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物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的饮食消费水平也显著提升。但同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就是肥胖率的上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意味着每五个儿童青少年中约有一个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也呈低龄化发展趋势,科学调整青少年饮食结构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降低青少年肥胖率已刻不容缓。
2021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的问题,农村超过了城市。
导致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遗传基因、缺乏运动、心理因素、营养过度等,但大多数青少年的肥胖与遗传基因无关,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更值得警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青少年肥胖的关键手段。一是要合理饮食,一日三餐荤素搭配,每天适当补充些水果,少吃含糖量高的零食和油炸快餐,少饮用碳酸饮料;二要坚持运动,适度、规律的运动是防止青少年发胖的好方法,经常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打篮球、踢足球等,既可以增强体制又利于控制体重;三是科学减肥,在减肥过程中不应该过于严格的控制能量或者营养素摄入,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