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中的三个叛逆期(孩子的叛逆期都是父母造成的)

孩子一生中的三个叛逆期(孩子的叛逆期都是父母造成的)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你说说你,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上次给你安排了书法学习,你说自己坐不住。没去一周就回来了,这次你自己说要学街舞,才一天你就告诉我腿太疼了,到底想干什么?你一天能不能听点话?

还有上次周末你说自己去兴趣班,我去询问老师却说你没去学校,这些我都不想说,你能不能听点话,别再这样辜负我们了。

 

前几天坐公交车的时候,听到了一对母子的对话。本以为是父母在表达对于孩子的期望,没想到到最后却演变成了指责,甚至最后两人下车之后,孩子一直低着头而宝妈还在后面骂骂咧咧的。

在大部分父母的想法之中,自己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不务正业、叛逆、不听话,因为父母所给孩子设立的计划是较为完整的,一环接一环的状态只要孩子思考犹豫,这件事情都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当父母内心对于这些事情有了正确的分析之后,就会将所有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孩子不努力、不上进、不听话身上,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01孩子一生的三个“叛逆期”,父母“难管教”成常态

正常情况下,心理学家通过一定的分析表示孩子的一生有三个叛逆期,大部分父母在这个阶段所接触到的孩子都像是刺猬一样,一碰就疼。父母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 三岁左右:执拗敏感期

在差不多三岁左右孩子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他们会通过自己的认知对世界有一定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之中,总以为自己能够决定生活之中的所有事情甚至显得较为固执、敏感、执拗,父母考虑到自家孩子本身心理萌芽特殊期,自然而然也不愿意计较,但是却埋下了孩子叛逆的种子。

  • 7-9岁:做一个大人

在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学习阶段,可接触到到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也会推翻他先前对于父母的认知,甚至认为自己父母让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让自己脸上有光。

小时候认为爸爸是超人,长大之后却也能够发现爸爸身上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之中,由于一些父母的过度管控,也会让孩子想要去逃离心中的愿望,大都是做一个大人快乐的长大。

  • 青春期:自我意识顶峰

青春期的孩子一直是大部分家长比较害怕的存在,他们表现出来的一种执着感让家长无法忽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俨然是一个大人一样,他们也在刻意的去扮演大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独立自主。

只是这种决定很有可能和父母所表达出来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亲子之间矛盾激化,而父母所感知到的孩子状态一定是比较叛逆的,这也成为大部分父母较为赞同的存在。

 

02孩子的行为真的是叛逆吗?

可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自家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真的是叛逆吗?我们对于孩子的批评指责,难道对他们真的有好处吗?如果细细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父母眼中孩子的叛逆行为,其实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1)自然发展规律

在孩子不断成长长大的过程之中,其实心理也在随着身体不断的变化,这也是较为正常的状态。在三岁左右进入执拗敏感期,入学之后更加想要自己决定事物,青春期对于父母更多的是一种反叛。这是大部分孩子身上所存在的情景,我们就可以将它归结为自然发展规律。

2)自我诉求表达

孩子永远不像父母所想的那样,他们不会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意义的机器。当表达出来自己不愿意的情形时,孩子也享有和父母的交谈告诉父母自己内心想法的诉求,而一些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较为暴躁的处理方式就是他们的选择。

3)建立亲子边界感

父母和妻孩子之间本身就应该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边界感,只有这样孩子和父母才能更好的相处。可是现在一部分父母考虑到对于孩子的督促从来没有想过和孩子分离。

孩子内心有想要逃离的冲动,而父母又将他们一把抓住,这种边界感的缺失让孩子较为烦躁。

03孩子的这些行为真不是“叛逆”,父母弄清楚才能和孩子相处融洽

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表现出来的这种所谓的叛逆行为或许并不像父母所想的那样,仅仅只是他们想要反驳父母的话语。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行为,父母应该辩证的分析。

⑴爱顶嘴≠叛逆

一些孩子比较喜欢顶嘴甚至发展成为“一句顶十句”的状态,这让父母感到十分生气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有可能一巴掌、混合双打、棍棒教育、实际上爱顶嘴真的是叛逆吗?我们从另外一种角度思考,或许是孩子言语沟通能力,或许是对父母的信任关系建立。

⑵执拗倔强≠叛逆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孩子三岁的时候变得执拗倔强,这其实也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叛逆。任何人都有自己做事的原则体现,而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和自己一样,就会认为孩子有自己的坚持显得较为叛逆。因为孩子不愿意听他们的,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孩子自我的成长而已。

⑶特殊个性≠叛逆

生活教会父母应该和群体生活,但是孩子却更加倾向于特殊个性的状态,父母从这就会了解到孩子不太愿意像主流习惯一样生活。

可是难道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个机器,像一个模板一样和别人生活的一样吗?孩子有些时候表现出来这种特殊个性,仅仅只是他们内心真实想法的表达,父母应该庆幸而不是认为他们叛逆。

04父母如何重新定义孩子的“叛逆”,让娃更好成长呢?

