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症有哪些(儿童抑郁症是什么表现)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根据中国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受抑郁困扰的青少年高达24.6%,如果再加上儿童期的孩子,这个数字会更大。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儿童抑郁症不仅发病率高,也存在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很大影响。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三方面:
情感方面:患儿表现为情绪低落,体会不到愉快感,悲伤,容易发脾气。对玩不感兴趣,甚至自暴自弃,严重的会出现自残、自杀观念或行为。学龄期的儿童可以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心情,比如“心情不好”、“玩什么都没意思”……幼儿或学龄初期的孩子有时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心情,可能会表现为经常哭泣、对刺激反应缓慢、行动缓慢、睡眠差、食欲下降。
行为方面:患儿可以表现出外化性行为问题,如上课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变得不听话、反抗、不好管教、在学校不守纪律、跟同伴关系不良,甚至会出现打架、逃学等违纪行为;患儿也可以表现出内化性行为问题,如变得孤独、退缩、不爱说话和社交,不与同伴玩耍等。
躯体方面:年龄越小的患儿躯体症状越多,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或增加、头痛、头晕、腹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尿床。
家长通常很难接受孩子患上抑郁症。经常会有家长反问“我家孩子没有自杀,这肯定不是抑郁吧?”“孩子现在是青春期,所以脾气大,怎么会是抑郁症呢?”……
了解了儿童抑郁症的表现,我们就会明白抑郁症的孩子表现真的可以千差万别!像琳琳这样年龄相对较小的孩子,对于情绪的表达还不够清晰和准确,会经常表现出肚子疼、头疼、心慌等身体不舒服。也有很多孩子表面上看起来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也能正常跟同学交流,也可以坚持上课,但内心却非常痛苦、压抑,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才会选择就诊。也正因为如此,孩子的病情很容易被周围人忽视,从而延误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影响。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那为何抑郁症会找上花季少年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孩子太脆弱、抗压能力太差或者缺乏历练吗?这是对儿童抑郁症的一大误解!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的父母,其子女出现抑郁的概率会更高,特别是在儿童期和成年早期。因此,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的孩子患抑郁症的几率会更大。
环境因素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在抑郁症的起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孩子缺乏父母关爱、受到父母的言语暴力、或者与兄弟姐妹关系不良等,都可能导致抑郁症发生的概率增加。孩子也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孩子也更容易出现抑郁症。但儿童抑郁症的发生是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并不是某种独立因素导致的。
当发现孩子出现了抑郁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可以请专业人士为孩子做全面的评估。专业人士会与孩子及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及关系密切的人面谈,以全面了解孩子的临床症状、家庭结构及功能,有无重要生活事件作为诱因等。
其次,家长可以尝试改变养育方式,对孩子做到多听、多做、少说。家长要认识到儿童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多耐心听孩子的述说,看到孩子的痛苦,接纳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表达不良情绪。多做有利于缓解孩子压力和痛苦的事情,比如多陪伴孩子,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多看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适当降低孩子的学习压力和目标,不能把上学作为病情恢复的唯一标准。对孩子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和保证,少说斥责和批评的话。
最后,家长需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孩子生病,父母都焦急万分,有时会比孩子更不安。父母之间确保良好的互动,家庭成员之间多关爱,创建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面对孩子生病保持耐心和冷静。
当抑郁症来袭,孩子遭受着巨大痛苦,家长心力交瘁,老师也担心着孩子的身心健康,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但儿童抑郁症并不可怕,因为我们现在有很多对抗它的方法,当发现孩子出现了抑郁症的表现,请一定不要讳疾忌医,尽快向专业医生求助!在孩子、家长和专业人士的努力下,定会寻找到适合孩子的干预方法。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抑郁症终会消退,孩子终会重回健康快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