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对孩子大脑的影响(孩子玩手机上瘾危害)

玩手机对孩子大脑的影响(孩子玩手机上瘾危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也愈加进步,曾经手机只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现如今手机的功能也早已经不是功能机时代能够比拟的了,我们用手机就可以实现诸如视频、上网等功能,年轻人更是喜欢用手机、平板在网上购物、叫外卖、打游戏等。手机的确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它带来的还有孩子们的沉迷。

孩子网瘾怎么办?孩子网瘾不是简单的指沉迷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第五人格等游戏,还包括了看网络小说,听网络小说,刷短视频,网络聊天等等,太多未成年的孩子沉迷网瘾不能自拔,导致孩子心思都花在网络上,无心上学,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甚至不上学的,赖颂强老师团队专注于协助父母,从六个步骤帮孩子改善沉迷网瘾的问题。

玩手机对孩子大脑的影响(孩子玩手机上瘾危害)

前段时间去表哥家里做客,表哥家的孩子是个小男孩,今年刚刚上小学三年级。当我们坐在沙发上聊天的时候,小侄子就坐在一旁入迷地玩着手机游戏,是不是的会发出一声欢呼来,估计是赢得了游戏中的比赛吧。看见孩子如此,表嫂好像突然想起了儿子平时的表现,有些落寞地说道:“人家孩子每天回家可能会吵着要看电视,但是他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是先和我商量写完作业能不能让他玩手机,如果不让的话就会给你使小性子。这不,自从迷上了玩手机学习也有点跟不上了。”

孩子迷恋手机,整天抱着手机不放,这也早已经不是新闻了。作为“网生代”的新世纪的孩子们,他们也在和成年人一起共同享用着在这互联网中的虚拟世界。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新媒介在儿童中的渗透率要远超大人的想象。

根据4年前的《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调查显示,调查选取了20000多名年龄在3-14岁的儿童,其中3-6岁(幼儿园)的孩子平均已经在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的比例分别为91.8%、83.4%、80.6%,在这其中甚至有超过四分之一(26.5%)的孩子周末接触这些设备时间平均超过一个小时,他们已经学会了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探索。

在9-10岁(小学)的孩子中,他们要比幼儿园的孩子所应用到的更多,已经发展成为和成年人的使用相差不大的小用户。13-14岁(初中)的孩子不仅仅会使用这些设备来满足自己对外界信息的接收,他们也已然成为了信息的传播、制造者,甚至在使用这些设备的技能上早已金超过了他们的父母。

手机、平板电脑却是要很便捷,但是它对人们的作用,更多的也只是娱乐功能,我们可以整天抱着它打游戏、刷视频,对这些东西大人的都会控制不住自己,孩子也亦是如此。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东西为什么一上手就停不下来呢?

 

“上瘾”来自我们大脑的奖赏系统

我们大脑中所谓的“奖赏系统”,其实就是当我们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或者是能够预知到即将得到满足时,大脑所产生快感的一个过程。

在亚当·奥尔特的《欲罢不能》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在一群老鼠的脑袋上查了一个电极,然后接通电源用电流来刺激老鼠的大脑并观察这群老鼠的反应。

结果发现在这一群老鼠中只有一只在被电后非常兴奋且享受被点击的感觉,甚至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去享受被点击,最终也因此而亡。这让研究人员很是困惑,他们将插在那只老鼠脑中的电极取出来时发现,电极的针已经发生了弯曲,原来是电极刺激到了这只老鼠的“快感中枢”。

在之后又有一位研究人员将这一实验用在了人体上,他把电极的探针插入到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快感中枢中,结果那位抑郁症患者第一次感受到了快乐的存在。但研究人员将电极撤掉后那位患者脸上的笑容就立刻消失了,在之后那位患者也对此产生了迷恋,也像那只老鼠一样对此上瘾。在实验中之所以被电击后能够产生快乐,是由于被刺激之后大脑分泌出了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这也是令人产生上瘾行为的根本所在。

马克·刘易斯曾说:“现代科技“及时行乐”的特点,加上原始的激励系统,就让我们成了多巴胺的奴隶,从此欲罢不能。”

