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叛逆期的正面管教(应对青春期叛逆行为,家长必学的19个法则)

3岁叛逆期的正面管教(应对青春期叛逆行为,家长必学的19个法则)

多数家长都承认叛逆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就好像毛毛虫必须破茧而出,才能蜕变成美丽的蝴蝶。然而对待孩子的叛逆,多数家长又不能像对待毛毛虫那样宽容,能够理解他的挣扎,期待他的成长。反而生怕这种叛逆打破自己的权威,于是就有了“孩子叛逆怎么办”的问题。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叛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唉,这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没法管了!……”这是许多父母经常发出的感叹之言。是的,孩子的叛逆是许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事情。家长们总是很诧异,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吃饱喝足了什么事也没有,孩子越大,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跟父母对着干,无论怎样教育,都毫无成效。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当孩子从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进入青春期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的叛逆心理也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也不是孩子越大就越不听话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渴望独立的信号。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不再对父母的话语“唯言是听”,而是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相应的判断。这时候,如果做父母的不懂得及时沟通,及时了解,仍然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把他们当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就很容易使孩子听不进去,也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逆反心理。从而使矛盾不断升级,变成和父母对着干了。

杜鹏刚满17岁,正在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三。为了使杜鹏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有一个锦绣的前程,杜鹏的父母为孩子找来了三位辅导老师,分别对杜鹏的“语数外”进行课外辅导。谁知,杜鹏根本不听话,每当辅导老师登门授课时,他就对辅导老师爱搭不理的,有时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就跑到外面上网去了。弄得登门的辅导老师来过几次后,就再也不愿意来了。眼看高考即将临近了,杜鹏的家长开始苦口婆心地劝导他。

“你能理解父母为你请辅导老师的用心吗?”杜鹏的妈妈问道。

“这还用说吗?当然理解,只是不想说出来而已!”杜鹏回答。

“那你为什么对辅导老师,这么冷淡呢?”

“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干吗还要把我当作小孩子一样呢?”杜鹏反问起来。

……

面对孩子的回答,杜鹏的父母似乎无言以对。

杜鹏已经17岁了,虽然不是特别的成熟,可他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了,如果做家长的还把他当成一个需要随时呵护的人,那么,孩子肯定受不了。

由杜鹏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的家长由于历史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很多愿望不能完成,因此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身上,全心全力地想把他们打造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全能人才,应该说,家长总是想把孩子纳入自己所设计好的轨道。而当家长的以成人化的理念和要求与孩子的想法以及目标相逆时,便会产生碰撞。然后家长就认为是孩子在学“坏”,孩子变得叛逆,却不曾想,孩子是想有自己的主见。

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家长需要正确对待,而不是一味地以父母的姿态压制他们。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他们对万事万物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他们总觉得,长期以来,父母与师长对他们灌输的思想与理念,竟然有许多地方是“不对”的。于是,他们就滋生了叛逆的心理,希望能得到家人与外界的认可。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它不过是孩子渴望独立的信号,是一种希望得到认可的方式。

越束缚压制,他越桀骜不训

许多父母经常抱怨说,我家的孩子,你要他读书,他就要上网;你要他干点家务活,他就要去外面打球;你如果多说了他几句,他就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烦啊!

许多孩子则经常和他们的同龄人说,我妈太烦了,我想放松一下心情,在网上浏览一下新闻,我妈看见了,非说我不好好学习,总是强行将我的电脑关了;我想去外面和朋友打打球,可我妈非得要让我把家里收拾好了才能走。

你看,同样的两件事,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来的心态却迥然各异。如果只听一家之言,他们所说的,都有他们的道理。但是,当你仔细地综合了双方的话语后,我们便会发现,这里面缺乏的就是沟通与理解。

