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童工问题的方法(消除童工的困境)
常熟童工事件迎来新的进展,涉嫌非法雇佣童工的工厂老板冯某,以及介绍童工的嫌疑人王某,已于22日下午均被刑事拘留。该企业共雇佣4名童工,全部来自贵州安顺。
孩子厌学?如果自己的孩子厌学,成绩下降了,父母就会非常的焦虑,报补习班,报提升学习动班等等,但有帮孩子很好提升成绩吗?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3年的家庭教育服务经验总结:导致孩子厌学的可能原因多达53个原因,然后针对孩子厌学的原因去找对应的解决方法。
但围绕着是否应该曝光、解救童工,舆论场上的分歧仍在继续发酵。比如不乏有声音认为,媒体曝光童工问题,只是敦促地方监管部门将孩子送回家,很有可能将他们置于更为恶劣的生存条件之下,如此只会适得其反。
严格说来,这种声音也未必是反对媒体曝光童工现象,而是说若曝光带来的仅仅是禁止工厂招收童工,同时把童工送回家,则并未真正解决童工问题。这种逻辑符合现实,但且不说童工问题本来就击穿了国家的法律底线,具体在常熟童工事件中,这种论调也有意无意忽视了某种客观背景。
相较于以往自愿外出的童工,被曝光的常熟童工,并非完全是出自自愿。这不仅体现在他们是被市场化的童工中介以高价骗到常熟,也反映在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强制性。比如为了防止童工逃跑,老板将童工的身份证、工资卡等都悉数没收。因此即便承认童工现象存在某种现实合理性,那么,这种强制性的奴工现象,显然不包括在内。
正如这起事件中所表明的,一旦默许童工现象的现实合理性,任由他们地下化生存,用人单位的剥削和虐待恐怕只会变本加厉。再者,当社会各方都不得不妥协于童工现象的现实存在,大规模的童工现象还可能引发不当的效仿心理,而让原本可以继续完成学业的孩子提前加入到童工行业。
事实上,童工现象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有根治迹象,原本就与政府监管部门的暧昧态度有直接关系,而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成因复杂。比如童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政府,都在之中扮演了获利者的角色。对于输出地政府而言,辍学儿童能够外出务工,既可以缓解高辍学率所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能够“节省”教育经费;对于流入地的政府来看,童工则更是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压力。因此,表面看来,在未被曝光前,童工现象似乎令各方皆大欢喜,不仅于政府有利,对于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也是为他们提供了现实的生存之道。
然而,抛开法律不谈,这一切“合理性”都只是暂时和短视的。这些过早进入流水线的童工,所遭受的身体伤害不说,一旦社会产业转型升级,他们因自身文化的原因,将势必被淘汰,谁又来对他们的未来负责?从这个角度来说,童工这个群体的扩大,更会形成看得见的社会压力。
当然,强调要干预童工问题,显然不能止于媒体曝光、政府谴回,背后考验的其实是社会综合治理的能力。在谈及妥善解决童工时,首先有必要分析其成因。媒体的后续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童工都是来自贫困地区。但贫困作为病灶,还有具体的生发因素。比如有的孩子未必就是贫穷到上不了学的程度,而可能只是由于自身条件的厌学,而一些儿童可能是因为无法跟随父母进城,而成了留守儿童,还有一些则可能是因为义务教育的保障不够。而仅仅大而化之的将其指向贫困问题,并不利于他们回归到正常的人生轨道。
问题的解决,有复杂性和难度,但并不能因此就通过暂时的合理性来回避解决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而至少到目前为止,对于从根本上消除童工的土壤,无论是农村教育的扶持,还是精准扶贫的推进,相关方面恐怕都还远谈不上穷尽了一切努力。不管怎样,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能要么只能选择过早到工厂当童工,要么只能在家自生自灭,理性而负责的公共干预,应是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选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