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家属比患者更难受(抑郁症给家人带来的痛苦)

抑郁家属比患者更难受(抑郁症给家人带来的痛苦)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患上抑郁症后,除了患者痛苦以外,陪伴他们的家人也同样备受煎熬

“以前他小的时候,那时我们一家三口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啊!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很棒,从不用我们操心,可是上了高中之后,孩子就开始变了,起初经常请假,说累、压力太大等等,一到学习就说身体不适应,出现头晕、手抖的现象,还有窒息的感觉。”

“当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已经意识到问题不对劲了,劝孩子去看医生,但孩子抗拒,说自己没有问题,我们也不懂,所以也就没有过多的强求。渐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到了高二下学期,孩子已经不能再坐在教室里听课了,一秒都待不下去了,直到这时,才迫不得已去看了医生,检查为:重度焦虑抑郁症。这个消息,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把我们震醒了!看着孩子如此难受,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帮助他……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们是真正感受到了灾难来临了……”

这是一位母亲和我诉起自己孩子情况时说的一番话,把这番话还原出来,其实我是想通过这番话,一是引起抑郁症家庭的共鸣,所谓的共鸣就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理解你们的痛苦和想法的,以此减少你们的难受情绪;

二是通过这番话来引申下家属如何看待抑郁症的这个问题以及自身在陪伴中,如何更为正确、有效地陪伴帮助他们,而不是做一个帮倒忙的家属,那样无异于是对孩子会再次造成一种新的伤害或者叠加伤感。

我常说,父母智慧走心地陪伴,才是一个抑郁症的孩子所需要的;如果父母们不懂得理解抑郁症孩子的心境,那么就会过度关爱,而过度关爱,本质就是父母的焦虑情绪所引发的,想想一对焦虑的父母,能给患病的孩子创造轻松有利的环境吗?不能!

父母们自己都不能稳定自己的情绪时,就会丧失客观理性的思维,从而变得焦急起来,一旦焦急,父母们就会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以爱的名义变相折磨孩子;其次父母焦虑了,就会失去关心的一个尺度和分寸,由此以来,给孩子的则是一种过度打扰和压力的加持。

因为抑郁症的人太需要时间与空间来自我缓解和放松了,如果父母过度关心,焦虑不安,总希望孩子快快恢复,父母们的急迫,乃至心跳的频率,都会给孩子传递一种压力的加持,进而患病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这样很连累家人,内心深处而产生愧疚感、自责心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这个时候,父母给予患病孩子的一定是理解,给予他们更多时间和空间去自我疗愈缓解,因为本身我们的身体都有一个自我修复的机能,虽然抑郁症和很可怕,但是却不足以使人时时刻刻需要去绷紧神经去防止它,别把它想得太可怕了,抑郁症不是灾难,而是对一个家庭和患者的考验。经历了之后,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也会随之慢慢加深的。杜绝焦虑和耐心的等待陪伴以及适度地引导,是陪伴的主旋律。

除了父母们不要焦虑以外,父母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患病孩子反反复复的情况,因为抑郁症的人,时而好时而不好,就是一种常态,不好的时候,父母要乐观看待,好的时候,要放平自己的心态,因为这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把心态放平衡,才能不被患者的情绪波动而拉扯着。

见过太多父母,孩子好些的时候,就特别开心快乐;不好的时候,就立马陷入到了自责和低落的情绪中,这种情绪的大波动,过于频繁和激烈,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以至于因孩子患病的家庭,父母也因此焦虑抑郁起来的不在少数,这里的关键因素在于父母们的心态不够淡定,神经处于紧绷的状态,完全随着孩子的心情而一松一紧的,这个就像一个开关一样,力度过大,迟早拉断!那么这时父母也就跟着陷入到了焦虑抑郁的情绪里,这是一件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了,值得家属们警惕和自我审视自己的情绪了。

若是家属一旦焦虑抑郁起来,又怎么有心和精力去照顾患病的孩子呢?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所以,作为患者家属一定要理性去看待抑郁症,这个不是什么大的问题,积极引导孩子去治疗,平常心去看待,接纳现实。在不去治疗的阶段,以耐心陪伴、留意观察、互动其它话题为主的陪伴方式去陪伴为最佳方案。

第二,家属不要因为孩子病了,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而陷入到自我谴责的思维中,孩子对你说什么或者说些难听的话,那都是他们的一种宣泄和释放,不要去计较和自责自己做得不够好。

那些陷入到自责的父母,不仅仅把自己摧残了,还照顾不好孩子,这种事后自我自责的父母,其重心又在哪里?这样的陪伴,往往是悲剧的到来!