杜伟读初中的时候,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而爸爸简单粗暴地禁止他“玩电脑”,要求他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业上,并制定了严格的计划,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必做多少作业、多少遍练习。这种做法引起了杜伟的强烈不满,既然爸爸不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就故意不好好学习,让成绩一落千丈,明知这样做不对,杜伟依然我行我素,他甚至喜欢看到爸爸怒气冲天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所有的叛逆都来自对束缚和限制的反抗。孩子所面对的,除了他本身就有的生理与心理的束缚外,还有周围成人所刻意创建的各种限制。在从前,他无法意识这种束缚与限制,就是意识到了也无力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能够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一个新的自我在迷蒙中跃跃欲试。然而,成人的限制是那么的严密和牢不可摧,而成长的力量还不足以挣脱自身生理、心理和知识的束缚,这时候的孩子正承受着蜕变之苦,体会着前所未有的迷茫,所以就会产生种种叛逆的举动,目的只是想以此来显示自我的存在。

在家长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时,家长也正好暴露了这叛逆的根源——过度呵护所演变的压制。正是这种看似善意的温柔的束缚,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无所适从。所以家长在指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束缚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理解。

要知道,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也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而不是让他们远离父母,远离家庭。所以,在这特殊的时期家长要做的就是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

面对叛逆的孩子,家长该如何疏导呢?

首先,要和孩子建立一种和谐关系,关系比教育更重要。家长要在建立这种关系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孩子被爱,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

第二,家长要获得自我成长,伴随孩子一起成长,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样更能获得孩子的认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改变不良行为。

第三,要找到多种方式教育孩子。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主要体现在他不愿意接受家长的给予,尤其是强硬性的指示,如果家长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而不是单一的责骂甚至殴打,让孩子明白他该怎样做,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陪孩子安然度过心理不当期

青春期孩子,显著的特点就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父母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让往东,他偏往西。

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逐渐增长的成熟意识,但社会经验不足。个体的长大和生理的逐渐成熟使孩子认为自己已是大人了,但心理上又摆脱不了孩子的习惯和幼稚行为。这种不和谐的矛盾使孩子产生了心理上的“自我不协调”的冲突,潜意识地憎恨自己的软弱和无能,进而仇视父母的管束。

危险期孩子的表现为情绪急躁,有时非常自信,有时却非常自卑。有时莫明其妙向父母发脾气,做什么事都我行我素,不愿意与父母商量,富于冲动和冒险性,用反抗来探索自己的价值与力量。这种情绪的变化正好反映了他们认识上的不足,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各种心理障碍,严重的会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

因此父母应更加慎重,多想办法与孩子沟通思想与感情,做到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他们的朋友,决不能简单地压制。父母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好的朋友,同时注意青春期与异性交往的问题,既不能管制,也不能放纵,而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儿童少年的反抗性是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并不是坏事。这种反抗是青少年人格第二次诞生时的阵痛,是既想脱离父母,又舍不得脱离的矛盾心理状态。如果父母横加干涉,孩子会更起劲地“反抗”;反之,在父母的冷处理下,孩子却会悄悄地向你请教。因此,做父母的要善于利用孩子的反抗与服从、自主与依赖的矛盾心理,因势利导,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成材都大有益处。据跟踪对比研究:高反抗孩子中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低反抗孩子中只有26%的人才具备这种能力,而大多数不能独立承担任务,做事不果断。

父母应当认识到: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希望,不能将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子女。这样同时减轻了父母和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子女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去寻找自己的追求,取得事业的进步。

为了帮助孩子安然度过心理危险期,父母仅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而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危险期”的实质。心理危险期的实质是,青少年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解决自己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因此,一方面,父母要看到孩子在成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父母应鼓励、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父母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正确应对孩子青春期怪异行为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很不稳定,他们有反抗权势和习俗的倾向。

因此,孩子们常表现出很多怪异行为,看了叫人心烦,令父母们难以容忍。譬如:咬指甲、抠鼻孔、啃手指头、抓耳朵、干咳嗽、斜眼看人、擦鼻子、全身乱动;或是成天躺在床上两眼望天,手里不停地玩儿一件东西;或是一天到晚不停地抱怨,仿佛一切都令他看不顺眼,房子旧啦;衣服差啦;老师不好啦;父母是老古板啦,等等。

