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青春期的孩子有安全感

“安全感”字面意思是安全、有保障的感觉,是一种稳定、安全的内在心理状态。婴儿的安全感主要来源于对周围世界的信任,主要表现为生理需求得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全感逐渐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需求的满足:被看见、被肯定、被信任、被尊重、被需要、被理解。曾奇峰老师曾经说过,“当我们谈论安全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论我们与他人和自己的关系。”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安全感发展的重要阶段。青春期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对关系的体验。和父母的关系是众多关系中最重要的,因为亲子关系是其他关系的基础。那么,家长如何才能给青春期的孩子安全感呢?

  有效的帮助。当孩子面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父母应该能够给予有效的帮助。以学校为例。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有哪些?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父母不能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他们首先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还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是缺乏学习资源还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是需要家长参与制定计划,还是需要家长监督练习过程?这样才能给孩子提供真正需要的帮助,在孩子感到无助的时候,父母可以成为坚强的后盾。

  求同存异。孩子有不同看法时,没必要急着去说服和纠正。充足的交往空间是交往所需要的安全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通常出现在动漫大会、“Upmaster”、“cosplay”等新事物中。父母强烈的危机感和保护欲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偏见。同样,孩子也会排斥父母所爱。最好的处理方式是求同存异,尊重对方的观点并保持好奇心,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和交流(而不是争论)。在重要的方面寻求共同点,比如购买的频率,花费,上瘾程度等。要理性对待;有概念上的区别,比如评价好坏,对错,水平等等,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要经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会和孩子求同存异,彼此就会有交流的空间,也会有孩子和父母交流的安全感。

  实事求是,事情发生时保持逻辑清晰。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性强,情绪容易冲动,家长克制情绪非常重要。当一个孩子反复犯同样的错误行为时,像“我记得你上次这样做是因为……你有什么想法吗?”会让孩子客观的面对自己的行为并思考;“你总是得过且过,记性不好。我怎么能生下你这样的孩子……”这样的情绪发泄会让孩子开始防范和反击。实事求是,观察,分析客观事实,吸取经验教训,然后指导下一步行动。如果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会坦然面对错误或烦恼,而不是出于恐惧去否认和隐瞒。赞赏。一些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非常紧张,他们希望他们从来没有生下他。其实孩子小时候在他们眼里也曾经是独一无二的宝贝。那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孩子没用的呢?是时候让父母忘记初心了。除了学业优秀,孩子还可以有很多优点让父母欣赏并引以为豪,比如丰富细腻的内心,热情善良的性格等。当父母相信孩子可以努力变好,孩子就会有改变自己的勇气;父母在欣赏孩子的时候,内心是自我认同的,是安全的,是坚定的。

  给责任。让孩子充分参与家庭生活,承担一定的责任。简单的劳动,比如打扫房间、洗碗、浇花,都可以讲给孩子听。孩子也有责任做一些关系到家人的事情,比如帮妈妈搬重物,记得父母的生日,心情不好的时候安慰父母。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付出”的机会,告诉孩子,因为他的付出,他们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能够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能量和价值,也是青春期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青春期安全感”主要来源于家庭关系: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感受到被信任和被欣赏,看到自己的价值;当你遇到问题时,你可以坦诚、理性地与父母沟通,从父母那里得到有效的帮助。这种家庭关系是青春期孩子的避风港。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也能获得家庭之外的学校和社会的安全感,因为父母给他做了很好的想法输出和行动示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18 下午7:03
下一篇 2022-06-18 下午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