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以尊重孩子,关注个性发展为长。那在日本的孩子是不是就不调皮呢?是不是就不会让父母操心学习呢?是不是就乖乖地穿着校服去上学呢?
日本电影《垫底辣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面对国际通用的熊孩子时,日本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1,当孩子表示不想去上学时
要考虑是否存在校园欺凌,是否被公平对待等,去跟孩子和老师沟通。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否真正的能为孩子考虑。如果老师有所谓的“积累挫折孩子才会成长”以及“哪个学校都一样”等不作为且不负责任的言辞时,需要毅然转学。而不是不问情由的,认为孩子调皮,激烈催促孩子去上学。这样会导致孩子无处倾诉,精神崩溃。
2,当孩子身穿奇装异服,说话不讲礼貌时
首先,夸赞孩子着装非常酷,有个性。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家长强硬地说,“穿的是什么衣服,真难看”的话,他们处于逆反的心理,也会坚持自己的着装。
其次,沟通穿搭技巧,请教孩子穿搭的小技巧。让孩子觉得像朋友一样,可以为沟通搭建一个比较基础的桥梁。
再次,通过引导学习,作为答错题的惩罚,让孩子逐渐地减少奇怪的穿搭。
另外,说话不能引起注意时,首先要摆正姿态,从形态上郑重其事的沟通。只有家长正儿八经的说话时,孩子才会受到影响,正儿八经的说话。
3,当孩子答题(考试)分数很低时
在电影里,我们看到工藤的测试成绩得了0分,辅导老师并没有说成绩太差了,没希望。而是赞叹到,真厉害,能一分都得不到,了解了她的想法后,又夸奖她有自己的思考,想法是天才级别的。工藤一下子就感到受宠若惊。
此外,要定个目标,不管切不切实际,孩子梦想的目标都是值得尊敬的。根据孩子的兴趣,找到想去的学校。无论是因为学校的服装好看,还是学校里有帅哥。
4,不能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期许
有的家长,对孩子有莫名的自信,经常说“我们家孩子只要做,就会做得很好”。这样其实是不合适的,因为家长的这句话,给了孩子莫名的压力,如果做了没做好,就证明了自己的无能,严重打击自信心,变得越来越消极。
5,当孩子沉迷于打游戏时
很多家长,一看见孩子打游戏就上火,用暴力的手段迅速制止孩子打游戏的行为。殊不知,这样一来,孩子会在家长看不见的时候,偷偷打游戏。电影里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老师先是看孩子打了会游戏,夸奖他打得真厉害,是达人级别了。一步步的了解孩子打游戏的原因,有的小孩是因为没有感兴趣的玩具,有的是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有的是为了让眼里的父母生气······
找到原因,就可以一步步的引导孩子,寻求除了游戏以外的另外一种方式来达到目的,比如学习。
6,当孩子问道家长小时候的学习情况时
家长不妨把自己的小时候的经历,说得励志一些。比如,之前对于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是后来经过努力,考上了什么大学等等。这样会在无形中,跟孩子产生共鸣,进而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要说,“妈妈(爸爸)从小学习可好了,一直考试名列前茅。”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爸爸妈妈。
7,当孩子对学习遇到难题,失去信心时
一个鸡蛋在不破碎的情况下,能立在桌子上吗?人们的第一回答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找好角度,鸡蛋还是有可能立在桌子上的。这就是可能性。孩子的学习遇到难题,认为自己是不可能会做的。但是事先知道事情的可能性很重要。俗话说得好,“一切皆有可能。”
8,当考试屡屡受挫,看不到努力的结果时
可以带孩子去梦寐以求的学校参观,重拾希望,回归初心。在挫折中,砥砺前行。
以上,全世界的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家长对于各个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共通的。
孩子为了梦想努力过,即使失败,将来也一定会成为自己的力量。不管周围的人,怎么说不行,都要充满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梦想。不怕嘲讽和失败,勇敢地追寻梦想。即使遭遇不顺,也要不断地尝试挑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