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面对孩子早恋(父母对于孩子早恋的态度)
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生活里,爱都是一门功课,值得我们终生学习。
孩子叛逆期早恋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前段时间,放学后女儿一脸欢欣地回到家。
我问她:“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呀?”
女儿欲言又止,犹豫了一下,下定决心般地与我分享:“妈妈,我们班里最帅的男生说他喜欢我。其实,我也喜欢他呢!”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谈“恋爱”,最不知所措的是爸妈。
作为一个80后,我们小时候可是没少听父母的唠叨,不许在校园内谈恋爱、不许找对象、千万不能耽误读书学习……
防贼、防盗、防早恋这可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耳朵里都快听出茧来了。
可是现在的孩子似乎更加早熟了,幼儿园就开始“早恋了”,这时候,家长的反应很重要。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
望着女儿开心又略带羞涩紧张的表情,我笑着说:
“妈妈真开心!我的开心有两点:一是我的女儿有人喜欢,说明你很优秀,我为你感到开心;二是你愿意和妈妈分享,说明你信任我,我很欣慰很开心。”
女儿脸上凝固的“紧张”一下如同云彩般散去,她松口气说:“我以为妈妈会有点不开心呢!”
在生活中,面对孩子的“早恋”苗头,很多父母反应过度。殊不知,“早恋”也是有建设性的。
同事家的孩子小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刚开始很不愿意去,每天早晨都送园都要上演一出连哭带叫的“悲情剧”。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小宝像转了性子一样,变得很积极、很懂事。每天自己起床,刷牙、穿衣服、高高兴兴出门去,再也不用妈妈催。
妈妈感到很奇怪,就询问原因。
几经询问之下,小宝“羞答答”地说出了真相:原来他“喜欢”上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月亮,月亮不喜欢小宝哭鼻子,为了她,小宝才逐渐变成小大人。
小宝骄傲地对妈妈说:“月亮说我长大了,她喜欢我!”
小宝妈妈哭笑不得,自己儿子有这么大变化,原来是在幼儿园“早恋”了。
送园的时候,在幼儿园门口恰巧碰到月亮,小宝欢脱地跑过去,和月亮手拉着小手就一起进去了,连“再见”都忘记跟妈妈说。
对于孩子来说,学校里有一个闪闪发光的存在,连上幼儿园这么无聊的事情,也变得更加令人期待了呢!
所以,家长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反而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大人恋爱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天更蓝、水更清、心情也更好了呢?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有不少好处的:帮助孩子爱上幼儿园,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变得更加贴心懂事有责任感等等。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喜欢?
我搂住女儿,说:“妈妈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喜欢这个小男生什么呀?”
女儿滔滔不绝地开始历数说:“他眼睛很大,个子高高的;性格很幽默,又不开过分的玩笑;而且,他算数很厉害!”
“哦!”我频频点头,又问:“那他喜欢你什么呢?”
女儿得意地回答:“他夸我会背诗,性格活泼!”
我点头:“哦!原来,喜欢是一种欣赏,欣赏对方身上的闪光点!”
女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互补性欣赏”:欣赏对方身上,自己没有的优势。
对一个人的喜欢,更是源自互补性欣赏。
比如,女儿算数不太好,就会对算数好的小朋友非常欣赏,进而产生喜欢的感觉,乐于靠近(一起玩儿)。
我抱起女儿,坐在我的腿上,问她:“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小女生啊?”
“有啊有啊!”女儿乐呵呵地回答:“我的好朋友公主,她特别乖巧文静,老师经常表扬她;跟她呆在一起,我觉得特别舒服自在!而且,老师也夸我最近都没那么闹了!”
“哇!那公主真是很独特呢!都影响到我的女儿越变越好了。”我欣慰地夸奖道。
女儿使劲点头:“对,她就像个小太阳,让人觉得暖暖的!”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单纯,无论是对同性还是异性,对方身上有令人欣赏的闪光点,尤其是自己未达到的优势,都会产生喜欢。
而真正的喜欢,是呆在一起舒服自在,就像晒太阳一样,浑身暖洋洋的;
真正的喜欢,会觉得对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并且愿意向对方看齐,将自己变得更好。
教会孩子正确的恋爱观
如果你的孩子同样“早熟”,已经产生了朦胧的“爱情萌芽”,不妨抓住机会,从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我们要教会孩子,“恋爱”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想要爱人,先要自爱。
爱情的第一要义,是先爱自己。
当你爱自己的身体时,你会好好吃饭,好好锻炼,好好护理,这样自然就会吸引同样也爱惜自己身体的人。
你爱什么样的恋人,首先要以这样的标准对待自己,先爱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爱。
无论你有多爱一个人,都不要在爱情里委曲求全。
告诉孩子:不要因为开始了一段感情,你就变成了依附于人的那个人,你再也没有自己想过的生活了。
有时候,一段感情表面看上去很好,但你总觉得哪里不对,也许是你的付出没能得到回报,也许你只是觉得这段感情缺了点什么。
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表达出来,而不是只是放在心里,这样他才能解决问题一起前进。
爱情是让你做最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成为其他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
第二,如何面对失去爱。
徐慢慢心理话中分享了一个故事《与好朋友分开,是成长的必然》:
10岁的羽毛放学回家失落地对妈妈说:
小帆下周要搬回老家了,离我们这里好远啊。以后下课再也没有人陪我去打水,值日也没人陪我擦黑板了。
妈妈抱住她:是啊,这样是很难过。你还记得毛绒玩具熊吗?
原来,那只小熊是小帆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她经常抱着它睡觉,喂它吃饭,给它盖被子、讲故事。有一次奶奶洗坏了,她还难过了好久。
可是,当妈妈提出:要不待会洗洗,今晚继续抱着睡?
小帆却拒绝了:我不要,我都这么大了。
生活中,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失去”,可以避免受到伤害,尤其是青少年。
就像那只毛绒玩具熊,小帆现在已经不那么需要它了。
朋友和娃娃,也许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虽然会舍不得,但是这段路,我们走得挺开心,就足够了。
第三,遇到合适的人,可以去试试。
我多次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真的“早恋”了,我该怎么办?
当年,我们的父母对待早恋这件事情的反应,多半是“如临大敌”,甚至会“百般阻挠”。时代在进步,我们更新迭代了父母的恋爱观。
根据心理学中著名的“禁果效应”:越禁止越好奇。
其实,人类基因里对异性的爱慕与生俱来。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不要否定和打击嘲笑孩子纯洁美好的情愫;不如留出空间,让孩子自己体验。
告诉孩子:遇到合适的人,可以去试试;同时要明确,保护好自己,以及哪些是18岁以后才可以做的事情。
明智的父母,不“怕”孩子恋爱。
爱本来就是每个人的天性,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的,不是阻挡爱的发生,而是用孩子能懂的方式,帮助他们明白:
什么是爱?失去爱怎么办?如何爱人?以及如何尊重一份美好的爱。
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生活里,爱都是一门功课,值得我们终生学习。
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带着我们的智慧,继续批判性地前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