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关于衡南县家校共育试点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省委政研室、省教育厅、省妇联联合调研组

衡南县是有113万人口、209所学校、12.3万学生的教育大县,但长期以来,面临着农村留守学生较多、家庭教育较弱、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等普遍性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2019年5月以来,根据省委领导指示,省妇联、省教育厅在衡南县启动家校共育试点工作,目前,该县教育生态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

三塘联校松山校区的孩子们开心地上团辅课 周瑞华摄

主要成效: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逐步形成

模式逐步完善。衡南县家校共育机制已从一片空白到初步完善,出台《衡南县全面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实施意见》《衡南县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成立由教育、妇联、财政、民政等部门组成的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庄)三级工作指导机构。明确把家校共育工作列为全县各级单位党委书记一把手专项工程,纳入年度考核,每年投入300万专项工作经费。

合力基本形成。从学校看,衡南九中、松山学校等试点学校坚定不移把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作为家校共育的根本方向。从家庭看,181所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位列全省前列。目前,已有注册、经常开展共育活动的家长志愿者7.5万人,成为家校共育的主力军。从社会看,衡南县广泛整合各方面优质力量,营造了全社会关爱学生的良好氛围。

效果初达预期。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协同育人专委会调查评估显示:两年来,衡南家校共育工作整体满意度提升到95.12%。学生心理明显转变,该县中小学生出现行为障碍问题的风险由4.79分降至2.58分,出现情绪障碍问题的风险由3.55分降至2.76分,在校学生违法或重大违纪为零。家长理念明显转变,家长或监护人主要关注身心健康由72.81%升至82.81%,关注思想品德由60.1%升至80.1%。老师“身份”明显转变,以前科任老师只抓各科学习,现在“人人都是班主任,人人都是大家长”,对于学生家庭情况了解的老师比例由59.91%上升至95.7%。

经验做法:

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家校共育全过程

衡南县在家校共育试点伊始就紧紧抓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家校共育的根本,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八个一”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

铺开一张大网,展开全面筛查。试点学校每学期安排1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调研普查。比如,2019年9月,衡南九中对在校的2285名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对心理健康筛查显示的高危预警学生,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联系村和社区开展全面家访,详细了解有关信息。

建好一个档案,推进重点帮扶。根据筛查结果,试点学校对“特殊”学生建立“一生一册”档案。比如,衡南九中将档案分为“普通关爱、中度关爱、重点关爱”三个类别。“普通关爱”,即对因身体疾病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育;“中度关爱”,即对因品德、心理、学习等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经常进行谈话,与家长保持联系;“重点关爱”,即对因家庭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开展帮扶助学活动等。

建立一套制度,进行预警干预。比如,衡南九中设立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建立《心理危机事件预警机制》《处置预案和干预制度》。通过心理自评及他评,对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严谨细致展开预警干预。

配备一个场所,开展心理咨询。“知心屋”是学校配备的专门心理健康辅导场所,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尽情倾诉,身心放松,心理困惑得以解开,心理压力得以释放,心理问题得以疗愈。目前,衡南在全县130所中小学校建立了“知心屋”。

开设一门课程,进行常态辅导。试点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由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在学校全面定期授课。比如,衡南九中、松山学校每周开设1次心理辅导课,教授情绪调节、亲子关系、学习解压等课程,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使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开展一项家访,摸排学生状况。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推动家访常态化进行,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真实情况和每位学生及家长的现实需求。对家访中发现的各种特殊状况,班主任进行及时汇总报备学校。学校及时发布家访反馈,引导广大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动向。

培育一支队伍,推进全员参与。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并给予生活待遇保障。目前,全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达到125名,家庭教育讲师133名。提高普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比如衡南九中连续三年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心理辅导学习班,组建专业能力较强的心理教育队伍。

办好一所学校,家长积极参与。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讲座。衡南九中先后邀请衡阳市家庭教育协会会长肖青春老师、全国心理二级咨询师王梦怡老师、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何芳静来校授课交流,让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共同促进孩子们茁壮成长。

有益启示:

改革创新才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衡南县家校共育试点的经验做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启示。

推进家校共育,必须把“四个第一”作为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衡南县家校共育试点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把“四个第一”作为基本遵循。湖南作为教育大省,对家庭教育向来比较重视,但在县一级特别是偏僻农村,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缺口。各地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第一”重要教诲,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认真抓实抓好家校共育。

推进家校共育,必须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作为关键抓手。近两年,衡南县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推出“知心屋”“心理委员”“家长学校”“大家访”等创新做法,使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家校共育是“育心”的教育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推进。各地应借鉴衡南经验,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共用、阵地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真正发挥“1+1+1>3”的效果。

推进家校共育,必须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任务。两年来,衡南县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坚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着力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据2021年统计数据,湖南省留守儿童共有64万人,位列全国第二。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不完善、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指导、心理行为健康问题十分突出等,各地应抓准抓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根本,使之贯穿家校共育全过程,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27 下午9:55
下一篇 2022-06-27 下午10:27

相关推荐

  • 男孩子最爱玩的游戏拒绝网瘾

    男孩子最爱玩的游戏拒绝网瘾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成为了“网瘾患者”。尤其是在青少年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网络游戏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如果长期沉迷于其中,会对身体和心…

  • 如何对待网瘾适合7岁孩子玩的游戏

    网瘾是近年来越来越普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儿童来说。对于7岁孩子来说,适合玩的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发展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也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网瘾问题…

  • 小学二年级孩子厌学怎么开导

    小学二年级孩子厌学怎么开导(小学二年级就厌学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我比较悲观,我的看法刚好相反。我认为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孩子,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学习的常态…

  • 孩子上高中开始厌学了怎么办(高中生厌学)

    孩子上高中开始厌学了怎么办(高中生厌学) 高中的孩子厌学怎么办? 孩子厌学?如果自己的孩子厌学,成绩下降了,父母就会非常的焦虑,报补习班,报提升学习动班等等,但有帮孩子很好提升成绩…

  • 初中生孩子抽烟怎么教育

    初中生孩子抽烟怎么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生孩子抽烟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抽烟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害,也对孩子的道德素质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加强对初中生孩子…

  •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单亲家庭是指由一个人或两个人组成的家庭,其中至少有一个父亲或母亲没有结婚或生活在一起。虽然单亲家庭并不是一种不健康的家庭结构,但对于那些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 如何对待网瘾我不让孩子玩手机

    如何对待网瘾 近年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手机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网瘾。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六个步骤》的电子…

  • 留学厌学(留学与不留学)

    近些年,英国高中留学越来越流行。从高中阶段就出国,一方面可以选择更多世界百强名校的本科就读,另一方面能让孩子掌握英语能力,这是很多家长舍得投资的原因。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还不足1…

    2022-05-12
  • 父母孩子心理健康

    父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他们的角色不仅仅是生育和照顾他们,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点咨询免费领取《…

  • 关于解决孩子厌学的方法(解决孩子厌学的8大解决方法)

    关于解决孩子厌学的方法(解决孩子厌学的8大解决方法) 这段时间以来,家长赵先生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孩子听话了,学习上不用操心了,这样的改变让他欣喜,也由衷地想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