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父母引发孩子叛逆情绪的十大原因是(孩子叛逆是父母的错吗)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父母引发孩子叛逆情绪的十大原因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荐文|心灵成长家园
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容易忽视孩子的叛逆行为,当你开始出现以下感受:
- 开始对孩子怨声载道
- 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 对孩子的教育感觉疲惫不堪
- 时长会对孩子感觉内疚
- 有时觉得对孩子的教育很失败
这时孩子的问题让你感觉到了沮丧,正是孩子的叛逆行为开始影响你的情绪,受这些情绪的折磨开始对孩子持有消极的看法。如何发现孩子有叛逆的倾向,注意孩子是否开始表现出以下行为:
- 孩子经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
- 孩子很容易被惹生气而恼怒
- 孩子常常由于自己的过错去责备别人
- 孩子会因为生气而产生怨恨情绪
- 孩子会公然挑战家长的要求和规定
- 孩子经常和家长或成人发生争执
- 孩子会对某个人或事物怀恨在心
上行为孩子表现的越多就是越叛逆,很多家长忽视孩子的这些行为,认为是孩子的耍性子、脾气不好,其实是孩子产生叛逆情绪的一种行为表达。家长发现了孩子的叛逆行为,就要认真考虑孩子的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于家长自己,必须审视自己的消极行为,尽量避免以下十个负面的教养行为:
一、对孩子吼叫和打骂
与打骂相比,吼叫是父母最为常见和普遍的消极行为,也最能助长孩子的叛逆行为和挑衅行为。表面上是成功的改正了孩子的错误,但错误只是暂时的潜伏,只会引来日后更多的怒吼甚至打骂。
二、批评、随意评判
孩子打破了教室玻璃,不要直接责骂孩子,不要以此来评判孩子的人格。而是要对孩子的行为后果进行分析,进而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反馈。家长批评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自我价值被否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经常被批评的孩子会认为自己被拒绝、不被爱、十分无助。
三、反复唠叨
家长在打骂、批评没有效果后经常依赖的一招,反反复复对孩子说已经说过无数遍的事情。事实上的结果是孩子根本不在意,反而会让孩子拒绝倾听,变得更有防范性产生厌烦情绪。唠叨破坏了最重要的亲子关系,只有和孩子的关系足够亲密,孩子才会遵照你的要求做到他本应做好的事情。
四、打断孩子的话
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切忌不能打断孩子的话,应该给他机会,让他把话说完。近日有个小女孩视频很火,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坐在床上哭诉,家长屡屡用嘲笑或是很不在意的语气打断孩子进行辩解,导致孩子的情绪失控,家长却如无其事的拍视频。让孩子把话说完,然后再说你想说的,这是最起码的礼貌和尊重,视频里的小女孩如果经常得不到尊重,会慢慢变得抵制与父母进行交流了,叛逆的情绪会在不经意间萌生。
五、揭孩子老底、内疚型教育
有的家长喜欢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翻旧账;或是经常引导孩子站在受伤害者的立场去感受,引发孩子的内疚。家长长期用旧账来伤害孩子、用内疚来控制孩子,如果让孩子长期体验这种难受的感觉极易引发羞怒情绪,进而疏远与家长的关系。
六、讽刺挖苦孩子
孩子准备参加聚会,特意换上衣服征求你的意见,你却说:“成绩这么差穿什么衣服都没有用,没有人愿意和差生在一起。”挖苦像一把利剑,会重创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七、说教
家长总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什么,总是指挥或控制孩子的行为。孩子会认为父母不信任他们,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会讨厌父母的说教从而拒绝指令,甚至和父母对着干。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一个小男孩在蹒跚学步,父母在后面喊“这个不能碰”,孩子就去碰一下;“前面有水不要踩”,孩子就故意去踩一下。孩子的潜意识里就是自我探索、拒绝指令。
八、威胁
家长对孩子说:“作业再不按时完成就没收手机。”孩子的想法通常不是怎么去按时完成作业而是下次怎么玩手机不被发现。威胁常常让孩子感觉到无能为力或心存侥幸,并怨恨父母。
九、撒谎