请停止自我自责和谴责,孩子一切的问题,虽然与父母有关联,但是父母们及时止损,恐怕是避免自责下去最好的武器。也是最有利于接下来帮助孩子的一种心态和状态了。

父母过于自责,又称之为自我攻击,自我攻击,不仅仅把自己摧残,也会连累孩子!因为你连重心都不知道,还执迷不悟地陷入到愚昧的消耗中,实在是不应该!面对困难,一定是及时止损、理性思考、乐观前进的!

第三,不要着急为他们解决什么,你们要解决的是:默默地陪伴,随叫随到!而不是看到他们痛苦,自己也跟着痛苦起来,然后总想着去为他们做点什么,比如:他们发泄的时候,骂人或者哭泣的时候,这时家属们就喜欢立马去劝阻他们,“你别哭了,你有什么难受的,跟我说说!或者我带你出去散散心,或者求他们别说了等等。”

其实这些安慰或者劝解,看似在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实则可能是一种伤害。

所以,有时,父母们默默地陪伴,去用心聆听他们的想法,照顾他们的感受才是陪伴的走心,因为他们发泄完了之后,或许也就舒服多了,如果连这样的机会都被剥夺了,那么他们就真的真的会太难受太难受了。

此时,父母们只需要向他们传递一个坚定的信号就已经足够了,即:“你需要父母,父母一定会随时在你身边待命!你哭、难受,统统都释放出来,或许释放出来,人也就轻松了!”

-end-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11-01 下午4:56
下一篇 2022-11-01 下午6:16

相关推荐

  • 不上学的宝宝巴士

    不上学的宝宝巴士 宝宝巴士,是一种可以带着宝宝去学校或幼儿园的交通工具。对于很多人来说,宝宝巴士是一个方便又有趣的玩具,不仅可以帮助宝宝学习知识,还可以带他们去探索世界。但是,对于…

  • 为什么抑郁症的人容易出轨

    为什么抑郁症的人容易出轨?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会导致人们感到孤独、沮丧、无助和失落。虽然抑郁症本身并不会直接影响人们出轨,但是研究表明,抑郁症可能会增加人们出轨的风险。…

    孩子心理健康 2023-05-30
  • 产后抑郁很常见对吗(产后抑郁科普)

    产后抑郁很常见对吗(产后抑郁科普)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

    孩子心理健康 2022-10-07
  •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成为了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以期…

  • 幼儿亲子关系案例分析

    幼儿亲子关系案例分析 新闻北大福建学子吴建宇弑母悲剧中,我认为吴建宇就是受到了其母亲长期的洁癖型管教,加上个人性格内向,父亲突然因病去世(母亲不接受亲戚朋友的善意资助),加之优秀学…

    孩子心理健康 2022-04-03
  • 小孩子喜欢玩游戏怎么办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小孩子喜欢玩游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玩游戏过度也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一些方法来管理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让他们能够保持健康和快乐。 第一步:了解孩子 点咨询…

  • 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有哪些问题

    有的孩子天生不安分,顶嘴,叛逆,做事磨蹭,拖拉,喜欢撒谎,打架样样不落,很多家长都很疑惑,为什么我家的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行为问题都有哪些? 1、刺激行为问题,通常因感觉通道过于…

  • 如何与网瘾孩子沟通

    如何与网瘾孩子沟通 网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孩子因为沉迷于网络而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作为父母或监护人,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与网瘾孩子沟通,帮助他们摆脱网络成瘾。 与孩子建立良好…

  • 不迁户口影响宝宝上学吗

    宝宝上学的事情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宝宝上学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对于宝宝来说,上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更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

  • 14岁叛逆期怎么调整

    14岁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点,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然而,14岁也是孩子们最具挑战性的时期之一,他们正在经历身体、情感和认知上的变化,可能会表现出叛逆、情绪波动、自我主张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