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自我叛逆期(一岁半宝宝叛逆如何教育)

一岁半宝宝自我叛逆期(一岁半宝宝叛逆如何教育)

2岁不是叛逆期,1岁半就要接招,爸妈准备好了吗?这阶段孩子的能力正在大提升却不够纯熟,每天都在‘想自己做、不要你帮、但做不好、就发脾气’的轮回里,十分难搞!面对孩子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爸妈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是放手!3大教养法,教你一边放手一边教会孩子认识自己。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爸妈好疑惑,叛逆期不是2岁才来,怎么我的孩子才1岁半,已经天天把‘不要’放嘴上?

孩子第一个叛逆期1岁半就开始

叛逆期不一定2岁才开始,从孩子的发展来看,2岁、3岁这种整岁是指相对稳定期,而1岁半、2岁半、3岁半为相对不稳定期,每个学龄前儿童的发展,因先天基因遗传和后天环境刺激不同,稳定期与相对不稳定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那为何大家都会说2岁是叛逆期呢?叛逆期不一定是指一个年龄区间,大致在孩子1岁半就会出现,持续至2岁半到达巅峰。这时爸妈会觉得孩子开始不听话、嘴里爱嚷嚷着‘不要’,渐渐地频率和坚持度越来越高,大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来了!

1岁半、2岁半、3岁半是相对不稳定期

相对不稳定期与稳定期有什么差别?主要照顾者可能都会有同样感觉,孩子有一段时间开始突然睡不好、想要自己做,于是要求孩子配合规矩、慢慢磨合之后,爸妈好似抓到孩子脾性了,便又进入一段稳定期。然而,这样的光景,可能维持不到半年,当孩子能力向前跃进后,爸妈又有新挑战!

因此,所谓的稳定期和相对不稳定期,关键在于孩子的能力是否正在跃进,孩子进入不稳定期,家长应该感到欣慰,孩子的各种能力正在进步,只是对孩子的态度需要调整做法。

换句话说,孩子的稳定期与相对不稳定期,取决于家长对孩子是否足够熟悉与了解,答案若是肯定,代表孩子稳定;若是否定,孩子有新的能力出现,而爸妈不够了解时,就会觉得挑战,认为孩子处于不稳定期,也就是叛逆期,通常落在1岁半、2岁半、3岁半时。主要照顾者应该都能感受其中的微妙。

孩子说‘不要’是不要你帮,不是叛逆!

大部分孩子在1岁半时,大动作发展已经很不错,放手走也大致没有问题,甚至有些孩子已经快发展到跑或跳的阶段,可开始扶着上下楼梯。这时候的他,可能出门不想爸妈牵、想自己上下楼梯等,当爸妈认为这样会跌倒、想要帮忙,会让孩子出现‘我不要你帮’的情绪,就会觉得他变得好难搞。

在精细动作部分,1岁前或1岁左右的孩子,基本手部功能的发展已完成,这时候会渐渐发展操作工具的能力,例如:想用汤匙、想学大人拿杯子喝水等,孩子已经不想用奶瓶或吸管杯,想拿一般的杯子来喝,当然也想学大人去按开关、拿剪刀,但爸妈可能会觉得太危险或孩子还不能做很好,因此不让孩子做,这时就会有冲突。

另一方面,孩子的认知和语言能力,也会在这个阶段开始精进。有趣的是,孩子越聪明,便越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导致什么结果,他有时会享受这个过程,比如:孩子自己会拿杯子喝,他知道可能会洒出来,但他觉得很好玩、很有成就感,当遭到爸妈制止时,便会有不满的情绪。

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力正在大提升但还不够纯熟,所以会落入想要自己做、但又做不好的矛盾情绪里,爸妈想要帮孩子,但他又想要自己做,然而真的让他自己做了,他做不好又生气!好像帮也不好、不帮也不是,每天都在陷入这个轮回里,觉得孩子怎么这么难搞。

3大教养法,搞定孩子人生第一个叛逆期

当孩子想要自己做的时候,放手让他去尝试前,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或是爸妈适时给予一些协助,来增加孩子的成功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孩子哭闹或崩溃时同理他的情绪。

方法1:改变环境或物件,降低孩子失败率

当孩子想要自己做的时候,爸妈可以尝试改变环境,或是一些物件,可让孩子容易自己完成,也降低失败的机率。举例来说,孩子想要自己洗手,不要爸妈抱着洗,这时可使用一些小步骤,如:给他一个增高凳、将水龙头水管的长度延长,改变环境和物件,让他自己做得到,孩子就会感到很开心!

