在,微信、抖音、快手等视频软件也成了孩子们成瘾的又一大杀手。研究表明,多数孩子花在上述视频软件上的时间就占业余时间的一半以上。而家长则更多关注的是学习,下课有作业、放假上各种课外班,孩子们成了笼子里的鸟,稚嫩的翅膀被牢牢困住,不能动弹,导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成了空谈。所以孩子们才会在网络上花去大半时间去认识外边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这里能看到。

谈到这里,我觉得多数家长应该能够发现孩子们迷恋网络的深层次原因了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我们了解了孩子们迷上玩游戏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戒掉游戏,爱上学习呢?针对上述研究成果,我曾经做过很多努力,下边给大家一一分享。

一、放下琐事陪伴孩子。充分利用孩子们周末时光,放下自己的琐事,多陪陪孩子,可以陪孩子走出户外,邀请小伙伴们,参与打篮球、打乒乓球、踢足球等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绿茵场上尽情地奔跑,展翅高飞。实践证明,适量运动不但可以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还可以缓解孩子学习的压力感和孤独感,可以激发孩子们奋发向上的学习生活激情。

二、给孩子自主选择权。把孩子自己的事情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满足孩子的自主选择权!比如,孩子想报培训班,父母和孩子共同探讨学习什么?问孩子今后有什么打算?尽最大努力认可孩子的选择结果,有不同意见,只给建议、绝不耍“家长作风”。

三、合理制定目标。一学期开始,父母陪孩子共同制定学期目标和中短期目标,鼓励孩子努力为实现每个小目标而努力。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或完成短期目标时,及时给予点赞,伸出大拇指!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努力后的收获,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可以考虑发挥孩子对地理、历史独特的爱好,利用假期带孩子游览名山大川,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可以考虑由孩子安排行程,父母做好后勤保障,让孩子在不断试错中锻炼执行力和决断力。

五、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作为父母,要放下家长的架子,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在孩子面前主动示弱,让孩子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父母也是需要照顾的。在获得孩子的帮助后,要及时给予反馈和认可,告诉孩子,你今天帮助了爸爸妈妈,我们很高兴,我们为有你这样的孩子感到骄傲,使孩子在家庭里获得地位感和归属感,让孩子把“有时候父母也需要照顾”这个认识,埋下儿时的记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读者心语】我们的孩子们大多属于00后和10后的孩子,和作为父母的80后相比,我们和孩子们成长的年代有天壤之别。现在的孩子们出生在网络时代,完全不让孩子们接触网络是不可能的,而强制使其与网络隔绝反而会让孩子们把迷恋网络从地上转为地下,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教育心理学有一句名言叫“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我呼吁广大家长深刻反思孩子们在迷恋网络过程中的深层次原因,积极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多多借鉴游戏设计者的理论基础,做好自己,当好孩子们的人生榜样,俯下身来做孩子们亲密无间的朋友。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及时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当孩子获得成功时及时给孩子竖起大拇指,让孩子们真正将学习成为人生的乐趣,将当下的时光作为最美好的时光,我们的孩子们才能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我们的孩子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都能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各位家长加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11-20 下午5:02
下一篇 2022-11-21 上午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