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太伤父母心(父母对叛逆期孩子的心情)

叛逆期的孩子太伤父母心(父母对叛逆期孩子的心情)

导语:通常而言,孩子们的叛逆期是在11岁左右开始的,在随后的7年内,他们的身上逆反的行为表现十分明显。在此期间,父母们会很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对于孩子的“管教”常常处于“失控”的状态。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孩子们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甚至在日常相处中表现出来的亲密度都会大打折扣。但是其实,所谓的叛逆期也是孩子的成长期,如果家长们能够更多地看到他们的心理诉求,相信父母的管教并不会完全失效。

在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的父母,更容易在家庭教育中保持淡定

前段时间,同事王姐和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大吵了一架。王姐红着眼圈感慨道,“看到孩子冲着我大吼的样子,我真的觉得很陌生!孩子再也不是那个喜欢粘着我的小跟屁虫了!”

当天,王姐在给孩子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带锁的日记,一时好奇的她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把日记锁打开了。

当王姐看到孩子在日记里写道“我最近有点讨厌妈妈,她总是喜欢管着管那的,而且还特别爱唠叨……”时心里十分生气,她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在儿子眼中是这么的“不堪”

于是在孩子放学回来后,王姐对着儿子劈头盖脸地批评了一通,“你居然会在日记里写我的坏话了?你真是翅膀硬了!”

听到妈妈说看过自己的日记了,王姐的儿子既惊讶又愤怒,“我都把日记上了锁了,你为什么还要偷看!我自己在卧室的时候你不许我锁门,我一个人在家,你要时时开监控,为什么连日记本你都不放过呢?”

孩子突然的辩驳让王姐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在她的印象里孩子从来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她不明白“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叛逆了呢?难道我对他的好,他都忘了吗?”

随后,两个人开启了母子间的第一次冷战,这让习惯了孩子亲昵的王姐,内心充满了焦虑

孩子进入“严重叛逆期”的7个年头,身上有明显特征

叛逆期的孩子对于自我价值的认知逐渐从模糊变清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于父母的“安排”“管教”会产生极强的反抗意识,甚至于说,他们有很多时候是为了反叛而叛逆。孩子们从反叛的行为中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生活的掌控力。

在此阶段,孩子们的隐私意识越发强烈,他们对于私人空间有着极强的保护意识。此时家长们会发现孩子们变得特别喜欢独处,并且有了一些不愿意向父母袒露的小秘密。孩子们开始写私密日记,躲在卧室的时候有反锁房门的下意识举动。

在与父母的沟通中,孩子们常常处于一种比较“冷淡”的对话状态。迫切渴望自己的想法和选择能够被实现的他们对于父母的“引导”或者“指导”并不完全认同,甚至有些时候他们会因为缺少生活经验而“自视甚高”,进而对父母的教育嗤之以鼻。

家长如何和孩子一起顺利地度过“叛逆期”?

放下家长的架子,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在日常相处中,如果父母们不能够对孩子多一点同理心的话,那么站在大人角度的他们很容易会拉开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放不下家长架子的他们,很容易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对立面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们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来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建立在理解之上的沟通才不会变成尴尬的独角戏

仅给孩子提供选择参考,尊重其最终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应该适当地抓大放下,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父母们应该给予孩子一些必要的选择权。

在选择的过程中,父母们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价值参考,但是对于孩子的喜好以及最终的选择仍然要给予尊重

“大度”的父母愿意认同孩子的价值观,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管教时就事论事、言简意赅,不轻易贴标签,当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家长们也需要保持教育的原则和底线,不过在管教方法上则应该保持松弛有度

在教育孩子最好保持情绪稳定,尽可能地就事论事

用最简明扼要地表达让孩子明白问题所在。切忌通过企图希望以喋喋不休的唠叨来让孩子被迫“妥协”,同时,不轻易地为孩子贴上某个负面的标签也尤为重要。

当孩子进入到叛逆期后,亲子间出现的距离感难免会让父母们在心理上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其实,就孩子的成长而言,这是非常正常的成长变化。父母们应该和孩子共同成长,更早地适应这种情感关系上的微妙变化。

结语:

蒙台梭利教授认为,叛逆期是孩子自身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是孩子们必须经历的“独立战争”。

如果父母不能够放下自身的掌控欲,那么他们给予孩子的爱就会成为他们的成长负担,如果父母不能够把握好和孩子相处的情感界限,那么这种没有分寸感的爱的表达方式就会成为孩子的负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7-29 上午11:29
下一篇 2022-07-29 下午12:51

相关推荐

  • 怎么提高小孩成绩的方法

    提高小孩成绩是一个家庭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提高小孩成绩的方法: 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小孩的成长和学习非常重要。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激发小孩…

  • 心理健康黑板报边框设计

    心理健康黑板报边框设计 心理健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黑板报则是我们表达和传递心理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一个好的心理健康黑板报边框设计可以增强黑板报的视觉效果,同时…

  • 儿童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童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也需要不断更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儿童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

  • 形容孩子长得快的唯美句子

    孩子长得快,是父母最期待的事情之一。他们每一天的成长都是一次惊喜,每一次的体检都是一次感恩。从一个小小的婴儿到一个独立的青少年,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在这篇文章中…

  • 不上学的孩子容易学坏吗

    不上学的孩子容易学坏吗? 近年来,许多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担忧,那就是如果孩子不上学,那么他们是否会学习坏的习惯或者技能,并因此变得不良?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不上学的孩…

  • 家庭暴力孩子心理阴影

    家庭暴力孩子心理阴影 家庭暴力是一种常见的家庭行为,包括身体暴力、精神虐待、性虐待等。这种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本文将探讨家庭暴力孩子…

  • 不咳嗽的肺结核能上学吗

    不咳嗽的肺结核也能上学吗?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和血传播。许多人感染肺结核后会出现咳嗽等症状,但有些人感染后可能不会出现症状。这种差异被称为无症状肺结核。 无…

  • 偏远地区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偏远地区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前往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然而,在偏远地区,这些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地区的…

  • 如何对待网瘾青少年网瘾如何解决

    网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于许多网瘾青少年来说,上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业、社交和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对待网瘾青少年呢?又如何解决他…

  • 怎样不让孩子玩游戏

    玩游戏是现代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父母担心孩子沉迷于游戏,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行为。然而,适度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创造力,但也需要注意孩子的游戏时间和行为模式。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