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期的表现(孩子逆反期有几个阶段)
很多父母们都以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才会出现逆反现象,开始变得叛逆,但却很少有父母知道,其实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并不是在青春期,而是在三岁左右就开始了。
孩子叛逆期怎么引导?按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来讲,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的,针对孩子叛逆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引导方法是不同的,赖颂强老师在讲解孩子叛逆期怎么办的课程里分析到,父母如何从孩子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规则等方面综合去引导。
也就是孩子的“第一逆反期”。
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他的运动能力开始迅速的发展。
并且逐渐能熟练、灵活、准确的运用物体,与此同时,他的语言能力也逐渐发展完善,此时的他,会对周围的一切新的环境都感到好奇,都想要去探索。
这个时候如果大人去阻拦他的的探索,他便会产生反抗心理,无论是在言语上还是动作上,都反抗大人的要求与命令。
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还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的叛逆,十分的着急担心,有的孩子会把“我不要”、“偏不”放在嘴边。
其实这是孩子再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告诉大人:我是独立的,我想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可能会有以下表达独立的方式:
第一点,喜欢说“不”。孩子学会说话、走路后,发现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可以靠走路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
因此他会急于向别人表现“我自己可以,我能行”,而对所有不合自己意愿的行动,他都会很干脆的说不。
在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要理解孩子,不要对孩子的“不”感到生气愤怒,要明白这个是正常的现象而不是孩子故意与你作对。
如果你发现孩子开始有意无意的反抗你,告诉她睡前不能吃糖,她偏要吵着吃,告诉她不准乱扔东西,她就把玩具扔到了地上,告诉她不准踩水,她偏要往水洼处走,孩子的这些反常行为其实就是进入逆反期的典型表现。
第二点,爱发脾气。到了逆反期,曾经在我们眼中听话乖巧的孩子会突然变得任性、蛮横。
如果想要的东西,你不买给他,他就会又哭又闹;如果有人让他不开心了,他就开始大发脾气,谁劝都不听。
在这时候,我们要耐心地等他发泄完,然后再向孩子询问他发脾气的原因,解释我们没妥协的理由。
第三点,不和我们亲近。曾经什么时候都要赖在我们身边,我们一走就哭闹不停的孩子,会突然变得“独立”了,变得不爱与我们在一起了。
当我们想要抱他的时候,他会不让我们抱着;当他在玩游戏时,不让我们在一旁陪着。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不能沉浸在“孩子不亲近我了”的负面情绪中不可自拔。
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孩子不亲近我们了,是因为他自己能独立完成事情了。
所以说,家长在孩子进入逆反期后,不需要太过于着急担心。柠檬发现,在这过程中,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过于施压,强迫孩子“听话”。在孩子反抗时,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因此会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不允许孩子说“不”。
要求孩子要听从自己的命令,这种方法往往会让孩子丧失自己的自主能力和判断力,变成一个没有主见、胆小懦弱的人。
第二种是过于溺爱,对孩子百般顺从,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无条件答应,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因为一味的溺爱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形成蛮横任性的性格。
的确,如何在权威与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很难的。
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摸索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