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对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长大成人,升学就业,这每一个过程都倾注了父母所有的心血,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父母之爱的伟大和包容。

时间的推进也带给我们许多转折,”无叛逆,不青春”,孩子的青春期,就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

案例

中学的时候,同班同学米坤是班主任的孩子,米坤和我关系很好,由于成绩出色,班主任和我的关系也相当不错,是可以开玩笑的“忘年交”。

一次,米坤和班上一个同学打架,其实我们知道,这两个人都有错,而且并不是米坤先动的手,一般来说这样的事情双方商量好了也就结束了,但是班主任却非常重视,他的行为也让我们对米坤的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打架后的第二天,班主任挑了一节自习课到班上来。他把米坤叫到了讲台边,伸手就是一巴掌,响声回荡在整个教室里,随后,他问米坤为什么要动手打人,米坤没有回答,班主任继续着他的“教导”。紧接着,是一顿拳打脚踢,直到那堂自习课结束都没能把这件事解决完。

被爸爸拎在众人面前批评,这样的滋味,到底有多痛?

作为朋友,我们很明白自己同学是怎样脾气。对我们,他很幽默、和善,但是同时,他也是个锋芒毕露的人,极强的嫉恶如仇性格,愤世嫉俗的态度,让他的青春期多了许多不该有的责备。

如果当时他向爸爸服软,说明自己的原因和错误的,事情并不会像当初那样发展;如果他愿意低头,愿意忍一忍,也不会被所有人看做是错的一方。

我们都知道青春期里容易叛逆,与其说是青春期,不如把这段时间看做是叛逆期,这样反而显得更为恰当些。同学米坤的行为,就是典型青春期里的孩子容易犯的毛病–自我。这个自我指的并不只是“唯我独尊”的心理,更多的是一种“我没错”的想法。

孩子在青春期里经常会和父母发生冲突,人们总是觉得这个时期里的孩子开始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父母再也管不住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的自由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只是那个时候的孩子并没有那么多的因素影响着孩子,所以他们得过且过,听从着父母的安排。

但是到了青春期,“叛逆”的标签出现,孩子们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叛逆圈,家长也随之进入叛逆的误区,认为孩子一点点的不听从就是逆反,这是不合理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青春期呢?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除了逆反,到底都会怎样呢?

一、何为“叛逆期”?

什么是叛逆期?

叛逆期是指以11-19岁为主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追求所谓的自由和平等,希望父母家长在面对自己时能够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成年人”,而不是唯命是从的孩子。

他们期望摆脱监护人的管束,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叛逆期的孩子都比较自我

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并且固执的坚持己见。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除此之外,“引人注意”也是他们叛逆的目的之一,这样的关注度和被“看到”的感觉,让孩子有存在感。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家长们都觉得孩子的叛逆是理所当然并且不合理的,是孩子扭曲生长的过程,其实不然,家长在这当中的角色作用是很强的。

孩子开始做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情

这点指的是孩子在行为层面的反应,如果说“自我”的思想是孩子青春期里的标配,那么不计后果的行为,就是这标配里的硬件。

和同学打架、同父母争吵、废弃学业等,这些都是孩子们觉得很酷但是不容易做出的行为。而在叛逆期里,他们有很好的理由和契机去完成这些事,这样的“大哥”体验,让他们觉得很爽,甚至沉浸于这些“喜悦”当中。

这也是为什么有非常多的未成年会犯下罪行的原因,大胆的尝试让孩子们得不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父母对此要重视起来。

孩子的性格会发生很大转变

孩子在青春期里不仅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影响,性格的转变和思想的升华就是其中一点。

由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自身思想的转变等,孩子会突然变得懂事,突然变得好学,这样的孩子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只是被“叛逆”所蒙蔽了,认为所有的背道而驰才是青春期里的标志,却忽略了孩子心理成长的积极一面。

叛逆是青春期里的孩子最明显的特征,但一定不是唯一一个,家长们在了解叛逆期的同时也应该多多发现孩子不一样的向上面。

二、为什么说青春期的孩子都“叛逆”?

一琳是我大学时候的室友,从前我们总是在把酒言欢的时候告诉彼此自己那些陈年往事,现在想起来却觉得有点好笑。

室友的爸爸妈妈长年在外打工,维持加重生计,中学之前对孩子基本都是放养的形式,而且一琳的生活很自由,基本没有被人管过,学业上的不错大概要归功于她很喜欢班主任,所以她不希望自己崇拜的人失望,每天就努力的学习知识。

后来中学的时候,弟弟长大了,开始读小学,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初中生。那时候的生活对她来说是最难熬的。

父母放弃了工作,回家从头开始,一边看着弟弟的学习,一边管着自己。前所未有的束缚感让室友非常难受,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自处,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面对从来没有管过自己的父母。

争吵、离家出走、无心学习,别人青春期里的傻事她都做过了,就算是这么多的尝试,她也没能找到自己心中疑惑之事的答案。

一琳十几年来的生活里基本没有父母的教育,等到自己需要自由的时候却被父母横插一脚,压的喘不过气来,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家庭教育的氛围及方式,对一个青春期里的孩子的影响。与其说是叛逆期使得孩子有逆反行为,不如说是“思想的误差”让成人与孩子之间有了这么多的火花。

孩子逆反与否来自于父母教育的影响。如同室友一琳,自由的生活和突如其来的管束让她猝不及防,还没来得及适应就被扣上了“叛逆”的帽子。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是如此,在孩子听话的时候并没有给孩子很多教育或者是为人处世的原则、方式,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让父母也对孩子的成长有些茫然,没有很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家长们要想一夜之间让孩子接受自己思想的灌输,是很难的。

