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家建议,“让跟不上的孩子留级,缓冲一下”,也就是恢复“留级”制度。关于这个问题,赖老师也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自从86年,全国推广义务教育之后,“留级”这件事就被慢慢“摒弃”,到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后,就彻底不允许了。为什么呢?一是因为“留级”制度占用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在当时,全国范围内教育资源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留级”是一种浪费教育资源的表现;二是因为“留级生”普遍被贴标签,被认为是差生,“留级”给孩子带去了羞辱,是一件伤孩子“自尊”的事情。
a、过去认为,“留级”制度占用大量教育资源,导致很多人上不了学、上不好学!但是就现在来看,国家的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地发展,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学生”上学的需求,现在缺乏的只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一部分跟不上进度的孩子“留级”缓一缓,这是人性化的表现。
目前,农村学校大部分已经“场地大、学生少”。而最有留级意愿的就是农村的孩子,因为农村的孩子普遍基础差,适当进行“留级”,给孩子一点缓冲时间,是有必要和有条件的,毕竟,农村现在生源本身就少。
那么城市的学生要留级怎么办呢?个人认为,城市里就存在占用教育资源的问题,城市的学生要留级,就应该择校留级,到教育资源大量空余的学校进行留级。其实说到教育资源的浪费,“留着不用”才是最大的浪费;
b、部分人认为,“留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这一讲法就现在来讲就过于严重了。现在,在没有一点“惩戒手段”、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的背景下,受伤害的不是学生的自尊,而是教育的“自尊”。过去我们处理问题学生的办法有两种,开除或送到工读学校,现在不能开除了,工读学校也没有了,问题学生在学校又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导致校园暴力、欺凌现象多发,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增加“留级”制度,让学校教育在家长、孩子心中有一定的威慑力,那样家长才会尊重老师、学生才会尊重知识。
当然,留级作为一种制度存在,并不一定要用,但是一定要有,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而不落,威慑一下,这才是最好的、有人性化的教育。
c、“留级”不单单是学校的“惩戒”手段,更加是家长迫切需求。面对基础差的孩子,老师的无力和家长的无奈,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部分学生上“初一”了,但还不会加减乘除,面对这样的学生,请问老师该怎么教?又怎么认真教?
现有的制度下,这样的学生就是混,每天盼星星盼月亮,盼到初三了,顺利毕业,拿个毕业证。但是他们真的有初中的知识水平么?“毕业证”教育真心让孩子苦,让老师难。
那么家长不愁么?曾经就有很多家长来向君山咨询,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留个级”,想让他把前面的基础补上一点,不至于在课堂里一点也听不懂,浪费时间。但君山只能告诉他,“不能”,因为现有的学籍制度下,一个人一个号,只能“休学”,不能留级。家长听后,更多的是无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