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学生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机制)
人民网南京3月8日电 (王丹丹)对于日益突出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吴智深建议,尽快制定和实施《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实施方案》,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吴智深委员认为,建立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需要遵循人性化、预防性、教育性、参与性、实效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当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学生家庭及其它社会各方的积极作用,实现心理预警和干预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增强机制运行的有序性和实效性。
“建立统一的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重点在于设立两道三级系统,一道是三级预警信息传递系统,一道是三级干预系统。”吴智深委员提出,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监测中心,形成班级、学校、主管行政部门三级预警信息传递系统。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设立班级干预、学校干预、主管行政部门干预的三级干预系统。
吴智深委员认为,应在预防上多下功夫。不仅仅针对全体学生,还应该对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学校德育部门、心理辅导室要明确岗位专人负责,强化以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级心理委员和班团干部、各学科任教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学校需要设立“心理预警监测中心”,可包括由学校心理辅导室、各年级组、各班级和学校安保部门组成的校内信息监测点和由家委会、当地派出所等组成的校外信息监测点。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由学校心理预警监测中心负责收集并进行评估,根据事件的不良程度与紧急程度,分级别预警。
“干预是最终目的。”在吴智深委员看来,干预者必须在短时间内通过评估迅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危机情境及其反应。在评估的基础上由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制订符合学生身心状况的专业化的具有高实操性的干预方案,并由具有专业心理咨询资格的心理辅导教师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应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