他们的坏毛病、坏习惯也一再重犯。早上大睡懒觉,晚上借口念书和洗澡,拖到深更半夜不睡觉。父母说他,他就生气,他会跟父母强辩,或是故意曲解父母的话。

青少年孩子们的言行虽然如此不正常,但父母也不必惶惶不安。孩子们仍然是有理性的,因为是他本身的发育促使他的行为。青春期的作用就是要瓦解他已经成型的性格,接受必需的改变:从成型状态(儿童时期)经过瓦解状态(青春期)到再定型状态(成人时期)。每个青少年在青春期间都要重新养成他自己的性格,必定要从父母替他塑造的儿童期中挣脱出来,使自己焕然一新。

因此,他们有些怪异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过:处在青春期阶段的男女,言论和行为互相矛盾、变化莫测,这并不奇怪。他们在成长,在塑造成人期的性格,不停地在体验自我,要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所以,他们容易冲动,尽管他们也知道冲动不好,应该克制,在公众面前不愿亲近父母,但他们内心的隐私还是只想向父母倾诉;表面上在处处模仿名人,私底下却又想标新立异,另创一套;有时表现急公好义,乐于助人,为社会、为他人,无私地做奉献,但有时又显得自私自利,冷酷无情,一心一意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毫不顾及集体的利益。

在一所高级中学,有位教师找了几位高一的学生谈心,要那几位学生谈谈他们最近的心理活动,毫无例外,这些学生心理都很矛盾。

有个男生说:“我近来心情很苦恼、很矛盾。因为,在内心深处,常有些欲望和冲动在燃烧,在折磨自己。想尝试,不太敢;想克制,又克制不住。”

另一个男生说:“也许我这个人精力太旺盛,总想找个机会去亲自尝试一下人生各种酸甜苦辣,去实际做些事情,哪怕是发泄一下也好,而不愿只听一些不着边际的空谈。”

有个女生说:“不知为什么,现在我经常做一些连自己都莫名其妙的事,被别人看成神经质,喜欢装模作样,自己难以理解,一点也不愉快。”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反常心理和行为,父母就算再聪明,也难以完全掌握,那又何必太操心,反而使孩子不高兴呢?对孩子的反常行为,暂时容忍,并不是表示赞同,正如医生从不拒绝病人的要求,哪怕感到它不合理,只因为他们是病人,但绝不鼓励也不赞许。暂时的容忍,就是在尊重理解孩子的个性和心情基础上,再寻找恰当的时机,进行有效的帮助。

对处于心情不定、常自相矛盾阶段的青少年,我们要理解他们,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不要横加干涉,一看不惯,就动辄斥骂,不妨顺其自然,听其自便。他们好活动,就让他们去动,喜欢孤单的,内心有种种隐私的,暂时也不要多过问。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

1.尊重孩子,让孩子选择

处于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欢有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种意见,哪怕这些意见和行为是正确的。这时,你可以把自己所企盼孩子接受的做法与其他几种可能摆在一起让他选择。孩子在你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了自主权,既让他表现了独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顺从你的建议,双方皆大欢喜。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执意反抗,父母就必须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待其情绪好转时再与他沟通。不要非强迫他顺从你不可,更不要威胁他或利诱他。巧搭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孩子有时是为了逞能而耍犟,这时,你要顾全他的面子,帮他搭梯子,让他体面下台。如果他考试成绩一落千丈,你不能对他嘲笑讽刺,否则会适得其反,迫使孩子走上“反抗不归路”。

3.多给孩子一些爱

一些心理学家强调,要使孩子服从、不反抗,就必须给他们多一点爱、关怀与了解。事实上,反抗的行为几乎经常发生在每一个家庭,然而,一个苛求、缺乏爱的家庭似乎更易养成孩子叛逆的心态。家长应忽视缺点,赞扬优点。假如你希望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再发生,你就得狠下心来,忽视一切的错误行为。除了忽视他的错误行为以外,你还得去夸赞他一些良好的表现。赞扬本身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对孩子而言,它已代表了你对他的爱、关怀与注意,以后他会乐于服从的。父母切记,处罚绝不是办法,因为这会阻止孩子发展自我意识。

4.因势利导,不要破坏孩子高兴的情绪

有时孩子正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父母突然打断并要求他做他不愿意的事情,这会是引起孩子反抗的导火索,甚至还会使孩子发展到与父母对抗。近来报刊上不时披露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的事情,不少就是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对抗而采取的极端之举。两代人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秘密,并将此视为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权利,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不偷听孩子的电话,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