这种上瘾的行为是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奖励机制”:大脑发现奖励机会→大脑释放多巴胺→多巴胺激励大脑行动→完成目标,大脑得到反馈激励,产生愉悦的感受→多巴胺预测奖励,激励大脑再次行动→大脑发现奖励机会。所以说,孩子是由于在手机上得到了某种激励,所以他们才会对此沉迷,例如在游戏中会对杀敌数目进行排名;例如在看短视频时他们从中得到了快乐等等。

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在他所著的《自控力》中说:你之所以会受到诱惑,是因为大脑告诉你,你会很快乐。

 

对于孩子来讲,“上瘾”会对他们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会对孩子的思考以及创造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来自德国的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还有罗伯特·J·琼维斯曾经做过一个电视对孩子创造力所带来的影响的实验。

他们抽取了三组年龄在5岁的孩子,这三组孩子分别是从不看电视、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以及对看电视时间还有内容不受限制的孩子。心理学家让孩子在纸上画小人进行测试,经过测试后得知,从没看过电视的孩子所画的小人栩栩如生,表情、细节表现的都很到位;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的孩子所画的小人,特别简单而且比较呆板;而那些看电视不受限的孩子所画的小人则是支离破碎惨不忍睹。

只是观看普通的电视节目都会对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更何况是手机上五花八门的信息呢?孩子们沉迷于手机之中,会影响到他们的大脑发育,孩子的认知力、想象力还有创造力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却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延迟反馈模式遭到破坏,进而对于学习无法适应

 

学习这件事所用到的就是延迟反馈模式,像孩子们要经历的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中考、高考,就是对一段时间内所学到的东西的反馈。例如在学校的学习中,老师不会因为孩子学会了某一个知识点而进行夸奖表扬,同时也不会一个孩子因为某一次的考试取得了高分而对他格外关注。

而游戏、短视频等等和学习的反馈恰恰相反,它所进行的是即时反馈,如果孩子长此以往的去玩手机,那么他对于学习也会要求得到即时反馈,如若得不到的话,他就很可能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那些能够得到即时反馈的事物上,因此也就无法再适应学习。

 

△导致大脑内分泌失调,进而使孩子出现心理疾病

 

韩国首尔大学神经放射学教授Hyung Suk Seo团队对两组人群的大脑进行了对比,一组是对手机及网络上瘾的人,另一组则是没有对手机及网络上瘾。经过对比后发现,那一组上瘾的人的大脑边缘有超标的γ-氨基丁酸(GABA),这种物质会阻止神经细胞进行放电。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放射学教授Max Wintermark博士表示:“当边缘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或成瘾。”所以说,孩子们对于手机的沉迷,会使他们的大脑分泌出过多的γ-氨基丁酸,最终导致可能会产生心理疾病。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沉迷手机该怎么做呢?

 

1.父母要懂得去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相信在日常生活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境,明明父母和孩子都在家,但却各干各的事,可能一个在看电视,一个摆弄着手机,一个玩儿电脑,就是没有任何交流。这样的行为只能算是一家人待在一起,这不叫陪伴。而真正的陪伴是要求父母能够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全身心的和孩子一起完成某个游戏、积木等等。

在此期间要求父母能够做到和孩子进行共情以及彼此之间有互动,对于孩子所讲的父母要认真的去倾听,真诚的去回应,让孩子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来自父母对他的关注以及尊重。父母要能够带给孩子安全感还有亲密感,去获取到来自孩子的信任,真真正正的走入到孩子内心世界中。

2.家长要学会和善而坚定的限制孩子使用手机,做到疏而不堵

弗洛伊德曾说:“游戏就是指补偿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较量和挫折的一种手段,是释放紧张的渠道,生理的欲望攻击性和性冲动等,在游戏当中得到满足。”

  • △所谓的“和善”就是要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给予孩子尊重

被家长们所惯用的催促、同龄孩子间的比较、对于娱乐的限制以及对孩子进行直接否定的这些表达方式,在《非暴力沟通》中被马歇尔博士称作为“异化的沟通方式。”马歇尔在书中提到“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玛西尔博士说非暴力沟通过程包括:

