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给妈妈的心理学”
8月3日,央媒《经济参考报》点名批评某知名游戏,说网络游戏是新型“毒品”。
先不说游戏里的暴力和色情色彩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更可怕的是,游戏公司会请专门的“心理专家”设计,目的就是让你一玩就上瘾,不断投入时间和金钱。
行为和脑科学博士、游戏设计师 John Hopson 在一篇文章中把游戏玩家和老鼠类比,说一些基本的学习规则同时适用于人类和老鼠。
文章一发出,他就被微软雇用了,担任某在线游戏的研发项目主管。(???)
拿这种思路设计的游戏,就是把孩子当小白鼠一样驯化的PUA;游戏公司用这种方式赚钱,是不是有欺诈的嫌疑?不要说小孩,大人也抵挡不了啊。
虽然赞成对游戏进行管理,却不赞成把孩子成瘾的责任全推给游戏,更反对那种不问青红皂白就没收手机来“治疗”孩子的行为。
01
人为什么会游戏上瘾?
人为什么会游戏成瘾?
“心理专家”设计游戏的套路,主要是根据斯坦福大学心理教授Fogg 提出的说服式设计(persuasive design)模型,原则就是,创造比现实更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虚拟环境。
也就是说,游戏上瘾的小孩,一定是在游戏中更“好”(高效、舒服、简单等)地满足了TA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要。
北京安定医院成瘾学科主任盛利霞指出,在门诊中接诊的未成年人患者中,“90%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他们普遍情绪调节不佳,容易孤独,自我效能感低。”
网络成瘾被认为和大脑边缘系统或者大脑皮层某些部位的5-羟色胺(5-HT)功能失衡有关,5-羟色胺和情感、心境有很大关系。
严重的网瘾者有可能首先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缓解,才能进行心理干预;
而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根本没那么痴迷游戏或者手机,成瘾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背后的心理原因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银子是北京某医院成瘾中心副主任兼心理医生总督导,她在《断瘾》一书中分享了12个网瘾青少年治疗的案例。
每一个孩子成瘾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因,但相同的是,每一个“生病”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生病”的家庭。
02
各有各的原因
沉迷于游戏中的孩子,各有各的需要。
案例1:发泄愤怒
龙龙是人们眼中的“不良少年”,经常打架,喜欢飙车,和各种各样的女生交往甚密,参加不良社会团伙。
龙龙游戏上瘾的过程很有戏剧性。
暑假期间,父母担心龙龙在外面惹是生非,就把他反锁在家里。他们原以为这样会激怒龙龙,又像以前那样把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但龙龙的反应却出乎意料。
他每天都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脑前,因为迷上了一款枪战游戏,这款游戏节奏紧张、效果逼真,特别吸引龙龙这样喜欢对抗的男生。
龙龙在现实生活里像过街老鼠,但在游戏里,他打死的人越多,他的级别就越高,还有人为他叫好。
网络游戏最让人着迷的部分,可能就是能“正当地”释放人性的“恶”,而这些东西在正常生活中一定是被压抑的。
龙龙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亲眼目睹过父母的“激战”,妈妈抽出了蚊帐棍甩向爸爸,爸爸把床向妈妈踹去,床腿都被踹断了。
妈妈对龙龙要求严格,只要犯一点小错就会挨揍,而且不许他哭;爸爸倒是从来不打龙龙,但是他情绪很不稳定,喝醉了就发脾气砸东西。
龙龙学会了用暴力应对一切挫折,拒绝表现“脆弱”的一面。
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个天生的混蛋,可当他敞开心扉时,你会发现,他只不过是一个愤怒无处发泄的孩子。
而龙龙的妈妈为什么会这样,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
她童年时也被严厉地惩罚过,违抗父母管教的孩子,可能更激发了她的控制欲和挫败感。
做了母亲以后,她也没什么别的事,本身的自尊水平比较低,培养孩子就成了她的自信来源。
龙龙做了错事,她首先感到的是自己没面子了。
细究起来,父母也有值得同情的经历才会变成今天这样,但是既然身为父母,就一定要搞清楚,谁是成年人,谁应该在情绪上表现得更成熟?