当然,父母负有监护人的责任,但这种监护是监督与保护之责,是以尊重为前提的。父母的权力在于通过自己的教育影响,使孩子能够独立面对秘密并从容、恰当地处置。如此正确对待、巧妙实施,可以帮助孩子健康、自信地度过人生的两段关键时期。

早恋倾向,不能死堵,而应疏导

孩子过早恋爱,显然会对他们的成长成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父母们都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孩子的早恋,但很多时候他们采用的方法是不恰当的。例如有的父母在孩子上初中时就声色俱厉地警告孩子“不许早恋”,有的父母经常性地偷翻孩子的信件、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监视孩子的行动……这些做法不但避免不了孩子早恋,有时甚至还会使孩子因反感父母的做法而故意要去“早恋”。

有一个16岁的女孩,长得非常漂亮,她的母亲因此特不放心,总是对她疑神疑鬼,连接个电话她都要偷听,女孩非常气愤。后来当一个男孩追求她时,尽管她不是非常喜欢那个男孩,但却还是答应了,用她的话说是:“我倒想知道早恋有什么不好的,妈妈为什么一定要压制我!”

这真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妈妈的管教反倒变成了孩子早恋的“动力”,这都是由于母亲措施不当引起的。

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家长不能一味地去“堵”,甚至在孩子还没有早恋时就开始捕风捉影,胡乱“管制”。其实,孩子的早恋问题,越堵反而会越乱,基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这很有可能造成家长不愿看到的后果。

王女士非常懊恼自己在处理儿子早恋问题上的过激行为,致使现在儿子甚至不愿意跟她多说话,回家吃完饭就窝在自己的小房间。

“我2个月前就感觉到他早恋了,因为发现他总和一个小女生一起回家,还经常在房间悄悄打电话,有一次,我没敲门进去,他很快挂断电话,并埋怨我偷听,侵犯了他的隐私。”

令王女士感到震惊的是,一个好友告诉她,曾看见她的儿子和一个女生在大街上搂搂抱抱,行为非常亲密。

王女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声色俱厉地将儿子斥骂一顿,说儿子没有出息等等。儿子也被激怒了,嘲笑她观念落伍。气愤之下,王女士狠狠打了儿子一巴掌,母子关系就此陷入僵局。

王女士接着又去找儿子的“女朋友”谈判,希望她能够从两个人的未来考虑,尽早结束这样的“友谊”。不过,心急之下,王女士说话的语气显然不那么顺耳,所以不但没能说服女孩,更引起了女孩的反感,令王女士非常尴尬。

后来,在双方家长的干预下,王女士的儿子终于与那个女孩“分手”了。可是儿子却变得越发放肆,此后有一些女孩向他表示好感,尽管他不是很喜欢那些女孩,但却都答应了。用他的话说是:“她能拆得散一个,能拆得散十个吗?她越不是让我这样,我就越要这样做。我倒想知道早恋有什么不好的,她为什么一定要压制我!”

其实,早恋问题与其严防死守,使之形成恶性循环,还不如因利疏导、教他们正确对待爱情。家长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感变化、积极陪伴孩子青春期的独特阶段,而不是给孩子扣上各种消极的帽子,甚至棍棒、打骂和威胁,应该给孩子必要的人生指导,把早恋的危害向孩子说清楚,让他们对早恋有个理性的认识,引导孩子理智认识处理情感问题。

有一位17岁的高中男孩,与一个同班女孩相恋了,男孩的父亲与儿子进行了一次属于两个男人之间的朋友式的谈话——

父:儿子,你是不是觉得她是最好的女孩?

子:我觉得我认识的女孩里她最可爱也最善良。

父:爸爸相信你的眼光。但是,你才上高二,你认识的女孩有多少?

子:……

父:记得你的理想吗?你说你要上大学,将来还要出国深造,想成为一名律师或金融家。你知道你将来会遇上多少好女孩?爸爸并不反对你现在谈女朋友,但是,爸爸最反感的是见异思迁。你17岁就有了女朋友,这女朋友是你到目前为止认识的最好的女孩,可是,你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到那时你该怎么办?

