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青春期孩子消除逆反心理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街上看到了极不情愿看到的一幕:小吃杂割摊位前,奶奶,儿媳,孙子,一家3人围坐在一张小桌子上吃杂割,忽然,“你做不做?”尖利的声音响起,那位年约三十几岁的母亲,涨红了脸,恼火地瞪着十几岁的儿子。“不做,不想上午做”,儿子低声抗议。“不做,你是要气死我,不做,你就滚……”愤怒的母亲,失去了理智,竟然出手抓住了儿子的衣领,歇斯底里,眼里仿佛要喷出火来。焦急的奶奶,下意识地想拉开那位母亲,不停地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我孩去做,我孩做呀”,儿子握紧了拳头无声抗议……

后来了解到,原本只是母亲让儿子吃完饭去做作业的一件小事,演变成了母子反目,剑拔弩张的局面,这位母亲的教育效果是很挫败的,这个孩子也是可怜的。

从这位母亲让孩子去做作业这件事而言,这位母亲的心里应该是很爱孩子的,希望孩子多学习知识,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在将来的生活中多些选择权,能生活的好些。但是,她对待孩子学习上,权威式命令法,让孩子反感,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也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做主的权利。用错了方式,违背了教育规律。从《道德经》的智慧来衡量,上述母亲的教育方法走入了误区,一个是不知人,一个是不自知

不知人,表现为不知道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不自知,表现为不知道自己不明智的教育方式可能造成的后果!

有家长要问啦,那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适合的呢?

别急,有的才能放矢!要想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适合的,要先认清孩子成长阶段的特征。

(1)知人:

孩子成长阶段的特征是什么呢?

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孩子在十岁以前,处于对父母的依赖期

表现为父母让做什么?孩子基本听话,努力去做。在这个阶段,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引导者。

多数孩子十岁以后,自己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逐步进入独立期。

十几岁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多数有叛逆期,所谓的叛逆,实际上是孩子尝试独立判断行事,与父母仍旧采用“我说你做”的方式出现了冲突,是孩子努力争取自己的掌控权。

父母感觉孩子是叛逆而生气的时候,孩子正因得不到父母的信任,感觉到被控制,被限制而伤心到,想要逃离。

(2)自知:

自以为是,累了自己,伤了孩子

现实中,看到太多的父母采取权威式教育,不少的父母则采取纵容式溺爱。

权威式教育常见的事,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让你好好学习都是为你好,棍棒之下出贵子的思维,正如在街上看见的那位母亲一样。

纵容式的教育则是一味地讨好孩子,孩子要怎么就怎么,要什么就给什么!让孩子误以为世界上的事都是这么轻轻松松,不经过努力就能得到的?以为都是可以不劳而获的,无意中养成了错误的思维方式。等真正到了社会上面临社会现实的时候,碰的头破血流,倍受挫折。

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从来都是无条件无私的,一门心思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是好多父母辛辛苦苦付出,所收到的效果,与自己心里期望的目标不一样。失落,失望……

只是因为教育孩子的时候,采用了自以为是,实则不明智的教育方式。

只是一厢情愿的,根据自己的经验模式去管理,有时甚至放任自己的情绪冲动,口不择言地去训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帐户,出现了赤字,失去了信任。

或者是根据自己的良好愿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累不能累孩子,能自己替孩子做的,恨不能全部包干,只想让孩子专心学习。

结果是违背规律,无意中剥夺了孩子锻炼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能力。丧失了锻炼孩子自立,自律的机会。累了自己,伤了孩子!

事与愿违的结果,说到底,只不过是没用对方法而已。

(3)明智的教育方法,

知人十自知,双方愉悦的方式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说的就是与人相处明智的方法,也适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自知,表现为明,知人,表现为智”,合起来说的其实就是要做一个明智的父母。

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要采取符合孩子进入独立期成长阶段的明智方式,什么样的方式是明智的方式呢?

一是主动设计与孩子愉悦相处的模式。

依据自己心里的目标,根据孩子的特征和感受,去主动设计自己与孩子相处,双方愉悦的模式。

二是明确双方愉悦相处模式的原则。

在孩子处于逐步独立的时期,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有意识地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思想,给孩子建议,而不强迫孩子顺从。

研究表明:没有人对别人的决定感兴趣。更不会对别人的决定全力以赴。

掌握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慧的父母,善于多给孩子提建议,少粗暴干涉孩子!冲动前,冷静三分钟,选择双方愉悦的模式!

想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爱搭理你,《道德经》的智慧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会换位思考,更要学会两招“知人,自知”!做“又明又智”的父母!

用智慧的方法,去了解并理解孩子的想法,做到你懂得孩子的需求,孩子懂得你的良苦用心,用双方愉悦的方式,目标一致,同向发力,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22 下午4:47
下一篇 2022-06-22 下午6:03

相关推荐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情感状态和心理特征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稳定和正常。…

  • 高三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高三阶段,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有时会表现出不听话的行为。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时,孩子不听…

  • 父母长期吵架对孩子心理

    父母长期吵架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父母长期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的争吵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心理影响。孩子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恐惧和失落。他们可能会…

  • 跟孩子一起成长(学着和孩子一起成长)

    跟孩子一起成长(学着和孩子一起成长) 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智能手机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深深地捆绑了我们很多人。 孩子学习?对于所有的家长来,最关心就是…

  • 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和危害

    在我们身边各种电子产品随处可见,电脑,平板,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等这些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 科技的进步带给了人们便捷的工作和生活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

    2022-05-14
  • 防止未成年认沉迷网络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相关通知 多措并举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共提及六方面措施来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

    2022-05-18
  • 如何对待网瘾孩子偷买手机

    网瘾孩子偷买手机 网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于许多孩子来说,上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过度的上网也可能导致各种问题,如学习成绩下降、社交能力减弱、身…

  • 初二孩子厌学家长焦虑(面对初三学生厌学家长怎么办)

    初二孩子厌学家长焦虑(面对初三学生厌学家长怎么办) 网友提问: 孩子厌学?如果自己的孩子厌学,成绩下降了,父母就会非常的焦虑,报补习班,报提升学习动班等等,但有帮孩子很好提升成绩吗…

  • 湖北戒网瘾学校

    湖北戒网瘾学校:探索成功的模式 湖北戒网瘾学校是中国大陆地区一所专注于戒除网络成瘾的专业机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患上网络成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 不要再给小朋友奖励贴纸了(小孩子奖励贴纸贴哪里合适)

    不要再给小朋友奖励贴纸了(小孩子奖励贴纸贴哪里合适) 这个学期,听取了办公室一个老师的建议:用贴纸奖励学生。比如,如果孩子作业整齐,就可以奖励一个贴纸,规定多少个贴纸换礼物。试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