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问题(儿童青少年抑郁症)
随着抑郁症的普及,大家现在听到某人得抑郁症时,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如果说某个青少年儿童得抑郁症了,则大部分依然会觉得不可思议,孩子天真烂漫,少年无忧,怎么会得抑郁症的?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而事实是,青少年儿童不仅也会得抑郁症,而且患病率还挺高。
青少年儿童抑郁症的患病率:
青少年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与成人不相上下,在澳洲为12.1%,瑞典为11.4%,法国5%,我国在2009年针对4个省做过一次调查,抑郁症的患病率是6.1%,这个数据没有分年龄,专门对青少年儿童尚缺乏如此的大型研究数据。不过,我国的上海、四川等多个省市对青少年儿童做抑郁症的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一般在2%-8%。
一、生物学因素
1. 家族史和基因遗传
研究都提示,抑郁症是一种高遗传疾病,父母患抑郁障碍,其子女患抑郁障碍的几率高达15%-45%;青少年儿童抑郁症的家族聚集倾向十分明显,有17%-46%的病人有情感障碍家族史。
2. 大脑和神经递质因素
某些大脑磁共振研究发现,情感障碍患儿的大脑某些部位的大小、活性以及某些神经递质例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与正常人是有差异的。
3. 内分泌因素
有研究提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亢进导致皮质醇分泌异常可能与抑郁症有关系。神经生化学说认为慢性应激刺激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后,损伤海马的结构和功能,HPA轴功能亢进,血皮质醇升高,海马神经元内皮质醇的升高会产生神经毒性,损伤海马及蓝斑等处,导致管理学习和记忆的海马功能退行性变,引起个体认知记忆方面的影响,表现出情绪低落、失眠等抑郁症状。
另外,成年患者通常出现甲状腺激素的改变,但是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患者则没有观察到类似显著的改变。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和少年心理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儿童和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当家庭环境系统失衡或功能失协调,控制能力减弱,则对子女心身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1. 家庭环境
儿童情绪障碍问题与家庭环境不良有密切关系。矛盾性高、亲密度低的家庭,孩子更容易出现抑郁症或抑郁症状,也就是说,家庭不和睦、经常硝烟四起,或者家庭气氛冷淡、父母对子女关注和关心不够,或者是父母采用消极的沟通方式,使子女害怕或不愿和父母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再加上学业、成长、经济等原因导致家庭成员间矛盾冲突多,发生争执、对抗,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儿童和少年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另外,家庭适应性差,可以表现为居无定所、经常搬迁、转学,经济上过分拮据,家族和邻里冲突多,也容易引起孩子抑郁。
2. 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接纳是子女心理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相反,父母对子女过多的拒绝、否认、干涉,会使子女产生无价值感,无能力感,无位置感,同时又受到自尊心驱使,过分注意自我言行、举止和自身价值,期望得到父母和外界的认可,易导致内心冲突,表现为抑郁、焦虑不安、恐惧、强迫等情绪障碍。
3. 家庭暴力
是一种破坏家庭系统完整性、平衡性的行为。家庭暴力包括躯体虐待,精神虐待和性虐待三种方式。国外较容易发生性虐待,对儿童尤其是女童的心身影响很大。而国内调查发现儿童和少年受虐方式以躯体和精神虐待为常见。
4. 酒药滥用
物质滥用增加了家庭暴力的危险性,这可能导致儿童和少年情绪问题。父亲长期重度饮酒,发生打骂、拒绝和忽视子女的危险增加,使子女生活在一个不和谐、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易出现焦虑、抑郁、无望感甚至自杀行为。
5. 父母患精神疾病
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子女出现各种情绪问题的风险会明显增高。父母患有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不仅从遗传因素上增加了子女患情绪障碍的风险性,而且患病父母异常的个性、情绪和行为方式也会使子女模仿,表现不良的情绪和应对方式。
6. 父母离异,子女被遗弃或无家可归
父母离异与儿童和少年负性情绪相关。父母离异,子女被遗弃或无家可归,对儿童和少年而言是一个应激事件,会引发其不良情绪的产生。
无家可归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几乎每一个无家可归儿童和少年都表现有焦虑和抑郁情绪。
三、心理因素
个性特点:内向,孤癖,胆小、敏感脆弱、情绪不稳定、高依赖性、高自我批评、高自卑等特征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抑郁。
人格特质:双性化的青少年抑郁水平最低,未分化的最高。
认知因素:功能失调性态度, 即认为对自己、他人与世界(包括未来)持有负性认识或信念。相关研究提示功能失调性认知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来说可能具有素质标志的性质。
四、学校因素
抑郁症青少年排列前四位的生活事件依次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不喜欢上学、升学压力, 均与学习有关, 而且在学习压力因子上得分最高, 说明学习压力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最大的应激源。
五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充满支持的、温暖有爱的、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以及良好的社会治安、包容接纳的社会态度,能给孩子们更多的安全感和信赖感,有助于降低抑郁的发生。
反之、“911”之类的恐怖袭击、对学生的绑架、枪击或暴力事件,则增加青少年儿童抑郁的发生。
同伴影响:青少年儿童的不良同伴关系、违法犯罪、不良嗜好等容易诱发各种情绪问题。
了解过抑郁症的病因后,不管你是想要孩子的、正处于孕期的,还是宝宝刚出生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的,都可以从中得到很多预防抑郁、促进抑郁康复的启示。
不要总是碰到问题就先问医生,我如果想回答你的问题,得把这篇文章里列出的和你们家孩子相关的这么多事情都搞了解到,你得花多少心理治疗费?花多少精力和时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