子:可是,现在让我离开她,我会很痛苦。

父:你初三时买的照相机呢?

子:前两天,妈妈给我买了个高级的,我觉得效果比原来那个好,就把那个扔箱子里了。

父:这就叫一山更比一山高。你如果把握好每一个属于你的机会,你以后的成就只能比今天大,你面对的世界只会比今天更宽阔,到时候你的选择只会比今天更好,更适合你。如果你与这女孩真有那份情缘,到时候让它开花结果多好。儿子,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做些让自己后悔的事,但是,人生大事只有几件,后悔了,就遗憾终生。

子:爸爸,我懂了……

在父子轻松的交谈中,早恋的问题被解决了,这就是疏导的成功运用。在交谈中,父亲没有随便指责孩子,而是从侧面点拨、开导。

开明的家长是不会用粗暴的态度指责或打骂孩子的,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只能使孩子逆反心理加重,把恋爱活动转入地下,越陷越深。有些孩子在向家长亮牌后,家长态度生硬,孩子无可奈何,出走、自杀,不能说家长没有责任。此时家长应心平气和,循循善诱,使孩子懂得早恋弊大于利,很难有结果。家长应引导孩子自己学会冷却这种狂热,把与异性交往控制在友情的范围之内。

在这方面,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孩子这种现象给一个合理的评价;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搞好亲子关系,多跟他们聊聊学校的事,聊聊他们的困惑,鼓励他们多跟不同的异性交往,尽量发展正常的同学友谊。

如果孩子已经与某个异性有“交往过密”的倾向,就要坦然地跟他谈交往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管好自己的行为,预防性行为发生以及带来的伤害。

不要觉得讲这种事比较难堪,现在孩子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广泛,与其让他自己瞎寻找,不如告诉他科学的知识,杜绝伤害。

另外,父母还要尊重早恋的孩子,倾听他内心深处的呼唤,理解他的烦恼,引导他走出感情的漩涡,从而及时制止孩子的早恋行为。

★问题:性教育越封闭,孩子越好奇

鲁迅先生说:“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衰老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就有一种本能,这就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性交才有后代,继续了生命,性交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因此对性问题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应理直气壮地谈论它,让孩子更正确地认识它。

大量事实证明,封闭性教育是有弊而无益的。对青少年不谈性问题,不进行性教育,青少年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从正面的渠道无法得到答案,于是便会从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或书籍中找寻答案,很多孩子甚至因此形成了不健康的性心理。朦胧的性意识和对性知识缺乏正确认识很容易使孩子走入歧途。

王微离婚后为了孩子一直没有再婚,她对孩子寄予厚望,各方面要求都很严格。孩子3岁多的时候,曾经哭闹着要看妈妈洗澡、换衣服、上卫生间。而她一概拒绝了,因为她认为男孩看过女人的身体,就容易学坏。对于孩子提出的与性有关的问题,她也一概不予回答,她自认为在这方面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也是非常正确的。

以现代教育观点来看,王微的做法显然是有待商榷的。青春发育是人生必经之途,由于性成熟而出现对性知识渴求和对异性向往是自然的。随着年龄增长,增多与异性交往是正常的,是不以人们意愿为转移的。结合身心发育特点,在青春期进行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等教育是顺应自然和社会需要的。如果封闭了正确的性知识,不但不能起保护作用,反而会使孩子从其他渠道接受片面的、似是而非的以及色情淫秽的内容,因而会妨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事实上,王微的教育方法果然出了问题。孩子13岁时,去英语老师家一对一补课,英语老师是很年轻也很漂亮的未婚女青年。补课结束后,正在收拾书包的男孩发现老师在上卫生间,在强烈的好奇心与冲动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走到卫生间门前,透过门缝偷看了老师小便,结果,被老师发现了。那个老师因为年轻,并不懂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缺乏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一时情急大骂男孩是流氓,并立刻打电话把家长叫了过来,还威胁他说要将这事报告给学校,让男孩接受严厉的惩罚,可想而知,当时男孩一定都吓傻了。

