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提到少年一词,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青春,阳光和美好”,却忽略了藏在背后的隐秘与苦痛。

“上海南汇某中学初二女生因学习压力大跳楼自杀,留下一封三页长的遗书。”

“江西11岁男生6楼跳下身亡,原因是寒假作业没有写完,遗言写到好好对待剩下的孩子们。”

“四川广安岳池县一名高一学生厌恶自身家庭,选择服用农药自杀身亡。”

从2021年初截至2022年1月末,西安市中心医院职业病中毒科就收治了十几例青少年服药服毒自杀的病例,震惊之余也为之惋惜。作为家长来说识别出青少年自杀风险的信号尤为重要,青少年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以及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本身就容易诱发情绪波动,再加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日益功利化,缺少温情和包容。会让孩子产生更多自我批评,而这种自我攻击恰恰就是青少年抑郁的核心影响因素。被忽视或被言语和躯体暴力对待的孩子,在生命早年就备受创伤,不断加重他们的自我否定和无价值感,让他们更加敏感自卑。

关于青少年自杀的一些误解

问:青少年自杀是一件低概率事件吗?

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在10-25岁青少年非疾病死因中,自杀仅次于交通事故和溺水。因此,需要对有自杀念头的青少年多加关注。

问:自杀的青少年都是心理脆弱吗?

不全是。很多新闻报道青少年自杀的导火索常常是很小的事情,如考试不合格,老师父母责骂,男(女)友分手等。原因很复杂,涉及的因素包括个人生理,心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比如患有精神疾病,霸凌,家庭暴力,学业压力,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已出现低龄化趋势。

问:孩子出现哪些情况,家长需保持警惕?

威胁要伤害自己,或开始谈论死亡,暗示或回避,家长要认真对待,尤其当孩子有了一个特别明确的行动计划;

学习压力大,成绩显著下降,出现逃学等行为;

无望:生活毫无价值,无法改变,没有意义,找不到生活的动力和目标;

不计后果地行事或从事危险活动;

封闭自我,远离家人,朋友,社会,缺乏联系,感觉孤独,没有归属感;

情绪波动剧烈,焦躁不安,自我压抑,难以入睡或嗜睡等;

感到愤怒失控或寻求报仇,人际关系变差。

当一个人表现出自杀的征兆时,往往是一种求救的信号。说明他内心挣扎,想要得到帮助,摆脱痛苦。

1.多关心和陪伴孩子,询问他们在学校和日常生活当中的情感状况,跟朋友的相处,而非仅仅关注学业成绩和表现。改变教养方式,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2.父母的交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自身做好榜样作用,倾听孩子的想法,观察孩子的行为,教会孩子如何以健康的方式来管控情绪。

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接纳真实的自我。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奇迹的种子,只要你善于激励,充分肯定,积极的心理暗示就能激发他的潜能。

4.安全保障,如果你认为青少年目前的状况迫在眉睫,请立即带他们去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帮助。稳定情绪,确保他们无法获得危险物品。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

——纪伯伦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7-02 上午7:37
下一篇 2022-07-02 上午8: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