案例2:被宠爱的感觉
20岁的莹莹是12个孩子里唯一的女孩,但她玩的却不是一般女孩喜欢的可爱的Q版游戏,而是男生更青睐的血腥、暴力的在线角色扮演游戏。
一般来说,男性更在意游戏里的竞争性和成就感,而女性更在意玩家之间的关系、内心情感的表达。
莹莹玩的游戏女生很少,所以她很引人注目,很快就有男生陪她打怪升级,还喊她“老婆”或者“宝贝”。
在网络里很快和“恋人”打得火热的莹莹,现实里恰恰是很害怕投入感情,这都是因为她和父母的关系。
莹莹妈妈32岁生下莹莹,怀孕时夫妻就出现了矛盾,妈妈情绪低落,就怪起肚子里的孩子来。
莹莹生下来以后,看到女儿这么可爱,妈妈感到自责,于是加倍宠爱孩子,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从小就要求女儿事事完美。
莹莹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妈妈有了婚外情,还患上了反复发作的妇科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让她变得急躁易怒,对莹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只要莹莹的做法让她不满意,她随时都会爆发。
如果正在吃饭,她会用筷子抽莹莹的脸;如果是在扫地,她会用笤帚打莹莹的身体;手无寸铁的话,就会抓头发、扇耳光等等。
莹莹根本无法预料什么时候会惹恼母亲,所以她很怕回家。不幸的是,一天在漫无目的地闲逛时,她被一个貌似可亲的大叔带回家qj了。
当她带着满身伤痕跌跌撞撞回家后,妈妈却因为她回家晚了,二话不说就把她揍了一顿。
读初中的时候妈妈就发现莹莹情绪焦躁,笑容越来越少,睡眠困难;等到高中时带莹莹去看心理医生,妈妈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再也没有用拳头“教育”莹莹。
虽然粗暴没有了,她开始加倍疼爱女儿,带女儿四处就医、跑很远的路买女儿爱吃的菜,但是另一方面,牺牲感又让她为了一点事就没完没了地抱怨。
她的控制欲也从没有消失,总是监视和限制女儿的举动。
对于这样矛盾的母亲,莹莹有时为她的付出感动,有时又恨不得彻底离开她,吵吵起来,又会为自己对母亲不好而懊悔。
父爱的缺失、母女俩虽然彼此厌恶但不得不天天捆绑在一起,这种家庭关系让莹莹感到窒息。
莹莹会在两种情况跑去网吧:一种是和妈妈吵架了,不想再和妈妈待在一起;另一种是当情绪无法自控时,游戏能转移她的注意力,网吧成了释放自我的地方。
莹莹的妈妈对她始终高度关注。
她陪着莹莹看病,都带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其中记录着莹莹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和患病情绪异样时的语言记录,旁边还认真标识了莹莹当时的面部表情。
持续的奔波没有消减莹莹妈妈叙述的热情,如果心理医生不打断,她能不停地诉说着一件件痛苦的往事。
这真的是爱女儿,还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母亲潜意识里可能并不真的希望女儿病好,这样她就可以一直和女儿绑在一起,充当伟大的母亲角色。
案例3:超越自卑
小胜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爸爸是一个门卫。
爸爸第一次狠狠地揍小胜,就是因为他偷了爸爸保管的单位钥匙,溜进信息中心玩电脑。
爸爸一边用笤帚抽他,一边说,你以为你是这儿领导的孩子吗?你爸只是守门的!别人能去,你不能去!
爸爸对小胜很少有好脸色,他只喜欢成绩好的哥哥。
小胜的同学经常谈论名牌鞋和衣服,说周末父母又带自己去吃哪家餐馆了,这都是他没有的。
他幻想有一天也能衣着光鲜地走在校园里,让心仪的女生喜欢上自己。
阿德勒认为,超越自卑是实现自我的动力,就像小胜的哥哥,通过努力学习找到自己的价值,但小胜做不到。
自从在信息中心接触过电脑以后,他就开始省下饭钱去网吧玩。
在网络上,他可以轻易变成他想成为的富家子弟,和自称美女的人卿卿我我,谁又知道现实中他是个穷屌丝呢。
网络可能是让一个人最快获得成就感的地方,但是越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上,回到现实的失落感就越大,人会更自卑和退缩,现实能力也会变得更差。
小胜爸爸自认是个失败者,所以他执着于让孩子好好学习改变命运,小胜成绩不好,爸爸就经常打骂他。
作为父亲,他很少表达出对小胜的关爱,又把贫穷可耻的观念传递给孩子。价值观被扭曲的小胜找不到突围的办法,才会沉迷于虚幻的网络。
03
孩子生病,
是为了挽救家庭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孩子会为了拯救家庭,或者拯救自己而生病,因此当孩子生病时,不能只治疗孩子。
孩子病了,就是整个家庭病了。
从好的方面说,孩子的问题是在提醒父母,只要父母能认识到问题所在,积极调整,就能避免整个家庭出现更大的问题。
世上哪有完美的家庭?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父母不必因为孩子生病而过度内疚,但也不能拒绝承认自己有问题,就把不甘和愤怒都发泄在本来就已经很痛苦的孩子身上。
摧毁孩子的,一定不都是网络;而挽救孩子,总是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