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该咋办(孩子厌学该咋办观后感)

孩子厌学该咋办(孩子厌学该咋办观后感)

 

孩子厌学?如果自己的孩子厌学,成绩下降了,父母就会非常的焦虑,报补习班,报提升学习动班等等,但有帮孩子很好提升成绩吗?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3年的家庭教育服务经验总结:导致孩子厌学的可能原因多达53个原因,然后针对孩子厌学的原因去找对应的解决方法。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很多家庭容易因为孩子的学习而导致冲突,“不提学习母慈子孝,一提学习鸡飞狗跳”。但孩子如果没有内在学习动力,被家长强迫学习,效果肯定不好,还会破坏亲子关系。在中国教育报刊社与深圳市教育局合作主办的第二十期家庭教育大讲坛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刘学兰针对这个热点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孩子厌学的原因,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了激发孩子学习热情与动力的策略和方法。

心理探因:孩子为什么会厌学?

每个孩子天生就对世界充满了热情和探究的愿望,这是他们学习的起点。但为什么有的孩子上学后却不爱学习了呢?刘学兰将孩子厌学的原因归纳为五个方面。

缺乏学习的成功体验。“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长期缺乏成功体验,而积累的挫败体验又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就可能导致一种习得性无助心理,成为严重的动机障碍,孩子会产生无能为力、放弃努力的心态。”

刘学兰并不认同“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她认为“成功是成功之父”可能更靠谱。“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存在一条介导‘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它决定着先前的胜利经历会让之后的胜利变得更加容易。所以,孩子在学习上需要有一定次数的成功体验的积累。”

缺乏清晰而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没有目标,学习动机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刘学兰说,如果实现目标的难度太大,也会导致孩子当下的动机受到影响。

她举了一个自己接待过的咨询案例,一对高知父母对孩子从小就有很高期望,给他树立的目标就是考上清华大学。孩子小学时成绩还不错,但到初中时落后了一些,孩子就感到了清华梦离自己远去的痛苦,因为这个目标已经内化为他自我的一部分,但他又觉得无力实现。孩子一到学校就痛苦,只好通过沉迷游戏来逃避这种痛苦。“所以父母既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目标,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孩子设置清晰的目标。”

对学业成败进行消极归因。刘学兰介绍了四种典型的归因模式:一是能力归因,比如孩子数学没考好,就说自己“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二是努力归因,比如将考试不理想归因为准备不充分;三是任务难度归因;四是运气归因。“消极的归因模式,就是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会让孩子感觉沮丧、羞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进而影响学习的动力。”

刘学兰还分享了积极归因模式的两个原则,即努力归因原则和现实归因原则。“在四种归因中,只有努力因素是可控的,要引导孩子归因于努力,让孩子看到努力的价值。”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成绩还是不理想时,父母该如何引导呢?“此时父母的回应要有技巧,涉及积极归因的现实归因原则。既不能归因于孩子的能力问题,也不能让他感觉努力没有尽头,可以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上,让他看到一些决定学习成效的现实因素,有方法地努力。”

维持自我价值感。“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想做好孩子,而且希望大人夸自己‘既聪明又勤奋’。如果不能同时得到这两个内部因素的评价,孩子宁愿保留‘能力’,因为它是稳定不可控的,孩子更看重这个内在价值。”刘学兰说,学业胜任能力感是孩子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为维持学业胜任能力感,孩子会形成厌学、拒学、逃学等应对策略,也就是故意、主动地不努力,认为这样别人就不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有的孩子不去学校,是因为一去学校就让他的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家长要透过问题看到背后的原因。”

过重的学业负担与压力。校内、校外过重的学业负担,还有父母的过高期望和过度焦虑,都成为孩子厌学的重要成因。“动机太强有时反而会降低当下的效率。如何帮孩子维持适度的动机水平也是值得家长考虑的问题。”

点燃热情:激发内部学习动机更重要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都重要,但对学习的热情主要来自内部动机。没有内部动机的孩子会学得很痛苦,也不会走得太远。家长应把注意力多放在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上。”

一是设置挑战性目标。“目标本身是外部动机,但努力以后能够达到的挑战性目标可以转化成内部动机。家长要了解孩子现有的状况,设置的目标要能唤起他想要努力的愿望。”刘学兰认为设置挑战性目标要具体、清晰、中等难度,最好孩子能一起参与目标设置。

二是增强自主选择。“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控制感特别重要。给孩子提供一种对学习活动的控制感,会促进学习动机。家长可让孩子自主选择学习的活动、方式,自己建立与学习有关的规则和程序。”刘学兰还建议,在学习中给孩子自主选择权,要与孩子的选择能力相匹配。“有些家长完全不给孩子选择权,不但导致孩子厌学,孩子甚至会厌世或抑郁。”

