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救救抑郁症的我(请大家救救我抑郁症的女儿)
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女孩说,我从小跟着母亲在美国长大,回国后就读于北京最好的中学之一,成绩保持在年级前20名,在同学们眼里是一个完美人设。
孩子焦虑抑郁怎么办?当父母的最害怕是孩子焦虑抑郁症,担心孩子因为抑郁导致人身安全出现问题,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父母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让孩子开心,这就会造成溺爱与放纵;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讲解如何帮孩子改善抑郁6个步骤,联系我们获取指导方案。
然而,因为母亲,我没有了童年。“她是名校的博士后,踌躇满志却有很多遗憾,于是,我就成了她消除遗憾的工具。
我生病后,妈妈无坚不摧的权威形象被她自己亲手毁掉了,变得无所适从。我很自责,恐惧,也有一丝丝的欣喜。
休学在家的日子,家中钢琴再无声响,这是我对母亲最直接的反叛。因为弹钢琴,是母亲安在我身上的“高尚志趣”。
为人父母的尺度,是需要精准拿捏的话题。答案,或许就在每一位孩子心中。
因为孩子不该是父母弥补遗憾的工具!
抑郁后,有位孩子的妈妈问她需要什么帮助,孩子总说:希望你做自己。
什么是“做自己”?
孩子给出的答案是:不要再做那个高高在上的权威家长,也不要再做那个因为孩子病了就唯唯诺诺的老好人,做一个最真实的成年人。
前段时间,看了这样一则视频:
有个小女孩跟爸爸说:
“爸爸,你有一点点缺点,知道是什么吗?”
“就是有时候你老是让别人不开心,这是一个缺点。”
说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小女孩想起了什么,眼睛开始有点泛红了,她试探性地请求爸爸:
“你能改掉吗?”
可没想到,坐在前排的爸爸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能”,并给女儿讲起了大道理:
“其实我是为了你好,要知道,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
对待小孩子,你不能总是让她感觉很开心,因为外面的世界里,其他人不会这样子的,那你离开爸爸妈妈就会完蛋。
所以我现在就要让你经常不开心,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
听了爸爸的一席话,小女孩更加委屈了,不断地用小手抹着眼泪。
尤其是那句“我就要让你不开心”。
别说是孩子,哪怕是成年人听了都会不舒服。
生活里,总有这样一类父母:明明在同事、朋友眼里都是谦虚、温和的样子,深谙说话的艺术。
可一旦面对孩子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张刀子嘴。
一个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去复诊时正好在看书。医生看见了便表扬她“真用功。”谁知孩子妈妈一听,立刻泼凉水:“用功,假用功。”
医生急得跳脚:辛辛苦苦修修补补把孩子的心理问题救回来了,家长一句话,前功尽弃。
有位博主指出很有抑郁症孩子的病态父母:嘴里永远在用最恶毒的话摧毁他,然后又问,你为什么不听话?
源自微博用户@愁容骑士典当记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更多的是爱,但是不可否认,很多爱也会对孩子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所以说,父母和孩子沟通,千万不要评价和责备,更多的是耐心的倾听,做一个值得信任的陪伴者。
有网友说:抑郁症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他们抑郁的父母却不自知。
相较于成年人,青少年的抑郁症更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孩子们抑郁时的表现大多是无心学习、沉迷游戏、脾气暴躁,懒惰等,很多家长把这些叫做叛逆。
而且,青春期孩子本来心理不稳定,疏解情绪的途径也不够理性,加上学习压力大,就会诱发抑郁症。
于是,如果不了解抑郁症,大部分父母和旁人不经意间的一些评价,都会妨碍孩子的就医和治疗。
我父母当着心理医生的面说,就是觉得我不懂事,就是作,矫情,没啥大不了的。然后开始劝我说:要适应社会,这都是为你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开心点。
还有的父母认为,抑郁症就是闲的,想太多,性格内向。
有的家长会说:现在这些孩子也太经不起打击了,我们当年只要有个馒头就没不高兴的时候。
就像有个孩子说:一说到自己抑郁,父母朋友都会说我看你平时都挺开心的啊!哪里有这些事情啊,你想多了吧。
于是我:嗯嗯我是装的我开玩笑呢。可是一个人呆着的时候 心里无可排解的压抑和掉不完的眼泪是真实存在的!