王微赶到后,对着孩子又一顿大骂,以缓解老师的羞愤情绪。幸好,这个老师人还不错,经过家长的努力,老师也从保护孩子的角度出发,没有再追究此事。但是,男孩从此完全变了。曾经成绩优异的孩子上课经常走神,厌学情绪越来越重。几个月后,王微在他的床垫下发现了很多色情影碟和色情书籍,王微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接着,王微把他送到了另一个城市的亲戚家,希望换个环境让他能够忘掉此事。然而,远离妈妈的日子,男孩对色情图片和电影更加痴迷了,经常躲在自己的房间一边看色情小说或电影,一边手淫,不愿意到学校上课。亲戚对他也是束手无策。

后来,这个曾被妈妈寄予厚望的男孩,因为高中的时候猥亵女同学终止了学业,他后来对妈妈坦诚地说,其实,他当时就是想看看女人的性器官与男人有什么不一样,所以他才会偷看老师的。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定的性困惑和性困扰,而中国的大多数父母都和王微一样,总觉得和孩子谈“性”是一件很难启齿的事,结果产生了一种“禁果效应”:越神秘的东西,孩子越要去碰。于是他们开始从其他地方寻找答案,甚至是接受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家长本来是为了保护孩子,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生活中,有的父母认为“性”是一件无须教育的事,孩子长大自然就懂了;或者让孩子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孩子会学坏,因此一定要严管。结果由于好奇,甚至是无知,孩子反倒做出了荒唐的事。

★解决方案:结合成长规律,科学实施性教育

父母应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观念会深刻地影响孩子,因此在性教育中,做父母的首先应加强性知识和性道德的学习,对性及性教育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父母对孩子所问的有关性的问题不但不正确回答,反而斥责他们,孩子自然就会感到性是神秘的。相反,如果父母感觉性是很自然的,那么孩子对性问题也会有正确的概念。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他们性意识的觉醒,应及时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父母要选择适当的语言和适当的时机告诉他们,由于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性激素产生过多,少男少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子会长胡须,声音变粗,阴茎、睾丸增大,并出现遗精等生理变化;女孩子乳房隆起,臀部变宽,声音变细并伴有月经来潮。对男孩的遗精和女孩的月经初潮,应告诉他们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

不要回避性问题,要直接回答孩子的性问题。回避、搪塞只会让孩子觉得这种事情见不得人,遮遮掩掩、制造神秘感只能增加孩子的好奇心,甚至导致对生育、性爱的恐惧。编造神话故事能让父母一时蒙混过关,但是将来孩子一旦发现事实,就不再信任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必须从一开始给孩子一个老老实实的答案。

给孩子符合他年龄段的回答。简洁地对孩子解释,而不是给他上一堂复杂的科学或者道德课程。如果回答不了,就找一本简单的书,和他一起阅读。

父母应该意识到性教育与教孩子说话、走路一样,是很正常而必需的。但是教育学家也告诉我们,性教育还要讲究一定的方式与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不要教得太早,教得太多

鲁尼已经7岁了,他开始念小学。第一天下午,鲁尼放学回家后直截了当地问他母亲:“妈,性是什么?”这个问题一下把她问懵了。她原以为还要过两三年才会接触到这类问题,所以她毫无应战的准备。各种对策迅速地掠过脑海,她断定在鲁尼的新学校一定有个可供选修的性教育课,于是他在那里知道了性。现在她别无选择,只好告诉他一些细节,为他补上这个缺。她和他瞪大双眼的儿子坐了下来,详尽地给他讲了整整30分钟,讲得口干舌燥。当她最后讲完时,鲁尼举起他的注册卡,问道:“可是,在这样小一张纸片上我怎么填得上你讲的一切呢?”