三是提供成功机会。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后就会不断激发内在动力。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刘学兰建议通过三条路径给他们提供成功体验。一是发现孩子学习之外的闪光点,“让孩子明白哪怕学习不好,自己仍然是有价值的”;二是发现孩子学习之中的闪光点,找到孩子学得相对好的科目,给予鼓励和引导;三是分解目标,缩小步子,及时强化。

四是促进动机迁移。家长要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如果动辄说“不要打球了快去学习”“不要看漫画了该去学习了”……把学习和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对立起来,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无趣的事情。“家长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孩子把兴趣迁移到学习上去,迁移是一个有效的疏导过程而不是限制过程。家长需因势利导,找到迁移动机的机会,包括不同学科间的迁移、学习和其他活动间的迁移等。”

五是转换孩子角色。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担任平时担任不了的角色,比如扮演小老师来讲解自己学到的知识,或扮演辅导者去辅导弟弟妹妹的学习等。“这是激发孩子自身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

督促引导: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要合理

一般而言,家长常用的是从外部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方法。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激发孩子的外部学习动机,刘学兰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第一个策略是善用表扬和批评。表扬和批评应明确、具体、公正、适度;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要考虑孩子受表扬与受批评的历史,“如果孩子经常被表扬,适当的批评是必要的,如果孩子经常被批评,那就要创造表扬孩子的机会”。刘学兰还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表扬和批评的方式要适合这个年龄段的特征。

刘学兰举例说,在表扬孩子时,要对他表示接纳和信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注重他的努力和进步。同时,刘学兰也提出了五个批评孩子要注意的关键词:情绪平稳,要控制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就事论事,陈述事实就可以,不要攻击人格,不纠缠老账;具体明确,即具体指出错误所在;欲抑先扬,即对做得好的地方先给予肯定;事后指导,即具体指导孩子如何弥补错误。

第二个策略是科学奖惩。刘学兰认为滥用物质奖励反而会削弱和损害人的内部动机,“奖惩应明确、具体、公正、适度;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以精神奖惩为主,物质奖惩为辅”。有效的、科学的奖惩还包括奖惩方式的灵活多样,“不要将学习任务作为惩罚手段,比如抄书等,因为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任务的厌恶心理”。

第三个策略是适度竞争。刘学兰提倡竞争内容要多样化,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和机会。建议家长鼓励自我竞争,让孩子多和自己比;树立具有替代性成功的榜样,即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能让孩子够得着的榜样。尤其要注意合理比较,避免过度竞争,“总拿别人家孩子来比较,最终既导致自身的焦虑还导致孩子的厌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7-21 下午9:14
下一篇 2022-07-21 下午11:38

相关推荐

  • 福州叛逆期教育少年学校

    福州叛逆期教育少年学校是一所致力于青少年叛逆期教育的专业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孩子叛逆期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叛逆期教育的重要性。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从儿…

  • 如何对待网瘾青少年怎样戒网瘾

    网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网瘾所困扰。网瘾不仅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待网瘾青少年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

  •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模板

    小学心理健康 《学会道歉》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孤单的小熊 1.讲述故事 春天来了,森林里的景色可美了。小草探出了脑袋,小树发出了新芽,花儿绽…

    2022-05-18
  • 高智商孩子10大特征

    高智商孩子通常被认为具有出色的智力和学习能力,除了具备其他天赋和优点之外,他们还有以下一些特征: 1. 高智商孩子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对不同…

  • 如何对待网瘾别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网瘾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遭受着网瘾的困扰,而家长也在不断地寻找帮助孩子摆脱网瘾的方法。然而,在帮助孩子摆脱网瘾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不要在孩子…

  • 健康的亲子关系,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最近几年,由于社会内卷严重,很多孩子染上了网瘾,有的出现了心理问题,还有些直接跳楼自杀。 有些父母,打着“爱孩子”的旗帜,虐待孩子,甚至伤害孩子的身体。 孩子有什么错,错的是我们的…

  • 初中学生不上学了怎么办

    初中学生不上学了,该怎么办? 最近,我听到了一些关于初中学生不上学了的情况。这种情况很普遍,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许多家庭都不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支持学生在高中阶…

  • 校园霸凌要重视

    “没什么好说的 我就是不想上学了” 被父母送进精神科诊室后 16岁的小刘依然很抗拒 在医生的安慰与引导下 他终于说出了那段不愿回忆的经历 “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我爸妈、我的老师和同…

    2022-05-13
  •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新华社兰州10月9日电(记者梁军)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的节日主题为“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心…

  • 第八章孩子焦虑的一些来源

    孩子焦虑的一些来源 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们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焦虑。这些压力可能来自家庭、学校、社交圈子、或者其他因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可能导致孩子焦虑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