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自卑感怎么调整(青春期心理自我调节)
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朝气蓬勃,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但是这个时期呢,也是最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时期。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个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绪的波动,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这就是需要父母系统学习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帮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帮孩子做好心理营养,心理建设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老师在直播课里都有系统讲解,想学习的家长联系我们。
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们把青春期称为心理发展的狂风暴雨期。因为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个体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往往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闭锁性与开放性共存,勇敢与怯懦并存,高傲与自卑共存,否定童年与留恋童年共存。
而且情绪上也存在两极性,他们往往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性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这些青春期少年的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这个阶段较多发问题的情况。
他们时而自大时而自卑,极端情绪状态多,往往认为自己的伤痛无人能懂,反抗父母又依赖父母,渴望与异性接触却又躲避异性,而且往往很小的事情就可能会引起他们情绪的爆发。
但是我们父母需要了解的是,青春期的个体,有如上述的情况,并非其主观刻意所为,因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有其阶段性的规律,这个时期的个体生理上并不完全成熟,他们的性腺逐步成熟,但是神经系统尚未成熟,于是外在就会表现出各种父母不理解的“叛逆”行为。
因此这个阶段父母应该以疏导为主,不可粗暴地责骂体罚,不可轻易否定孩子。应该多去学习教育理念,结合孩子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孩子的激励模式与强化方式,逐步引导孩子步入正轨。
本篇目主要针对青春期个体的自卑心理讲解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以及其解决方案。
青少年自卑心理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形体容貌方面:因为这个阶段的个体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把形体样貌作为衡量个体在班级群体里的地位的一个标准。因此有的同学因为形体容貌方面稍差而引起自卑心理,进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是神经症。
2,成绩方面:我国青春期个体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其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在学校里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3,家庭条件:虽然在学校期间家庭条件的好坏不是学生群体内“地位”的主要衡量标准,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影响。
4,个体才能方面:青春期的个体往往很多会有些特长,那么相应的一些相对平庸的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
除了上述自卑的来源之外,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家庭环境也会对孩子的自卑心理形成有影响。
1,父母教养方式:阿德勒认为父母的溺爱会助长孩子自卑感的形成
2,出生顺序:阿德勒认为一个家庭里长子和最后出生的孩子容易自卑,因为对于家庭的第一个孩子,教育经验相对匮乏,因此长子遭遇的失败较多,所以容易自卑。最后出生的孩子因为经常受到质疑,所以也容易自卑。
家长应对青少年自卑心理的方法:
1,改变不合理认知:家长应该认识到青少年自卑心理有其年龄阶段生理特征的影响,而且自卑也并非绝对有害,正如阿德勒所说,自卑虽然有可能导致神经症,但是自卑感会对个体成长起激励作用,因为个体在某方面自感不如人时,往往会在其他地方面加倍努力,最终在其他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因此家长先应该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辩证地看待自卑现象。
2,根据孩子实际情况确立帮助孩子培养自信的长期方案:如家长可以发掘孩子的真正兴趣和爱好以及天赋所在,帮助孩子把这种爱好变成自己的特长,这其中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支持,以及及时强化。
3,培养孩子意志力:在孩子有了一定的爱好并且使爱好转化为孩子的特长后就可以开始着重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因为有了强大的意志力,孩子就越来越敢于去尝试其他的事,在有了多次的成功经历后,孩子也会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逐步进步,从而逐渐去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从而彻底摆脱自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