一些父母和许多过分“开明”的教育工作者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趋向于教得太早、教得太多。比如,在一些学校里给幼儿园的孩子放映动画教育短片。像这样轻率鲁莽地过早开始性教育是不可能收到多少明显的成效的。实际上,许多证据表明,操之过急是会带来很多危险的。把孩子暴露在他毫无准备的现实面前,可能使他受到一种严重的感情震荡。再者,教给孩子一些他不必知道的东西也是不明智的,因为这会使他过早地失去童稚。如果一个7岁的男孩子预先就知道了成年人的性行为,那要他等上10年、12年再运用他所知道的属于婚姻范围之内的知识是不大可能的。过早的性教育还可能给孩子带来过分的刺激。孩子知道了成年人那充满刺激的性体验,然而可望而不可即的现状会使他徒然焦虑。孩子应专心于孩子的兴趣爱好,而不应沉湎于成年人的乐趣与欲念之中。这并不是说把性教育推迟到童年过去以后,而是说这种教育似乎应与孩子的精神及身体的需要保持一致,这才算得上恰当。

(2)把握教育的时机

孩子的发问为父母们提供了确定他是否为性教育做好了准备的最好指南。他的问题告诉父母们,他在想些什么以及他想知道些什么。他的问题还提供了一个教育的自然媒介。在他充满好奇心的时候,父母回答这些问题比忽视、回避或以后再行解释要好得多。预先安排好了的教育课堂显得冗长无味,好似“一言堂”,这使谈话的双方都觉得不舒服。虽然这种有问即答的方法在性教育中常常不失为灵丹妙药,但用在一些从不提问的孩子身上就明显不恰当了。如果孩子对性的问题不感兴趣,父母也并不因孩子没有提问而可以忘记其责任。关于家庭性教育的时间安排问题,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在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前,父母就应停止其教育计划。女孩子的青春期一般始于10~17岁间,而男孩子始于12~19岁间。当他们步入这一发展阶段,他们就特别不好意思和父母讨论性。在此期间,他们常常不喜欢父母去打扰他们,父母们应当尊重他们的愿望。在此之前,我们已有10年的时间为他们提供有关性的知识,一旦奠定好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只需为孩子选择适当的顾问。

性教育不是“教唆犯”,而是为了让孩子正确对待“性”,不再因为好奇而闯禁区,不再因为无知而犯错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7-20 上午9:14
下一篇 2022-07-20 上午11:38

相关推荐

  • 孩子总玩游戏怎么开导

    孩子总玩游戏怎么办?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中孩子们的时间越来越被游戏所占据。孩子们经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电子游戏上,并且认为这是一种有趣和有益的活动。然而,这种过度的游戏可能…

  • 十四岁女孩送什么礼物好

    十四岁的女孩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送她一份有意义的礼物可以让她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以下是一些适合十四岁女孩的礼物建议: 1. 书籍:阅读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方式,也…

  • 孩子叛逆期厌学怎么办

    孩子叛逆期是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转变,他们开始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和自我意识。同时,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可…

  • 孩子不听话打妈

    孩子不听话打妈妈骂老师 宝宝不听话打老师骂妈妈 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讨论一下,你希望孩子打你,还是他制止你呢?你会怎么处理呢?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

  •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多半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多半是家长的问题 还记得你小时候上了一年级,那时还不会说话,不敢把脸给你看,在幼儿园里发现一个小朋友特别爱在旁边玩,边玩边笑。 于是开始想办法跟他玩,每次跟他玩的时…

  • 怎样和叛逆期孩子沟通女孩

    叛逆期是许多孩子的一个挑战期,尤其是在女孩子中更为普遍。这个时期,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波动、抗拒沟通、甚至与家人产生冲突。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与女儿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 孩子两岁不听话不懂事怎么办

    孩子两岁不听话不懂事怎么办? 一般来说,两岁之前的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程度是最高的,而大一点的孩子会通过一些“不听话”的行为来表示“自己的存在”,当这种行为的出现家长不理解的时候,就…

  • 表弟十二岁不上学

    我的表弟十二岁,是一个聪明而好奇的孩子。他曾经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但是最近却开始不上学了。我感到十分担忧,因为我知道不上学会对他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的表弟的父母都是普通…

  • 社交媒体使用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调查

    社交媒体使用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调查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社交媒体来交流、分享信息和娱乐。然而,社交媒体的使用也可能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本…

  • 孩子就是不爱上学怎么办

    孩子不爱上学怎么办? 是孩子天生就不喜欢学习吗?还是孩子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而不爱上学呢?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家长来说都是非常苦恼的。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可能帮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