然而,没有患过抑郁症的人永远都不知道他们的感受。有个描述说,抑郁患者的眼中没有色彩,没有表情,像是被一种莫名的负面情绪带着走,对身边的一切失去兴趣,感受不到快乐,无缘无故地想哭。
一切的描述都表明:这不是他们主观上努力笑笑就能好起来的。
比如,微笑型抑郁,指内心是抑郁压抑痛苦的,但是看起来却是开心阳光,笑容满面的,非常热情。
疼痛性抑郁则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身体不舒服,同时出现多个部位的疼痛,身体不适,往往是情绪的问题。
我们最常见的是激越性抑郁,表现出来是情绪激动,烦躁,发脾气。
在心理医生看来,抑郁症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疾病。轻一点的抑郁症状可以自行自愈,中度症状需要喝药治疗,严重的需要药物配合心理和物理治疗。而且,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是不会像新闻中报道的动不动自杀和自残的,这部分大概占到30%,所以家长千万不要绝望。
这个过程中父母最重要的是给孩子积极的信号,相信和看到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盯着孩子的问题,唉声叹气。
在某种意义上,家庭所给予的最好帮助,或许仅仅是“陪伴者”的角色,不评价,不说教,只是倾听和支持。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指的是当一个人被寄予期待后,他便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更容易达到对方的期待。
很多时候,父母换一种说话的方式,很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台湾拍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面对孩子的不足,父母可以指责孩子:“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
但也可以选择发掘孩子的优点:
“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
抑郁症患者有个典型的口头禅,就是:我不想做,没兴趣!
这句话,说出了抑郁大部分孩子抑郁的关键原因: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兴趣。
有个孩子,从小成绩优秀,是别人眼中的天才学霸。
高考时,他顺利考上北京大学,然而,开学后他却变得越来越不快乐,甚至沉浸于一个终极问题,无心学习——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为未来能有个好工作赚很多钱而活?为父母的面子而活?抑或,为自己而活?但自己又为什么而活呢?
这样想了一学期,他患上了抑郁症,消极沉闷,易怒暴躁,不去上课,整天待在宿舍里。甚至在一个假期,他告诉父母想退学,结果发生激烈冲突,差点一气之下跳进老家附近的一个湖里。
“很多人都劝我,你要坚强啊,你多幸运啊,从小都这么优秀,千万不要想不开啊。”这样的劝说,不仅没有帮助,反而让他更加崩溃。
后来,他遇到了一位心理医生,医生淡淡地问他:“你喜欢什么呢?画画?写作?弹琴?做饭?跳舞?体育?喜欢什么,就去试试呗!”
他忽然记起,四年级之前,自己一直都喜欢画画,而且画得不错。后来,为了迎战考试和竞赛,父母不让画,他也就放弃了。
在医生的建议下,重拾画笔,画了一幅又一幅,他感觉自己好像活过来了。
“人只有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才会觉得自己还活着。”他说,击败人生困境的,是正在做着的喜欢的事情里,找到一个自己。
原来最终给一个人希望的,不是天才的光环,不是名校的傍身,不是外界的称赞,而是他找到内心的热望,一步步走向一条成为自己的路。
孩子的兴趣宜疏不宜堵,孩子的价值宜夸不宜损,孩子的感受宜倾听不宜评价,这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功课。
正如教育家史宾塞所说:“对孩子的一次喝彩,胜过百次训斥。喝彩和鼓励,可以让自卑的孩子走出泥沼。”
或许,创造奇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信任,鼓励和安慰,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其次,李玫瑾教授认为,青少年情绪抑郁现象最好的预防和治疗就是运动:“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多运动的孩子,情绪很少会抑郁。”
在运动中体现挫折的苦,在运动中感受自由的甜。
很多孩子不愿意运动,需要父母为孩子营造运动的环境,才能慢慢养成习惯。有个调查显示,父母如果平均每天运动20分钟,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增加5~10分钟的运动量。
如果孩子生病了,最需要支持和安慰的是我们父母!因为,生病的孩子都有个生病的家,唯有时间与爱,能根治孩子的心理创伤。
我们要学会相信,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有的种子,很快就能开花结果;
有的种子,却需要漫长的等待和细心的浇灌,才能长出幼苗;
还有的种子,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开花,但它会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我们能做的,就是看到孩子内心的光,并指引他们一步步走向未来的远方。
焦虑之音,爱您更懂您!让我们一起成长,解救我们的内在小孩。如果想倾诉,欢迎后台私信我,很乐意做你的树洞哦。想了解心理知识、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知识,也欢迎关注我,获得更多好文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