什么是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例如当发现孩子在持续的使用手机时,我们就可以按照以上非暴力沟通过程的顺序来对孩子表达出来。

  • △“坚定”是要对孩子的行为做到有效的限制

 

家长可以组织召开家庭会议,给孩子制定出规则,并且要让孩子参与到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例如在家庭会议中,父母和孩子来讨论手机所能带来的种种危害有哪些,其中要有科学依据进行支撑。然后家长来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条例,例如可以使用手机的时间、可以使用的手机软件等等。

  • 像大脑中的“奖励机制”一样,去对孩子进行鼓励

大脑会渴望于对行为的反馈,家长完全可以围绕这一点来展开工作。如果孩子能够做到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来对自我进行控制,或是可以通过一些暗示来将手机放下的情况,对于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家长哟啊给予适当的鼓励。经过长时间的鼓励进行锻炼后,孩子对于手机会拥有特别强的自控能力,如此也就无需再去担心他们会沉迷于此了。

3.对“媒介素养”进行提升,家长学会去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手机以及互联网的能力

克里斯蒂·伯纳姆说:“教育儿童使用网络媒体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在于必须教育父母学会使用他们。”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表示“互联网+时代应有两个标志:网络像自来水、电一样,成为基本工具和要素;媒介素养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媒介素养”所指的是在整个社会之中,每一个人利用媒体来为自己服务的能力。

美国儿科学会专家Jenny Radesky博士建议:“家长应该积极考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需求并且与孩子进行沟通。”

作为网生代的孩子们,在他们的成长中不可能完全离开手机、离开网络,而对于孩子们对手机的上瘾,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去关注到孩子的需求,并且家长需要去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以此来更好的去对孩子进行引导。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10-16 下午12:17
下一篇 2022-10-16 下午4:56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6000字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6000字 摘要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孩子送到…

  • 男孩子最爱玩的游戏怎样远离网瘾

    男孩子最爱玩的游戏怎样远离网瘾 近年来,电子竞技成为了越来越多男孩子的最爱,打游戏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打游戏过度,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网瘾。 点…

  • 十二岁孩子便秘怎么办最有效

    十二岁孩子便秘怎么办最有效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在秋季和冬季。十二岁是孩子的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便秘的症状,应该尽快采取措施,避免严重的后果。 点咨询免费…

  • 小孩子喜欢玩游戏怎么办孩子是否可以玩手机

    小孩子喜欢玩游戏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过度沉迷于游戏可能会对小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小孩子玩游戏的问题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家长应该了解小…

  • 孩子玩手机是不是因为无聊

    孩子玩手机是不是因为无聊? 答案当然不是。 手机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对它的态度。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书 第三类、帮孩子…

  • 青春期的孩子网瘾大

    青春期的孩子网瘾大概是这样 有多少家长说,你家孩子身上得有网瘾,他怎么就不迷于学习呢? 有多少家长说,孩子上网只是因为人家找到了一个让他快乐的方式,又或者是想到了一个让他非常喜欢的…

  • 孩子玩干冰有危险吗

    孩子玩干冰有危险吗? 干冰是一种由二氧化碳和水混合而成的气体,通常被用于制作雪人、冰雕和其他冰雪玩具。然而,即使是安全使用干冰,孩子仍然可能受到干冰带来的潜在危险。 点咨询免费领取…

  • 网瘾禁如何劝孩子不玩游戏

    网瘾禁如何劝孩子不玩游戏 游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孩子沉迷于游戏中,长时间的玩游戏可能会导致身心俱疲,甚至产生网瘾禁等问题。因此,家长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孩子…

  • 10岁孩子玩手机上瘾

    10岁孩子玩手机上瘾 最近,我注意到我邻居家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沉迷于玩手机。据我所知,他已经玩了至少有两年的时间,每天放学后都在家里玩手机。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

  • 心理健康手抄报初中生高质量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健康状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还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