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抑郁了(抑郁没有完成的悲伤)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孩子焦虑抑郁怎么办?当父母的最害怕是孩子焦虑抑郁症,担心孩子因为抑郁导致人身安全出现问题,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父母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让孩子开心,这就会造成溺爱与放纵;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讲解如何帮孩子改善抑郁6个步骤,联系我们获取指导方案。
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给执着于“鸡娃”的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大人眼中“不缺吃少穿,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管”的孩子,为什么会陷入抑郁?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关注哪些方面?怎样帮助孩子远离心理问题?
《今天也要开心呀》通过一幅幅简单而直击内心的画,让我们看到有些习以为常的言行给孩子造成的伤害,理解他们内心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同时,对抑郁症也有更多了解。
作者梅里特谢尔·杜兰,1964年出生在巴塞罗那,是一位插画家和雕塑家。书中画的是她本人的亲身经历。
看见孩子的委屈和创伤
作为养育者,父母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不仅是生存的保障,更是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重要影响者。
曾经为宝宝天真无邪的笑容、咿咿呀呀的发音、歪歪斜斜的脚步而欢欣的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因为比较和过高的期待,开始以爱为名的“伤害”。却没有意识到,父母一个不耐烦的眼神,一句充满失望的否定,都会在孩子内心掀起波澜,让他陷入恐慌,久而久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画面中,拿着笔的孩子回头看着那高高在上的指向她的手指,眼中满是不解。上半页细碎的小短线和小黑点,化为无数画外音。
跪着乞求的孩子,高大的站立半身像传递出强烈的不平等和孤独无助。当孩子需要用好成绩或懂事听话来博取父母的关爱,幼小的心灵已遭受创伤。
家本应是让人感到自在温暖和放松的地方,过多的苛责、难以平等沟通的冷漠,时不时爆发的争吵,却让人逃无可逃。
书中简洁而直击人心的画面,让我们拉开距离,以旁观者的角度了解孩子内心的委屈和恐惧。也提醒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多取决于在感到艰难和挫败的时候,能得到多少支持、理解和帮助。
识别抑郁的信号
抑郁症不同于面对日常生活中挑战产生的短暂情绪反应和情绪波动,它会造成持续的沮丧感,使人对曾经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因此也被称为“快感缺乏症”。许多患者会产生自我评价过低、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等症状,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越来越沉默,筑起心墙将自己与外界隔开。
难以排遣的悲伤。
失去行动力,什么都不想做。
书中还画出了许多难以言传的痛苦挣扎,如易怒、无法集中注意力、暴饮暴食等。
日常生活中,稚嫩的孩子很难独自面对和消化有挑战的事件与情绪,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及时发现和疏导负面情绪。
重拾快乐的方法
抑郁症作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心理疾病,许多人对它缺乏正确的认知。它不是“想太多了”,更不能靠“正能量”回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持续的悲伤会损伤大脑,应寻求专业帮助和心理咨询等。
接受心理和生理一样都会生病,温和耐心不评判,是帮助孩子重拾快乐的第一步。除此之外,作者还给出了其它辅助方法。如:
回到大自然,享受彻底的放松
规律地散步或运动。另外,鼓励孩子多尝试,找到适合的让自己快乐的方法。画画、跳舞、做手工等等,不为比赛或考级,只是因为喜欢和开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真实的关系能否建立起来,依恋的感受和心理联结起着决定性作用。亲子关系和谐,被父母以正确的方式爱着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心理咨询。《今天也要开心呀》作者画出自己的“自愈之旅”,提醒父母爱孩子,就要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他坚强的后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