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青春期叛逆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点,青春期的叛逆是每个初中生家长都要面对的一个挑战。为什么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像变了一个人,这成为困扰千千万万初中生家长的问题。

如果说小学生正是调皮淘气的时期,那么初中生就是叛逆了。都说“无叛逆,不青春”,小学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比较听老师的话,听话归听话,爱玩的天性也是无法改变的。

只不过小学生老师和家长管得都比较严格,也不会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是到了初中,学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各方面也开始成熟,针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由于成长的年代不同,容易和家长产生一些摩擦与隔阂,就是平时所说的“代沟”,经常会在一些做法上产生分歧。不仅仅是家长,在校的老师对中学生的管理也很头疼。

初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期,叛逆行为很多

顶撞老师和家长

这个行为可以是所有叛逆行为的第一大表现了,初中生刚进入青春期,大多孩子这个阶段从懵懂到成人的过程中,说懂不太懂,说不懂又明白一点儿。铆足了劲儿要和长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证明自己有自己看法,有能力有实力,并非你们眼中的小孩儿

拉帮结伙成小团体

到了初中,每个班级或者年级都有自己的小团体。虽然老师和家长一再强调,孩子要全身心地用在学习上。初中的孩子本身对待事物的看法并不全面,也非常容易受环境影响,小团体中一旦有不学习或者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则影响很大。

说脏话还觉得很酷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经常在语言上给人“出其不意”,说话也讲究自己的风格特点。更甚至说脏话,很多时候孩子说脏话并非是生气,有时只是觉得很酷,让别人知道我有个性,有性格!我是个有思想的人,仅此而已!

堕落去网吧或者逃学

升入初中的孩子,如不能及时适应学校的节奏,家长再没有关注到孩子,学生就非常容易走入误区,初中学习压力大,信息密度高,如果几节课跟不上课程,可能很快就落后。在这时没有做好心态调节,就容易跟所谓的朋友逃学,网吧等对待,以此逃避现实

以上学生的叛逆期行为,是大多孩子最常见的表现。很多家长对待孩子叛逆,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骂,体罚,但这样真的有效吗?并非如此!

体罚学生为何不可取?原因有很多,老师苦不堪言

我们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古代在私塾读书的小孩,经常会因为捣乱,被先生用戒尺打手心。古代管教学生的方式可能比较多,还有的不准吃饭,罚站等等,甚至老师会追着学生打。

那时的人们都习以为常,觉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好好学习就是应该打。但是随着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当代社会,体罚学生的老师会受到谴责或者惩罚。

那时的学生很多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能上学很不容易。但是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一出生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教育资源也很丰富,孩子都是家长手里的宝贝。

在家里,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要不是产生了特别严重的后果,顶多就是说两句,批评教育一下,也舍不得打。到了学校,如果犯了错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有的老师会体罚。

见过最多的可能就是罚站,打手心。这些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毕竟已经十几岁了,也有了自尊。逐渐的学生的性格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变得不爱说话,内向。

青春期的学生虽然说难管,但是也有很多方式可以尝试

首先,多和学生打交道,成为好朋友。因为如果总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面对他们,学生们不敢展示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不敢深入交流,只有尊敬。

但是如果平时忽略自己的身份,脸上不挂着严肃的表情,课下的时候和同学们多交流,主动聊一些和学习无关的话题,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们的日常生活。

在课上如果有学生捣乱,影响了课堂秩序,导致别的同学也不能认真听讲,老师也受到影响,有些过于严厉的老师,一时生气,可能会做出体罚学生的举措。不过,这也是老师有些冲动的结果。老师的初衷都是为学生好的。

其次,多表现–爱,不要在任何人的面前诋毁学生。批评和诋毁是两种概念,会造成不同的情况。如果放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这个学生哪里哪里不好,或者成绩差之类的伤害人的话,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障碍。

最后,家长和老师都是学生的监督者,要做好家校沟通。老师应该主动与家长交流,了解更多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和平时的性格。家长也能够知道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学生。

笔者认为,过分的体罚学生确实不对,比如说打学生时下手太重,留下伤口,罚站两天两夜,这些都是特别不合适的做法,不仅仅会伤害学生的身体,还容易导致逆反心理,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适度的惩罚是可以的,因为有的学生软硬不吃,老师实在是没有办法,可以做出一些小小的惩罚,比如说罚站一小时,学生其实比较怕这些,怕累,怕疼,可以让他们改正自己的坏毛病。

【写在最后】

管理学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学生的性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老师们心里要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因为学生性格不一样,接受的批评结果也不一样。

不管老师有多么生气,都不能忘记,为人师表,要好好想想怎么做,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部也明确规定了不能体罚学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6-19 上午12:27
下一篇 2022-06-19 上午2:27

相关推荐

  • 心理健康漫画带人物

    心理健康漫画带人物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在这个故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叫做…

  • 心理健康寄语简短

    心理健康寄语简短 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处理压力和挑战,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简短的心理健康寄语,希望能够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点咨询免费领取《…

  • 关于3至6岁学前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3至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前阶段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体和认知水平都有很大的发展变化,他们需要得到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他们适应这些变化,建立健康的心理基…

  • 网瘾心理治疗

    网瘾心理治疗 网瘾,是指在互联网上度过时间过长,导致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动力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信息来源等多种好处,但…

  • 面对孩子叛逆厌学父母该怎么办

    刘轩玮今年13岁,却已经辍学在家一个月了。他的父母想尽办法要求孩子回去上学,不仅一点效果没有,反而等来了孩子的离家出走。警察找到刘轩玮的时候,他的情绪很激烈,对父母敌意很大,看到父…

  • 不上学的两个词

    不上学的两个词为标题的中文文章示例如下: 不上学,这个词代表着一种负面的经历和状态。对于许多人来说,上学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然而…

  • 家长教会孩子这四种能力,比逼他有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

    在开始这篇分享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现在很普遍的一个现象: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可以说付出了所有心血,因为一个好的学习成绩能够决定孩子以后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所以…

    2022-05-12
  • 小孩子太不听话了怎么办

    小孩子不听话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也可能会给家庭和教师带来很多烦恼。以下是一些处理小孩子不听话的建议。 1.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是解决不听话问题的第一步。尝试…

  • 心理健康的孩子比成绩更重要

    心理健康的孩子比成绩更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孩子比成绩更重要。在教育领域,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业上表现出色,还可以更好…

  • 孩子用手机查资料就偷着玩怎么办

    孩子用手机查资料就偷着玩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许多父母为此感到非常困惑和不安。如果孩子的手机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那么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