父母都是过来人,应该对家庭间的不理解有很大的感受。父母和孩子之间,父母彼此之间,父母和长辈之间,都会有非常多的不理解产生。孩子需要家长们的支持和体谅,并不是强制。

孩子自我意识增强,企图标新立异。从孩子到成人的过度与成长不仅仅是在人的生理上,心理方面的变化也有。

变好很难,但是变坏很容易。叛逆期里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当他们用当前的方法无法满足自己欲求和期望时,就会走向另一条路,那就是叛逆。众所周知,变成一个好人要经历很多磨难,但是要想做一个坏人却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孩子们不想自己庸庸碌碌,他们渴望一个眼神、一个赞同。

强烈的好奇心、特殊的生活经历、不一样的人生观,这些都让孩子变得叛逆,青春期里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怀和引导,为了帮助孩子一起健康成长,家长们要放下你们的捆仙索,给孩子自由和空间。

三、孩子的“叛逆期”不是必然

吃饭的时候听到同事说自己侄儿考了中国政法大学,家里终于出了这么一个高材生,父母高兴的都合不拢嘴了。

闲聊的时候了解到,这孩子自小成就是不怎么好的,一直以来都是让老师操心的孩子,虽然不是很调皮,但是学习上不去也不是办法。

对此,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很着急,尽管爸爸妈妈都是大学生,但是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家庭教育的氛围也很好。

等到孩子初中的时候突然奋发图强,一直到高考都保持着很努力的学习状态,皇天不负有心人,数年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希望。

可见,并不是所有青春期里的孩子都是叛逆的。

孩子青春期时期,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就是我要长大;家长的初衷也很简单,就是我是为了孩子好。不是孩子调皮不懂事,而是家长没有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其实是在限制孩子的长大。

从这个思路去考虑,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逆反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这种限制和不允许,这是他们的一种反抗。反抗的行为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双方的矛盾由此产生。

那么顺着这个思路再考虑下去,如果父母转变了认知,那么孩子的逆反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父母转变观念,允许孩子长大时,孩子是可以顺利度过青春期的。

因为没有孩子会选择随意冲撞父母,十几年来的养育,他们深知父母的不易和对自己的爱,是误会和不理解让青春期里的孩子和父母,“恩怨”深重

青春期其实不等于逆反!家长该明白这一点,别再推卸责任

现实生活中我们去看,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反映出逆反的问题啊!这不是说明他们没有,而是他们可能有一个更加宽松的家庭环境!

四、面对孩子的“叛逆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在网上看见一个很有趣的比喻,这是对与青春期里的孩子做出的形容:每个少年,都是辆没有刹车的法拉利。

笔者写道:少年人使用大脑情感部分多过逻辑和理智的部分,遇事惯常的反应是依据情感和直觉,容易一惊一乍。青少年大脑的额叶皮质(frontal cortex)负责“控制、计划、短期记忆、组织、情绪控制”,但是这部分仍在发育之中。

所以孩子在自我的同一性中不断探索,心理和人格的完善都需要父母的助力。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期呢?

★ 在对孩子严加看管之前,先和孩子做朋友

青春期里的孩子之所以总是违逆家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不认同,他们需要平等的被对待。

家长居高临下的威严让孩子不能像小的时候一样言听计从,所以家长们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和孩子做朋友,适当的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自由。

★ 支持孩子犯错

年轻的确是一种资本因为少年们总有回头的机会。

老师们总说,孩子在学校里犯错误不可怕,至少有人宽容,而且以后不用接受社会的制裁,那么对于家庭也一样。

父母可以适当的支持孩子犯错,引导孩子分析自我,判断是非,这对孩子的观念和行事作风都有很大的影响。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且深陷于此。

孩子是一本书,既需要父母做做笔记,也需要家长们多多阅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29 下午12:11
下一篇 2022-06-29 下午12:27

相关推荐

  • 小孩叛逆期怎么办男孩

    男孩进入叛逆期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这个时期他们通常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自我意识增强、挑战家长权威等行为。作为父母,如何应对男孩的叛逆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了解男孩叛逆期的特…

  • 三岁孩子顽皮不听话

    三岁孩子顽皮不听话,妈妈崩溃!用“不要!”来威胁 小区楼下有一位妈妈,家里来了一对母子。妈妈带着3岁的女儿逛超市时,不小心把2岁左右的女儿掉在地上,孩子在地上打滚,妈妈揪住衣服说不…

  • 孩子沉迷玩手机观后感

    孩子沉迷玩手机观后感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孩子沉迷玩手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孩子沉迷于游戏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忽略了学习和社交。作为一名家长,我深感担忧和困惑,…

  • 怎么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的朋友小段,最近心事重重,老是拿着手机欲言又止。原来,她儿子马上要上一年级,她加了班主任的微信,想先联系一下,说说孩子的情况。 可又担心会不会打扰老师,会不会说错话给老师留下不好…

  • 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让他们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了一个十分重…

  • 孩子叛逆怎么办好

    孩子叛逆是许多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叛逆期是指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意见产生反感和抵触的阶段。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孩子正在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他们需要更多的关…

  • 小孩太叛逆送什么学校

    小孩太叛逆,送什么学校?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然而,叛逆期是许多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挑战,特别是在家庭中,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行为问题,这可能…

  •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叛逆心理(孩子为什么会有反叛心理)

    最近几天,好友和儿子的关系闹得有点僵。 起因是,复课之后孩子没有找回原来的学习节奏,写作业严重拖沓,甚至跟好友对着干。几次三番之后,好友的挫败感飙升,觉得自己很失败。 她感慨地说:…

  • 怎样教育10岁不听话的孩子

    教育10岁不听话的孩子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开始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往往会使他们更容易变得不听话。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建议。 1. …

  • 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然而,手机的使用也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将探讨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