有些孩子想要自己擦手,可把毛巾挂得低一点、近一点,不但能让他自己完成擦手这件事,同时也是一种认知上的练习。

有位妈妈说,她在做菜时,孩子也想要跟他一起做,但她觉得厨房很危险,这时可以怎么做?在旁边帮孩子布置一个安全的角落,给他一小块好切的食材,一把不会受伤的蛋糕刀,孩子不但不会动那些危险厨具,也能有成就感。

妈妈做好菜肴,孩子想要学大人端盘子,这时可找一些边缘高一点的塑胶盘让他端,因为盘子边缘太浅,孩子端东西的稳定度不佳、汤汁容易溢出或掉落,他一定会生气。爸妈改变环境和物件,提高孩子自己完成的成功率,让他不会常因受挫而气鼓鼓。

方法2:表面放手让孩子尝试,但爸妈偷偷助攻

除了改变环境与物件外,放手让孩子去尝试,爸妈还可以适时给予孩子协助。不过,协助孩子这件事,宛如一门艺术,不仅没有制式规则,也需要时时调整。

以我家1岁半的孩子为例,最近想要自行穿裤子、袜子,但现在的能力还做不到,前思后想想到一个解决之道,让孩子坐着、妈妈在他身后,他先做拉开的动作,妈妈再帮他提住裤头,他自己把脚伸进去后、站起来、再拉起裤子,妈妈只要一直在后方帮他拉着裤子即可。

爸妈用澡盆帮孩子洗澡,有些孩子不希望由爸妈扶他或抱进去,想要自己跨进、跨出,但浴室很滑、很危险,这时可以想个让孩子可搀扶、但又是他自己跨进去的方式。比如一边跟孩子说:‘你自己跨’,一边把双手伸出去,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跨进去’这件事,不知不觉就扶住大人的手。

就算孩子只做到中间一个小步骤或一小部分,但他做到了,就会很有成就感!爸妈可借着帮一点、让他自己做一些、最后步骤自己做到的方式,让孩子开心地练习生活自理的能力。

方法3:别在孩子崩溃时说教,冷静后再机会教育

当孩子哭闹、崩溃时,爸妈千万别在这个时候说教或落井下石,如:小朋友在沙发上跑来跑去、站起来,不小心跌倒、哭了,爸妈可能边抱紧孩子边碎碎念:‘就跟你说不要这样,跌倒了吧!’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哭得更大声。

不要在情绪中说教!可给予1岁半至2岁的孩子一些安抚,先抱抱他,等他平静之后,再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情绪,比如当下跟他说:‘跌倒了好痛、东西掉了好生气’,先帮他把这些感觉说出来,因为这年纪孩子才刚开始练习这些语言的辞句,还不是很能表达自己的感觉,同时让他知道爸妈有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着想,孩子渐渐地会了解原来这就是难过、生气,也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比较冷静下来以后,再对他机会教育,例如:‘在沙发上跑跳会跌倒受伤,椅子是坐坐的,我们改成在地上跑跑跳跳吧!’告诉孩子正确做法后,再引导他自己做一次。用这样的方向温和坚定地对待孩子,也能在说‘不要’的每一天,看见孩子日日的成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8-03 下午12:05
下一篇 2022-08-03 下午1:35

相关推荐

  • 教育小故事小学叛逆期

    教育小故事:小学叛逆期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个教育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学的孩子,他叫做小明。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

  • 13岁叛逆期男孩教育方法_

    13岁叛逆期男孩教育方法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的一名14岁男孩王某,因在家不服父母管教,竟然拿刀刺向自己的母亲。王某的手术让医生们都不敢相信,王某从小乖巧、懂事、听话,学习成绩好,一…

  • 不上学的女生有什么好处

    上学的好处: 上学是一种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学历和职业机会。虽然上学可能会让人感到无聊和乏味,但是它可以为人们提供许多好处。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学可以让…

  • 孩子九岁是不是叛逆期

    孩子九岁是不是叛逆期为标题的中文文章: 孩子九岁这一年,通常被认为是青春期的开始,因为他们开始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这个时期也是孩子开始对家庭和学校产生反抗情绪的阶段。然而,…

  • 孩子不听话语气

    孩子不听话语气差 有个孩子,跟他妈妈闹别扭了,他妈妈说他以后不上学了。 他妈妈答应了,但是第二天就去找老师,结果老师没跟他说,孩子还是不听。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

  • 孩子太顽皮不听话

    孩子太顽皮不听话?作为家长的你是否也经常感到头疼,让孩子无原则地“随性”不听话? 王菲的女儿窦靖童和窦靖童,都非常有出息,都是中国“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却经常有不同的家庭,出现这…

  • 家有叛逆期的儿子

    家有叛逆期的儿子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因为我们的儿子在青春期时可能会表现出叛逆的行为。这是每个父母都经历过的挑战,因为我们的儿子正在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他们需…

  • 孩子过年不听话该打吗

    孩子过年不听话该打吗?很多父母可能在不知不觉间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就是不肯听,想要通过一顿打让孩子听话,甚至还有一些父母甚至因为对孩子发脾气而失去了耐心,反而…

  • 关于叛逆期孩子的沟通方式

    叛逆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他们的权利和独立性,同时也开始对家长和权威产生质疑和反抗。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应对叛逆期…

  • 孩子偷钱了怎么办?高智商妈妈

    孩子偷钱了,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但也是一个需要冷静思考和妥善处理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让我们思考一下孩子偷钱的原因。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