大部分父母对于孩子的叛逆有一定的误解,作为父母如果我们愿意去重新定义所谓的叛逆或许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看法甚,至和孩子相处起来更为融洽。

缺点的另一面是优点,优点的另一面也是缺点,这种相互融会贯通的方式大家一定要了解,而对于叛逆的重新定义也是从这两方面来说的。

?孩子的叛逆或许可以这样理解:

①有自我思想、自我意识

有一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突破自己内心的桎梏,他们在面对很多事情时总是跟随别人。因为担心自己说出的话,会遭受到别人的不满,只有选择盲从才能让他们心安。

可是这样的孩子他们是不幸福的。而对于父母眼中的叛逆孩子来说,他们既然能够和父母表达,就暗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我的意识。

②孩子勇猛有冲劲

叛逆的状态并不是任何人都曾选择过,所以我们应该清楚这种叛逆的状态也只有少部分人能够体会。在小时候较为叛逆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身上必然会存在一种勇猛的情绪,做什么事儿都有冲劲儿。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很多人缺乏的,这种性格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小时候都敢和父母对抗,长大了必然也会有自己的能力去表达内心。

③孩子不可替代

当孩子成为一个特殊的人,父母通过一定的教育也会让他们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或许我们有些时候所摒弃的叛逆才是孩子未来成功最为缺少的东西,当孩子表现出来个性特色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以欣赏的态度,那么孩子也会发展的更好。

叛逆“优点化”,父母如何运用?

当我们对于叛逆有了重新定义之后,父母要了解到孩子本身的优点,当然也需要思考到底如何运用这样的想法去促进孩子成长?

①认同孩子的行为

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孩子的行为,最少也应该以一种平和的状态去和他们相处,而不是随意指责孩子的所有行为。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了解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理解并且认同他们的行为。父母有这样想要平和解决的状态,孩子自然而然也会以一种柔和的情绪和父母相处。

②适当的引导最关键

不管怎么说,父母在孩子人生之中所扮演的角色较为重要。孩子慢慢长大之后,父母也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什么都要安排的管理者到最后默默无闻地引导着。可能巨变让父母感到为难,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这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③鼓励孩子自我发展

现代社会不缺少优秀的人,但是却缺少很多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我们如果能把自家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特点、有特色、不可替代的人,相信他们未来也会表现出来比较优秀的状态。

普遍意义上的叛逆是父母群体对于孩子的一种误解,如果我们愿意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种所谓的叛逆,相信也会改变你和孩子相处的方式,甚至让家庭变得更为幸福美满。在面对孩子所谓叛逆情绪时,你是怎样做的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7-15 下午9:14
下一篇 2022-07-15 下午9:14

相关推荐

  • 二年级的孩子叛逆期怎么办

    二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这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自然趋势,但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需要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叛逆期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

  • 学生厌学心理咨询成功案例

    孩子是个上高一的男孩,小学时住在老师家中,有多个孩子与自己相伴,后来就孩子一个人了,孩子感觉寄人篱下,很不舒服,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孩子之前中考没有进入理想的高中,一次考…

  • 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下面是一个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案…

  • 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感悟

    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感悟 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都期望的事情,但是心理健康却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多,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特别注重孩…

  •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

    有很多家长跟我说,孩子成绩一般般,有时候排名更差,找了很多方法,问了很多人,还是效果不明显,真的很头疼。这时候我就会问了:“孩子成绩差,家长有没有追究其根本的原因。”有的家长的回答…

    2022-05-14
  • 宠溺孩子的危害

    一个中年母亲,因为宠惯儿子迷恋网络游戏,被儿子手持棍棒威逼要钱,吓得被迫逃匿他乡。 这个中年母亲叫红霞,如今已经4年多了,与痴迷游戏的二儿子刘超断绝了一切信息联系。 就连她的丈夫刘…

    2022-05-27
  • 玩游戏沉迷的人的后果

    “沉迷网游”,一直以来就是全社会共同高度关注的话题。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戏,全国政协委员还提出过“建议强制人脸识别登陆网游”的提案,当然,这也引发了支持与反对双方激烈的讨论。 在支…

  • 10岁儿童沉迷游戏

    儿童游戏沉迷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孩子们的游戏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频繁,这也导致了一些严重的后果,如影响学业、社交…

  • 关爱孩子心理健康的话语

    关爱孩子心理健康的话语 孩子们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关注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 …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访谈节目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访谈节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今天的访谈节目中,我们邀请了几位家长和专家,共同讨论如何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并建立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