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为什么怕上学(儿童抑郁焦虑拒绝上学)

青少年抑郁为什么怕上学(儿童抑郁焦虑拒绝上学)

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会忽然出现一些反常的行为,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孩子内心未被关注的需求,甚至是需要被治愈的心理问题。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孩子拒绝上学的背后,警惕儿童青少年抑郁

品学兼优却忽然不上学的孩子

李女士含泪带着12岁的儿子小R(化名)来到心理门诊,原因是一直品学兼优的孩子告诉父母自己不想再上学了。

李女士开始只是认为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些困难或是在学校出现了一些人际关系的问题,但是不论如何劝说,孩子不上学的态度仍旧非常坚决,到目前为止孩子已经有两周没有去学校了。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之前李女士和丈夫在儿子的学习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和财力,孩子也很争气,不怕苦也不怕累,前一段时间还考上了海淀区的一所私立外国语学校。这着实令夫妻俩高兴了好一阵。

可就是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一周前回到家中却说再也不去学校上学了,并且一改原来“小绵羊”的温顺听话,和父母大发脾气。

儿子朋友告诉李女士:小R最近总是睡不好,有时我半夜起来上厕所看到他还没有睡。老师说:最近小R上课注意力有些不集中,学习不像之前“上心”了,好像有什么心事一样。

在家的这段日子,李女士发现孩子的胃口不好,每次只吃一点饭就回到自己屋里,透过门缝有时能看到孩子看一会书或是拿手机玩一会,多数时间都是默然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夫妻俩曾尝试和孩子沟通,但是他总是称自己很烦,不想说话,把爸妈拒之门外。没有办法的李女士找到了医生,想要了解一下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医生通过4次沟通,才逐渐了解李女士儿子的情况是抑郁发作。

孩子拒绝上学的背后,警惕儿童青少年抑郁

造成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孩子拒绝上学的背后,警惕儿童青少年抑郁

了解小R的故事后我们会发现,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与我们常说的成年阶段的抑郁发作相似又有其独特之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早期识别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

(1) 父母关系恶劣。例如父母经常吵架,冷战

(2) 曾被欺侮、被躯体虐待和性虐待。例如校园霸凌,被性骚扰、性侵

(3) 生活不良事件(包括家人离世,父母离异或分居,重大的失望、情感伤害等)

(4) 父母有抑郁病史或共患精神疾病(酒药依赖等)

孩子拒绝上学的背后,警惕儿童青少年抑郁

儿童青少年抑郁早期症状

及各阶段表现

1. 情绪症状

表现压力,感受不愉悦。对日常的娱乐活动或是学习兴趣缺缺。这里需要十分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因为年龄和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无法充分描述自身感受。

他们更多的表现为烦躁,情绪爆发、易激惹。情绪爆发之间的心境呈消极状态。我们在门诊上常常会问来就诊的孩子,平时不发脾气不烦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啊?大多数都会回答不高兴。

2. 思维症状

表现为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多走神或发呆。无法久坐,进而难以完成作业。

3. 行为方面

上文也提到儿童青少年因为他们表达和感受的局限性导致他们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更多的体现在情绪和行为上。

一些患儿会表现的迟缓,不与同龄人交往接触,不愿外出玩耍,拒绝上学。一部分表现拒绝上学,对抗父母,离家出走,更有甚者会出现打骂父母、毁坏财物的行为。

4. 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也多出现在儿童青少年抑郁当中,主诉为头晕、头痛、疲乏、胸闷胸痛等。同时存在睡眠障碍,这里包括睡眠增多及减少。饮食量少,体重下降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儿童青少年的各个时期抑郁障碍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1. 学龄前期

明显的对于游戏失去兴趣,有违拗攻击行为,与其他儿童交往困难,并出现睡眠和饮食等躯体问题。

2. 小学阶段

不喜上学,人际关系不良,有躯体症状,无法解释的激惹和冲动。一部分患儿出现攻击行为。

3. 青少年期

一部分女孩会出现进食障碍,包括贪食症及厌食症。而男孩则会出现躯体攻击行为。在此阶段会出现一些自杀、自伤行为;一些不良行为导致酒精和药物滥用;一些诸如偷窃、撒谎等反社会行为。他们行事鲁莽、冲动、不计后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花季少年会出现冲动性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孩子拒绝上学的背后,警惕儿童青少年抑郁

