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一起成长(青春期叛逆的真相:他们成长了,而我们没有)
家里有个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真够受的!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看着自己千般疼爱、万般辛苦养大的孩子,如今翅膀硬了,敢顶撞了,
那副“你能把我咋地?”的损样子,真是让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四十多岁的女人聚在一起大多会聊什么——青春期的“逆子”。
而且每次都会被自己“逆子”扎心的经历弄得痛不欲生,最后往往还会对我感慨一句:
“还是你运气好,看你女儿多懂事啊!”
我只能“呵呵”了,
谁家的孩子谁知道,谁种的苦果谁受着!
我家的母慈子孝背后,经历过漫长的被“叛逆”的女儿改造的过程。
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我们的关系一度变得很僵:
曾经无话不说的她,开始有自己的心思,
有些心里话宁可跟她姨妈说,也不跟我说;
我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对的是她紧闭的房门、锁起来的日记本,还有越来越大的脾气……
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一次家长会上,女儿的班主任告诉我们:
孩子进入初中,正是叛逆期,要想让孩子学习好、性格好,你们就不能再简单粗暴了,要跟孩子交朋友!
我心想:这特么不是废话吗?难道我不想?
虽然这么想,但还是不得不耐着性子压着脾气这么做。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
我学着怎样和她沟通,
我学着怎样察言观色,
我学着怎样引导她愿意说心里话,
多少次我默默流泪觉得委屈,
多少次我怒火中烧想要放弃,
我用了比当年高考还多的精力去学习,
可还是一次次没有迈入她心坎的大门。
终于在我的努力下,高二那年,我们的关系终于开始缓和,我也发现了她的”叛逆“,其实只是一种表达方式,
她希望借此让我给她的,是理解和接纳、是信任、是尊重……
理解和接纳:“生气的时候,最不想听的就是:你别生气!”
有一次,女儿放学回来一脸的不高兴,我大概问了问原委,才知道是老师的临时安排打乱了她的计划,有点生气。
我随口说了一句:“好了,别生气了,老师也不是针对你的。”
没想到她腾地站起来,进了她的房间,“呯”地一声关上了门。
我当时那个气啊,心想:真是不识好歹!好心劝她她还来劲了!
后来才知道:
我们看到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总是急于让她”好起来“,
其实是对她负面情绪的不接纳,好像是在说:
你不应该生气!
可是生气本身就是她真实的感觉,不是你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关掉的。
所以在她生气的时候,
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她、接纳她,等她情绪宣泄完了之后,很多时候就没事了。
信任:“如果你不相信我,我就选择做个坏孩子!”
女儿当时午饭是在学校餐厅吃的,平时吃完饭要自己把餐具按要求清理后,放到餐具回收处。
可是有一天她回来跟我说:
“这几天学校找了几个阿姨,专门站在那里看有没有人没有按规定放好餐具。
我平时都是规规矩矩放回去的,可是今天我就有点生气,
感觉她们监视我们,就是不相信任我们,我就故意趁她们不注意放在别处了。”
我第一反应当然是她做得不对,但忍住没有急着给她讲道理:
“你是觉得如果别人信任你,你做起事情来就会更心甘情愿?”
“没错啊!”
顿了顿,她又接着说:
“其实,我现在想想,我今天做得也不对,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会儿心里别扭,就想对着干。”
我表面平静,心里还是一惊,心想:
以后要想让她好好学习,最好先表示相信她是愿意上进的!
尊重:“你试图在安排我的假期?!”
女儿高一的时候,因为各种不适应,所以学习成绩也堪忧,
我开始研究各种学习方法、时间管理,
等她放了寒假,我就开始给她各种渗透,
她看到了我的企图,特别不耐烦,甩下两句话:
“你是不是试图规划我的假期?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自己的打算?”
然后扬长而去……
即便我整天修炼,我也是气得心跳加速,
一个人坐在那儿,看书也看不进去,家务也没心思干,
等老公回来,我哭哭啼啼给他诉诉苦。
慢慢地静下心来又不得不反思:
我是不是包办得太多了?我的办法是不是一定比她的好?
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也是不得不明白,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在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想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空间,让她自己去尝试并不断地积累经验,
尊重她的决定和选择,才是真的帮她长大吧。
像这样的事情大大小小发生的太多了,
但随着我对她越来越多的了解,
越来越多的理解、接纳、信任和尊重,
我们的关系反而越来越融洽,
她的“叛逆”在得到理解之后,
也没有了之前硬性的对抗的。
青春期的叛逆如果处理不好,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彼此的煎熬、相互的折磨,
指望孩子有一天能“浪子回头”真的是异想天开,只有我们自己忍受委屈的改变,
才会在往后的相处中苦尽甘来。
改变相处模式的过程很漫长,什么时候见效果,谁也确定不了,
怎么能做到,需要方法和耐心,还有足够强大的内心。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你想不想做,能不能做,
这都是改善关系唯一的途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