家里发生了一件父母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家长往往会对孩子进行隐瞒甚至撒谎。但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就会察觉到父母隐瞒了什么事情,会认为家长对他们是不真诚的、不信任他们。最好的方式是和孩子坦诚相待,这样孩子也会对父母敞开心扉。
十、惩罚
很多家长认为严厉的惩罚能够树立起家长的威信,会让孩子更加听话。虽然表面上看很有效果,但频繁的惩罚孩子极可能会产生怨恨、内疚、羞耻、绝望等负面情绪,进而加强孩子的负面行为。正确的做法是用合适的纪律去约束孩子,孩子犯错让他学会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是惩罚。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养成。努力避免以上十条对待孩子的方法,孩子的叛逆期就会轻松度过。
(本文由“心灵成长家园”整理推荐,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延伸阅读:
父母早上的第一句话,决定亲子关系的好坏
原创作者|魏颖(北京市东城区德育学科带头人、东城区地坛小学德育副校长)
本文由“京城教育圈”推荐,首发“现代教育报”,版权归原创作者魏颖所有
一个心态积极的父母,一个让孩子觉得愉悦的家庭环境,一段开心快乐的亲子时光,是父母给予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漫长的时间中,每一个家庭都对孩子充满了希望,从一出生就希望尽自己之力给予孩子最好的。但很多家长却忽视了,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特别是当父母成为一个身心愉悦、积极乐观的人,将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
每天起床时,告诉自己要帮助孩子开启愉快的一天。
如果家长给孩子创设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孩子就会开朗、乐观。很多家长都有一个烦恼,一早叫孩子起床上学很费劲。特别是刚升入小学的孩子,起床、洗漱、吃早饭、出发上学犹如一场战争,大人叫,孩子闹。直到把孩子送进校门,家长算是舒了一口气,孩子进校却皱着眉,一天就是从烦躁中开始了。如果家长能够转换一下方式,一早去孩子房间,不是叫,而是轻轻呼唤他们的名字,去给孩子“抓痒痒”,一边抓一边给孩子按一按、揉一揉,舒展了孩子的小筋骨,让孩子在舒服和笑声中醒来,整个房间也充满了快乐,这样的早晨孩子会觉得幸福,会愉悦轻松高效地穿衣服、洗漱、吃早饭、上学。
每一天都是从笑声开始,孩子就会开朗、乐观。其实就是一个小举动的改变,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所以,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在于有多么舒适的小床,多么高档的写字台,而是家长的养育是否在养育中,自己身心是愉悦的,并且将此传递给孩子。
每天放学后,也学会用愉悦的心情与孩子对话。把“谈话”变为“谈心”,孩子才会放下“包袱”。
孩子上学以后,学习成了家长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大多数家长更看重学习成绩。其实,每一次测验、考试孩子都是在尽力做好,而出现错误也是正常。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失分不依不饶,只扣一分,说孩子马虎、不细心,扣很多分,成绩不理想,说孩子不好好学习,平时就知道玩,老账新账一起拿出来数落孩子,甚至于给孩子扣上“这样下去长大了也没出息的帽子”……而这样下去,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又有多少信心呢?
见到孩子,先关注孩子一天的心情,关心他们当天遇到的事情。如果家长能够把“谈话”的方式改一改,能够像朋友一样地去和孩子“谈心”,可能效果又会不一样了。看到孩子的试卷,也不要只关注于成绩,而是关注问题。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让孩子说一说出现这样的错误怎么想的,出现问题和孩子一起想办法,不去指责而是引导,这一过程孩子就会轻松很多,真正从源头找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的考试恐惧,自然考试时也能轻松应对,不会考虑考砸了怎样应对父母的指责。
同时,孩子如果不怕出现问题,不仅是学习上的问题,方方面面的都能够面对。一方面,父母教给了孩子处理问题时积极应对的方法,一方面他知道自己的背后还有父母,可以帮助自己一起解决。做父母的以长者的阅历和朋友的身份去引导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才不会有多余的负担,轻松地成长,处事得当。
家长自身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一个心态积极的父母,一个让孩子觉得愉悦的家庭环境,一段开心快乐的亲子时光,是父母给予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