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络成瘾的情况非常严重,每次父母提醒孩子不要玩手机,督促孩子去学习,孩子就会和父母吵架,严重了甚至和爸爸妈妈动手,教育机构的学习资料和咨询老师也让家长顺着孩子,无条件的接受孩子的行为,但孩子的行为却越来越逆反,真的没有办法在不让孩子逆反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明确网络界限吗?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昊昊一开始只是因为看到同学们都有手机,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一个,就缠着爸爸妈妈买了一款最新的游戏手机。他在网上看到别人说自己的这款手机性能非常好,不管打什么游戏都不会卡,昊昊抱着一时的好奇心就试了一下,结果就渐渐发现了打游戏的乐趣。
上课的时候也偷偷玩手机,为了空出时间玩手机,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等到爸爸妈妈发现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天天抱着手机不肯撒手,排斥去上学了。
一旦爸爸妈妈让他去学习,昊昊就大喊大叫的,如果爸爸妈妈想没收他的手机,他会还跟爸爸妈妈打架,动手要把手机给抢回来,甚至言语特别激烈的威胁爸爸妈妈,如果不把手机还给他,他就自残或者自杀。
爸爸妈妈看着自己没有办法纠正孩子的习惯,还去教育机构咨询了如何帮助孩子戒除网瘾,按照教育机构的课程,无条件地尊重、接纳孩子的行为,但是孩子打游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行为也越来越逆反了。
爸爸妈妈很无奈,难道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在不破坏亲子关系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明确网络界限吗?
我们左养右学教育做家庭教育11年多来,每一个孩子沉迷手机网瘾的家长来咨询时,第一句话就是,如果帮孩子建立网络界限,孩子变得更逆反怎么办?我们一起来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孩子逆反?
一、家长你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有边界感吗
不管孩子是抵抗不住网络的诱惑,还是用自己威胁父母不敢管自己,都是因为孩子缺少边界感。
孩子面对陌生的网络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分辨不出来网络和现实生活的界限,陷进网络中而忽略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让孩子封闭自己,影响和外界的沟通,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如果父母在孩子刚开始上网打游戏的时候,没有帮助孩子建立网络界限,孩子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件事情是正常的,等到孩子情况严重的时候,如果父母再去阻止就已经晚了,那个时候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而父母是在限制自己的行为自由,就会造成孩子的逆反。
当孩子第一次威胁父母时,父母不应该忍让,要第一时间制止孩子的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是错的,威胁爸爸妈妈根本没有用,孩子才会有所顾忌,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如果亲子关系没有边界感,会真的好吗?
有的父母包括教育机构的专家老师都说,面对孩子的逆反,家长应该和孩子成为朋友,提倡家长无条件的去尊重、接纳、理解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坏习惯和不良情绪照单全收,孩子看着父母无条件的听自己的话,表面上看当然亲子关系就会变好。
可是实际上呢,如果父母真的这样做了,孩子就会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孩子是强势的,父母是相对弱势的。
一个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双方可以平等的沟通,友好的交谈,而不是说一方都完全顺从,那样的亲子关系去扭曲的不正常的。
三、建立界限感不是单方面的,不管孩子还是家长都需要
有的家长在面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将一切行为都归于在孩子的错误身上,他们向教育机构寻求帮助,怎么让孩子更听话,怎么让孩子可以理解爸爸妈妈,怎么让孩子不再逆反,但却忘了孩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可能是自己造成的。
有的家长看孩子不听话,就又打又骂,让孩子感到委屈,导致叛逆;有的家长不断纵容孩子,导致孩子的界限感模糊。
换句话说,孩子很多的不好习惯都是家长惯出来的,想要改变亲子关系,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首先父母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确自己的立场,要明确自己作为家长的角色,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四、有界限感的亲子关系,才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明确亲子关系的界限,让孩子不能够仗着父母的疼爱就肆无忌惮,要让孩子对父母心存敬爱。但是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够太过强硬,就像是虎爸虎妈一样,严格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指示做事,让孩子跟自己的关系越来越差。
爸爸妈妈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是彼此尊重的,当孩子做错事情或者有什么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可以好好的父母沟通。
同时如果孩子觉得父母在教育自己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也可以向父母反馈,爸爸妈妈也应该及时仔细地反省着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和爸爸妈妈敞开心扉,友好的相处。
如何30天帮孩子戒除网瘾,建立界限,改善叛逆厌学,不上学等问题,欢迎大家关注与私信我们,免费领取指导方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