儿童青少年抑郁的治疗

当我们的孩子出现了以上的一些症状后,请家长们理性认识疾病,带孩子到精神心理科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我们目前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方式。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物为主,其中包括SSRI类、SNRI类等。但是在使用抗抑郁药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有些患儿在刚刚使用抗抑郁药物时会出现抑郁、焦虑加重的情况,此时作为家长我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减少初始剂量的使用进而减轻上述症状,或是短期辅助苯二氮卓类药物来改善抑郁、焦虑情绪。

② 早期患病的患儿有“软双相”的特质,所以在使用抗抑郁药物过程当中,我们务必关注孩子情绪的波动。

这里躁狂状态我们很容易分辨,但是轻躁狂状态却不易察觉,临床上家长很难通过外在表现观察出轻躁狂的表现,多数要询问孩子的感受。

遇到这样的情况切不可大意的认为孩子的病终于好了,而是要到专业医院寻求医生的诊疗。

2. 心理治疗

很多家长对于药物治疗有偏见,希望通过心理治疗来改善孩子的情绪。

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治疗对于抑郁有很好的疗效。

但它又有一些局限性,比较主要的便是起效慢,心理治疗疗程长。

对于有强烈自伤、自杀的孩子,或是出于疾病急性期的孩子是不适合的。

但是随着疾病的好转,我们可以适时加入心理治疗,既可以帮助改善情绪,又能够在孩子以后生活遇到困境时有方式方法来帮助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自责自罪,导致病情复发。

3. 物理治疗

对于物理治疗李医生主要介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很多家长把这治疗手段称之为“电疗”,多少让人听进去有些恐怖的味道。

这个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我们设置的脑部放电,使得大脑进行类似于电脑的“格式化”操作,进而改善抑郁情绪。

这对于有严重自伤、自杀行为的患儿非常有效,可以快速缓解自杀观念和抑郁情绪。但更有一部分家长听说这个治疗做完以后“孩子就傻了”,出现“因噎废食”的情况。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最突出的副作用便是短期记忆力的损害。

患者做完治疗后会对入院前一段的事情不能回忆,但这种情况是可逆的,多数患者会在3个月之内恢复这段记忆。

所以作为家长不要恐慌,应该多查询这方面的资料,再行定夺。

最后李医生想说:儿童青少年正处于性格和人格的发展的初期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不管是何种治疗手段,早期的识别、干预和治疗都会带来不一样的预后,给孩子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END-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7-17 上午4:26
下一篇 2022-07-17 上午4:26

相关推荐

  • 如何对待网瘾儿子整天玩游戏

    如何对待网瘾儿子整天玩游戏 网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家庭和教育机构都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社…

  • 如何管教叛逆期青少年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叛逆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非常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管,经常反对家长和老师对他的教育,甚至形成对抗的一种叛逆的心理,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最让家…

  • 怎么判断孩子有抑郁症

    人们对自己抑郁的一面,是不会轻易让别人,甚至全班全校师生看到的。老师的身份,如同父母,往往让孩子,尤其青春期的,难以安心呈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大家都看到时已经是全线崩溃了。 &nbs…

  • 如何对待网瘾网瘾害处

    网瘾是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长时间在线,甚至忽略了现实生活的重要事情。网瘾不仅会对个人的生活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对学业、事业和社交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 高二孩子叛逆厌学怎么解决

    高二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 随着年级的增长,许多高二学生正在经历青春期,这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然而,这个阶段也伴随着叛逆和厌学等问题。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需要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

  • 复学孩子心理健康教师怎么做

    复学孩子心理健康教师怎么做 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学校逐渐开始复学。对于复学的孩子,他们可能面临一些心理压力和适应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师,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适应期,让他们重新融…

  • 心理健康的解释

    如果人是一台精密的仪器,什么是这个仪器的核心?拥有健康的心理是这个机器正常运转的核心。一个人的心理,不仅包含了祖先遗传的智慧,也是未来自我发展的基石。 早年的家庭教育,相当于是在核…

  • 大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

    大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 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大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在学业、社交、生活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心理健康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点咨询免费领取《…

  • 父母焦虑孩子的故事

    父母焦虑孩子的故事 最近,我和我的丈夫都感到非常的焦虑。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期望,但我们又不知道这些期望是否是正确的。我们担心孩子不够聪明,担心他们是否健康,担心他们…

  • 初中心理健康婚姻

    初中心理健康婚姻 婚姻是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婚姻的看法也正在经历转变。在初中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婚姻的重要性,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