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是抑郁症的表现吗(肚子痛抑郁)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住北京的刘女士有一个12岁的孩子,今年把孩子送去了河北最好的中学读书,孩子一到晚上就会胃疼肚子疼,不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没有精神也不愿意和同学说话,连吃饭也受到了影响,最后被确诊为轻度抑郁。经过检查后发现,刘女士的孩子是典型的“心理疼痛”。人在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出现非器质性身体疼痛:比如头颈部钝痛、胸闷气短、不典型面痛、慢性腰背酸痛等等。专家提示,出现非器质性的身体疼痛不可小视,应及时就医,缓解心理障碍,才能恢复健康肌体。
根本就想不到12岁少年每晚胃疼肚子疼与抑郁有关,但是这孩子已经被医院确诊了。当下的青少年中抑郁的不在少数。据统计,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接近四分之一,这比例已经相当高了。
在学校,心理教育课仍然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被家长重视。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竞争激烈了,家长陪伴孩子的机会少了,在农村有不少留守儿童,更是长年缺乏应有的亲子活动。家长深知社会上学历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辄要求孩子在班级学习成绩排名前几名,在学校名列前茅,要求孩子必须考取重点高中,必须上名牌大学。但是一些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一般,很难达到家长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者,信息化时代,网络诱惑不小,简直是和学校在争夺孩子。家长焦虑,孩子焦虑,老师也很烦恼。
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中小学必须重视体育课教学,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调节。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地进行正面的疏导。
父母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合适学习目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多一些关心和爱护,具体的是多一些陪伴,多一些亲子活动。不妨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千万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放平心态。
全社会都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尽可能创设宽松的环境,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以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